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312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施工整平底座板混凝土时顶面高程控制困难的难题。包括在梁面加高平台(1)上等高设置的带有轨道的左模板(2)和右模板(3),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设置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轨道上,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吊杆通过孔(12),在四个吊杆(11)的下端之间吊接有矩形的混凝土整平支架(1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设置有螺旋辊(25)、振动辊(26)和整平辊(2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下方的梁面加高平台(1)上设置有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底座板混凝土整平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施工整平底座板混凝土时顶面高程控制困难的难题。包括在梁面加高平台(1)上等高设置的带有轨道的左模板(2)和右模板(3),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设置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轨道上,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吊杆通过孔(12),在四个吊杆(11)的下端之间吊接有矩形的混凝土整平支架(1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设置有螺旋辊(25)、振动辊(26)和整平辊(2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下方的梁面加高平台(1)上设置有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底座板混凝土整平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专利说明】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整平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无砟道床底座混凝土施工时对混凝土摊铺、整平及高程控制的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中,作为水平基准的梁面加高平台在两布一膜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高速铁路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的摊铺及整平施工。现有技术是先在梁面加高平台上设立左、右侧模板,分别以左、右侧模板顶面为基准,然后进行人工摊铺和整平底座板混凝土。由于混凝土顶面高程精度误差要求严格,人工摊铺并精确控制高程的难度很大,容易导致底座板顶面高程出现较大的误差,达不到设计要求,一旦出现误差超标的情况,需要拆除底座板后,重新对底座板混凝土进行施工,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还影响到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施工整平底座板混凝土时顶面高程控制困难致使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情况频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包括平整度验收合格后的梁面加高平台,在梁面加高平台上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在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的梁面加高平台上的左侧设置有左模板,在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的梁面加高平台上的右侧设置有右模板,左模板是与右模板等高设置的;在左模板上设置有左轨道,在右模板上设置有右轨道;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的左前行走轮和左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左轨道上,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的右前行走轮和右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右轨道上,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上分别设置有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的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吊杆通过孔,在每个吊杆通过孔中均设置有一个吊杆,在吊杆上设置有标尺,在吊杆的上端螺接有调节高低螺母,在行走小车的矩形框架的下方的吊杆上分别螺接有紧固螺母和标尺螺母,在四个吊杆的下端之间吊接有矩形的混凝土整平支架,在混凝土整平支架的前梁与混凝土整平支架的后梁之间分别设置有辊轮左支撑梁和辊轮右支撑梁;在辊轮左支撑梁与辊轮右支撑梁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旋辊、振动辊和整平辊,在混凝土整平支架上设置有振动电机,在行走小车上设置有配电箱,配电箱分别与振动电机、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电链接,在混凝土整平支架的下方的梁面加高平台上设置有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在左模板和右模板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轨道调整螺栓,在左轨道和右轨道上均设置有轨道调整螺栓穿过孔,在轨道调整螺栓上螺接有轨道调整螺母,轨道调整螺母上方的轨道调整螺栓的头部穿接在轨道调整螺栓穿过孔中,在轨道调整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轨道调整锁紧螺母。在混凝土整平支架上设置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保证了底座板混凝土顶面高程控制达到设计要求,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包括梁面,在梁面上先施工加高平台1,梁面加高平台I的平整度要严格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在梁面加高平台I上完成土工布加土工膜再加土工布的铺设工作,在完成土工布和土工膜的铺设的梁面加高平台I上的左侧设置左模板2,在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的梁面加高平台I上的右侧设置右模板3,左模板2与右模板3要等高设置,使左模板2的顶面与右模板3的顶面在同一标高上;然后在左模板2的顶面上设置左轨道4,在右模板3的顶面上设置右轨道5 ;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左前行走轮7和左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左轨道4上,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右前行走轮9和右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右轨道5上,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上分别设置有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8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10,两个驱动电机可驱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沿左模板2的顶面上设置的左轨道4和在右模板3的顶面上设置的右轨道5行走;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顶端为一矩形框架,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一吊杆通过孔12,在每个吊杆通过孔12中均设置有一个吊杆11,在每个吊杆11上均设置有标尺16,吊杆11从吊杆通过孔12中穿过,在吊杆的上端螺接有一调节高低螺母13,在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下方的吊杆11上分别螺接有紧固螺母14和标尺螺母15,在四个吊杆11的下端之间吊接有矩形的混凝土整平支架17,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调节矩形框架四个角上的调节高低螺母13和吊杆11上的紧固螺母14和标尺螺母15,能准确地控制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标高和倾斜度。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前梁21与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后梁22之间分别设置有辊轮左支撑梁23和辊轮右支撑梁24 ;在辊轮左支撑梁23与辊轮右支撑梁24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旋辊25、振动辊26和整平辊2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上设置有振动电机18,振动电机18控制振动辊26对其下方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进行振动压实,螺旋辊25在前将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初步取平,整平辊27在后将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平整,在行走小车6上设置有配电箱19,配电箱19分别与振动电机18、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8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10电链接,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下方的梁面加高平台I上设置有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在左模板2和右模板3的顶面上均固定设置有轨道调整螺栓29,在左轨道4的底端面上和右轨道5的底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轨道调整螺栓穿过孔31,在轨道调整螺栓29上螺接有轨道调整螺母30,轨道调整螺母30上方的轨道调整螺栓29的头部穿接在轨道调整螺栓穿过孔31中,在轨道调整螺栓29的端部设置有轨道调整锁紧螺母32。沿轨道行走方向,当梁体顶面高程发生变化,即梁面加高平台I的标高与设计高程出现误差时,需要及时调整左轨道4和右轨道5的高程以保证混凝土整平支架17至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的顶面的高程不变,这时就需要通过调整轨道调整螺栓29上螺接的轨道调整螺母30来达到调整左轨道4和右轨道5来达到混凝土整平支架17至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的顶面的高程不变的目的。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上设置有加强筋20,以保证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强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的顶面标高向上取平的设计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的顶面标高向下取平的做法,克服了高速铁路路基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的顶面标高控制的难题,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幅度地降低了底座板不合格的返工率,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砟道床底座板混凝土整平装置,包括平整度验收合格后的梁面加高平台(1),在梁面加高平台(1)上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的梁面加高平台(1)上的左侧设置有左模板(2),在设置有土工布和土工膜的梁面加高平台(1)上的右侧设置有右模板(3),左模板(2)是与右模板(3)等高设置的;在左模板(2)上设置有左轨道(4),在右模板(3)上设置有右轨道(5);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左前行走轮(7)和左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左轨道(4)上,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右前行走轮(9)和右后行走轮均设置在右轨道(5)上,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上分别设置有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8)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10),在龙门架形的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吊杆通过孔(12),在每个吊杆通过孔(12)中均设置有一个吊杆(11),在吊杆(11)上设置有标尺(16),在吊杆的上端螺接有调节高低螺母(13),在行走小车(6)的矩形框架的下方的吊杆(11)上分别螺接有紧固螺母(14)和标尺螺母(15),在四个吊杆(11)的下端之间吊接有矩形的混凝土整平支架(1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前梁(21)与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后梁(22)之间分别设置有辊轮左支撑梁(23)和辊轮右支撑梁(24);在辊轮左支撑梁(23)与辊轮右支撑梁(24)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旋辊(25)、振动辊(26)和整平辊(27),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上设置有振动电机(18),在行走小车(6)上设置有配电箱(19),配电箱(19)分别与振动电机(18)、左前行走轮驱动电机(8)和右前行走轮驱动电机(10)电链接,在混凝土整平支架(17)的下方的梁面加高平台(1)上设置有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层(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庆举涂强强罗慎杰邢桥生廖明杨广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