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圆锥制砂机及恒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776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内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破裂现象的恒温圆锥制砂机及恒温方法,它括圆锥制砂机,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主轴内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下机壳下部的主轴装配轴孔内开有环形凸台,水冷圆形套外圆面开有多圈环形凹槽,水冷圆形套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多圈水冷却腔相互连通且多圈水冷却腔上部水冷却腔与安装在下机壳上的进水管连通,多圈水冷却腔下部水冷却腔与出水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内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破裂现象的,它括圆锥制砂机,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主轴内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下机壳下部的主轴装配轴孔内开有环形凸台,水冷圆形套外圆面开有多圈环形凹槽,水冷圆形套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多圈水冷却腔相互连通且多圈水冷却腔上部水冷却腔与安装在下机壳上的进水管连通,多圈水冷却腔下部水冷却腔与出水管连通。【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内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破裂现象的,属圆锥制砂机专用主轴内铜套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本申请在在先持有专利CN101816967B、名称“圆锥式制砂机及制砂方法”,大锥齿轮套在偏心轴套上,偏心轴套通过铜外套套在下机壳中心的轴孔内,主轴通过内铜套位于偏心轴套内且由偏心轴套推动主轴摆动,球面座位于下机壳中的定位轴孔的壳体支撑圈上,动锥通过球面铜瓦套在主轴上且由主轴推动动锥摆动,动套衬套套在动锥的锥面上,抗磨动套套在动套衬套的锥面上,嵌紧器套在主轴上且采用锁紧螺母将嵌紧器锁紧,上机壳与下机壳配合且上机壳外翻边与下机壳外翻边间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调整油缸,上机壳内壁呈环形锯齿螺旋状且与调整螺套外壁的环形螺旋锯齿相啮合,调整螺套呈双喇叭形结构,其下喇叭壁通过定套衬套与抗磨定套连接、上喇叭壁用于支撑料斗总成。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是:一是由于主轴与内铜套(主轴内铜套)相触面呈油膜面动态支撑,而主轴回转转动的过程中与主轴内铜套的受力面(主轴内铜套内壁的一半)始终处于重力碾压过程,造成主轴、主轴内铜套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导致油膜失效;二是由于主轴内铜套由铜、锡、铅构成,当主轴、主轴内铜套处于高温状态时,构成主轴内铜套的锡(或锡和铅)熔化从主轴内铜套壁溢出,造成主轴内铜套成蜂窝状结构,强度尽失,主轴内铜套断裂、破碎,导制制砂机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从根据解决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内铜套过热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成形材料中所含锡、铅溢出,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呈蜂窝孔结构所带来的轴套破裂现象的。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主轴内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凹弧形凹槽且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圆锥制砂机中主轴受偏心套的导向作偏心转动时,其主轴作用力的面始终与主轴内铜套(铜套)轴向内壁一半发生挤推,而另一半轴向内壁不发生挤推,为此本申请将不与主轴面发生挤推面的主轴内铜套内壁面开弧形凹槽和进油孔,该进油孔由位于制砂机外部的供油系统将带压润滑冷却油注入由主轴和主轴内铜套内壁面凹槽构成的润滑冷却腔,该冷却腔中的润滑冷却油由于处于流动状态,不仅能够起到冷却主轴内铜套和主轴的作用,而且能够确保主轴与主轴内铜套间的油膜不会由于高温而失效,确保主轴与主轴内铜套之间的良好润滑状态,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构成主轴内铜套的材料由于高温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材料中锡或锡和铅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轴内铜套呈蜂窝状情形的发生,避免了由此所导致的主轴内铜套强度尽失、断裂现象的发生。