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mm厚度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836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42
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达到的焊接效果为:针对此类厚度的板材不需要开坡口;双面焊接后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焊接变形,焊接变形几乎为零;焊接速度增加;不需要填焊丝;不需要盖面,双面成型良好;焊缝完全焊透,双面交接尺寸可以控制;焊缝性能大幅提高,具体表现为:抗拉强度比常规氩弧焊提高,晶粒尺寸比常规氩弧焊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达到的焊接效果为:针对此类厚度的板材不需要开坡口;双面焊接后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焊接变形,焊接变形几乎为零;焊接速度增加;不需要填焊丝;不需要盖面,双面成型良好;焊缝完全焊透,双面交接尺寸可以控制;焊缝性能大幅提高,具体表现为:抗拉强度比常规氩弧焊提高,晶粒尺寸比常规氩弧焊减小。【专利说明】—种12mm厚度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技术,具体是使用活性剂的焊接技术。
技术介绍
对于12mm以下的不锈钢和碳钢对接焊缝,使用传统氩弧焊时,常常需要先开坡口,然后氩弧焊打底焊接,再填丝焊接,一般需要好几道才能焊接完成。焊接效率低,变形大,需要大量的焊丝填充材料,而且容易出现焊接缺陷。近年来,活性焊接法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高度重视。活性焊接法在TIG焊中应用较早,已经形成A-TIG焊的概念。A-TIG (Activating flux TIG)焊接法是在施焊板材的表面涂上一层很薄的活性剂,引起焊接电弧收缩或熔池流态发生变化,在相同焊接条件下焊缝熔深可达到传统TIG焊熔深的2?3倍,从而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了焊接成本,减小了焊接变形,降低了焊缝熔深对母材金属中微量元素的敏感性,并且焊缝组织和成分与传统TIG焊相同。若采用A-TIG焊接,对于12mm以下的不锈钢和碳钢对接焊缝,可以不开坡口,一次焊接完成,并且单面焊双面成形。对于12_厚度的不锈钢和碳钢对接虽然可以不开坡口,一次焊接完成,并且单面焊双面成形,但是焊接速度非常缓慢,每分钟只有30mm,在该焊接速度下,有时候会影响焊缝组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12_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采用的活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CaO2: 20-30%、ZrO2: 9-14%, Te: 12-20%、B2O3:30_43%、CaF:8_11%、MnO:7-8%, Y2O3:1_2%,其步骤为: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两端用氩弧焊枪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此类厚度的板材不需要开坡口 ;双面焊接后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焊接变形,焊接变形几乎为零;焊接速度提高;不需要填焊丝;不需要盖面,双面成型良好;焊缝完全焊透,双面交接尺寸可以控制;焊缝性能大幅提高,具体表现为:抗拉强度比常规氩弧焊提高,晶粒尺寸比常规氩弧焊减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粉末状活性剂的刷涂方法及效果图,图2为灌装喷雾状活性剂的喷涂方法及效果图,图3为试板变形情况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涂覆和未涂覆活性剂的焊缝正面外貌形态,图5为用于对比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未涂覆活性剂的焊接熔池形状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涂覆活性剂的焊接熔池形状图,图7为焊缝X射线照片,图8为本专利技术二个实施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图的无活性剂时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图9为本专利技术二个实施例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图的有活性剂时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图10为拉伸断口形貌,图11为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涂覆活性剂的焊缝正面外貌形态图,图12为用于对比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未涂覆活性剂的焊缝熔池形态图,图13为第二个实施例的涂覆活性剂的焊接熔池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采用的活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CaO2: 20-30%、ZrO2: 9-14%, Te: 12-20%、B2O3:30_43%、CaF:8_11%、MnO:7-8%, Y2O3:1_2%,其步骤为: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两端用氩弧焊枪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本专利技术在需要对接的部位采用的直边。活性剂有二种类型,一种为粉末状,一种为灌装喷雾状。使用粉末状的活性剂的方法为:先用丙酮将粉末状活性剂调制为糊状,用扁平毛刷刷涂在待焊区域;具体刷涂方法为:以两块板对接缝为中心,均匀涂覆在两侧,涂覆的宽度为10-20mm,涂覆量为0.2-0.5克/米。使用灌装喷雾状活性剂的方法为:在正反面焊缝处,均匀喷涂在焊缝两侧,喷涂的宽度为10-20mm,喷涂量为0.1-0.2克/米。采用的焊接方法为双面氩弧焊,焊接规范参数与常规氩弧焊相同。实施例1: 采用的焊接材料为X6CrNiT1-1810,尺寸为350 mm X 300 mm X 12 mm,板材直边采用韦先床加工,不留间隙对齐,在正反两面的两端用1?弧焊枪点固。在待焊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先用丙酮将粉末状活性剂调制为糊状,用扁平毛刷刷涂在待焊区域。具体刷涂方法为:以两块板对接缝为中心,均匀涂覆在两侧,涂覆的宽度为10-20mm,涂覆量为0.2-0.5克/米。刷涂效果如图1所示。焊接时可以将试板固定夹持,也可以在自由状态下直接焊接,双面焊接,焊完一个面,翻转试板采用相同焊接规范焊接另外一面。焊接规范如表1所示:表1焊接规范【权利要求】1.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采用的活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CaO2: 20-30%、ZrO2: 9-14%, Te: 12-20%、B2O3:30_43%、CaF:8_11%、MnO:7_8%、Y2O3:1-2%,其步骤为: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两端用氩弧焊枪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对接的部位采用的直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活性剂,有二种类型,一种为粉末状,一种为灌装喷雾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粉末状的活性剂的方法为:先用丙酮将粉末状活性剂调制为糊状,用扁平毛刷刷涂在待焊区域;具体刷涂方法为:以两块板对接缝为中心,均匀涂覆在两侧,涂覆的宽度为10-20mm,涂覆量为0.2-0.5克/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灌装喷雾状活性剂的方法为:在正反面焊缝处,均匀喷涂在焊缝两侧,喷涂的宽度为10-20mm,喷涂量为0.1-0.2克/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_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焊接方法为双面氩弧焊,焊接规范参数与常规氩弧焊相同。【文档编号】B23K35/36GK103521897SQ201310449499【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尹燕, 刘丹, 张文昌, 全威, 张瑞华 申请人:兰州理工大学,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mm厚度及以下不锈钢板的对接方法,采用的活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CaO2:?20?30%、?ZrO2:?9?14%、?Te:?12?20%、B2O3:30?43%、CaF:8?11%、MnO:7?8%、Y2O3:1?2%?,其步骤为:需要焊接的板材采用直边直接对齐,必要时两端用氩弧焊枪点固;在需要焊接的部位正反双面涂覆活性剂,然后在涂覆部位使用氩弧焊电弧双面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燕刘丹张文昌全威张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