2、制砂机用润滑油冷却循环供油系统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润滑冷却循环供油系统既具有带压供油装置,又具有油冷却系统,它既能够将冷却后的润油冷却油强制注入主轴内铜套和主轴轴面构成的润滑油冷却腔内,又能够将冷却主轴、主轴内铜套及润滑后的带温润滑油进行冷却、过滤后循环使用,从而达到冷却、润滑、环保的目的。3、下机壳下部的主轴装配轴孔内开有环形凸台,水冷圆形套外圆面开有多圈环形凹槽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水冷圆形套的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该多圈水冷却腔所对应的主轴装配轴孔壁上分别开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且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呈竖直排列,该竖直排列的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采用竖直凹槽连通,其进水凹槽通过进水管及连管与水冷却循环装置出水口连通,出水凹槽通过出水管及连管与水冷却循环装置进水口连通,在水冷却循环装置作用下冷却后的水由进水凹槽的进水管注入进水凹槽,再由进水凹槽通过主轴装配轴孔壁上的进水孔注入多圈水冷却腔内且通过水冷圆形套将水冷能量传递至主轴外铜套且对主轴外铜套进行连续冷却,冷却的主轴外铜套又对主轴内铜套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对主轴内外铜套冷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构成主轴铜套的材料由于高温所导致的主轴铜套材料中锡或锡和铅和溢出所形成的主轴铜套呈蜂窝状情形的发生,避免了由此所导致的主轴铜套强度尽失、断裂现象的发生。4、水冷却循环装置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水冷却循环装置既具有带压注水装置,又具有水冷却系统,它既能够将冷却后的水强制注入多圈水冷却腔内,又能够通过水冷圆形套连续不断地对主轴内外铜套、主轴进行传导冷却,从而分别与使达到降低主轴内外铜套及主轴的工作温度,确保主轴内外铜套的温升不会超出其锡的溶点,避免主轴内外铜套蜂窝结构的产生。技术方案1:一种恒温圆锥制砂机,它括圆锥制砂机,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主轴内铜套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下机壳下部的主轴装配轴孔内开有环形凸台,水冷圆形套外圆面开有多圈环形凹槽,水冷圆形套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多圈水冷却腔相互连通且多圈水冷却腔上部水冷却腔与安装在下机壳上的进水管连通,多圈水冷却腔下部水冷却腔与出水管连通。技术方案2:—种恒温圆锥制砂机的恒温方法,圆锥制砂机中的主轴内铜套套在主轴上,外部的供油系统将润滑冷却油通过主轴内铜套上的进油孔进入由主轴和主轴内铜套内壁凹弧形凹槽构成的润滑冷却油腔内,位于润滑冷却油腔内的润滑油在圆锥制砂机主轴工作的过程中对主轴及主轴内铜套进行冷却,由于主轴呈偏心碾压转动,其主轴对主轴内铜套的作用力面始终作用在主轴内铜套中的非凹弧形槽的受力面;水冷却循环装置将冷却后的水强制注入由水冷圆形套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由于多圈水冷却腔内壁与主轴外铜套的外壁相触,多圈水冷却腔产生的冷量传递至主轴外铜套且对主轴外铜连续进行冷却,连续冷却后的主轴外铜套对位于其内的主轴内铜套进行冷却,内铜套则对主轴进行冷却,冷却主轴外铜套所产生的热水由出水管排出进入水冷却循环装置进行强制冷却,冷却后的水再由水冷却循环装置的出水口进入进水管,由进水管注入由水冷圆形套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内,如此循环,直至圆锥制砂机停止工作。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解决了由于主轴与主轴内铜套相触面呈油膜面动态支撑,而主轴回转转动的过程中与主轴内铜套的受力面(主轴内铜套内壁的一半)始终处于重力碾压过程,造成主轴、主轴内铜套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导致油膜失效的致命缺陷;二是解决了由于主轴内铜套由铜、锡、铅构成,当主轴、主轴内铜套处于高温状态时,构成主轴内铜套的锡(或锡和铅)熔化从主轴内铜套壁溢出,造成主轴内铜套成蜂窝状结构,强度尽失,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圆锥制砂机,它括圆锥制砂机,其特征是: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主轴内铜套(101)轴向内壁半圆面开有轴向凹弧形凹槽(102)且轴向凹弧形凹槽壁开有进油孔;所述圆锥制砂机中的下机壳(1)下部的主轴装配轴孔(12)内开有环形凸台(11),水冷圆形套(3)外圆面开有多圈环形凹槽(2),水冷圆形套(3)外圆面与主轴装配轴孔(12)内壁相吻合构成多圈水冷却腔,多圈水冷却腔相互连通且多圈水冷却腔上部水冷却腔与安装在下机壳(1)上的进水管连通,多圈水冷却腔下部水冷却腔与出水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祖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