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塑料成形设备中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77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塑料成型的设备(12)的加热装置(10),其沿着一条导轨(24)设置,此加热装置与从其内部通过的、由支柱(17)运载的至少一列塑料坯(14)协调作业;该加热装置具有一个加面对塑料坯(14)设置的热体(39),其特征在于,加热体(39)包含至少两个加热管(40),每个加热管上含有一个用于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出热辐射的双向散热片(54);塑料坯在加热装置(10)中排成至少两列平行的塑料坯列,构成一个加热体的两个加热管位于两列平行的塑料坯之间,加热管上的散热片(54)以一个预定角度(α)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这样,散热片的第一个表面沿着指向邻近一列的塑料坯的方向发出热辐射(55),而第二个表面发出的热辐射(56)则穿过对面一个或若干个加热管间的自由空间指向远方一列的塑料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成形设备中的加热装置。在塑料成形设备中,一个加热装置沿着一个导轨放置,完成如下协调作业至少一列塑料坯由支柱装载着从该加热装置中通过。加热装置上有一个加热体面对塑料坯放置。在瑞士专利683.757中给出了一个塑料成形设备。该设备用于加工PET(季戊四醇)容器,其上带有一个加热装置。在这个设备中,塑料坯排成一列置于加热装置中,加热装置上沿塑料坯两侧装有红外线灯泡。为了加热单列塑料坯,加热装置上需要有两个带红外线灯泡的加热体。红外线灯泡的大部分能量不是准确地直接指向要加热的塑料坯,而是分散地水平、向上或向下进入到加热装置以及成形设备的普通空间内。因此,该已知加热装置是不经济的,并且会造成环境温度升高。而环境温度的升高是不良的,甚至是有害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这些缺点。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加热体包含至少两个加热管。每个加热管上带有一个双向散热片,用于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散发热辐射。两个加热管安置于两列平行的塑料坯中间,形成一个加热体。加热体上的散热片相对于竖直平面以一个预定角度倾斜,这样,其第一个表面向着其邻近的塑料坯列散发热辐射;而其第二个表面向着远方另一列塑料坯散发热辐射,大体上其方向沿线空间内应不被对面的一个或几个加热管所挡住。因此,此加热装置的能量效率非常高。加热管发出的热辐射直接并且准确地指向要加热的塑料坯,而且只用一个加热体就足够同时加热两列塑料坯。塑料坯上的热辐射区域没有被挡住的地方。由于上述特点,用于加热的电能可以显著降低,因而节约了大量能源。塑料成形设备的外部环境可以保持较低温度。优选的结构是,加热装置中由至少四个加热管构成一个截面为多边形的加热体。每个散热片相对于竖直平面以预定角度α倾斜。这样,其第二个表面上散发的热辐射可穿过对面加热管间的自由空间到达远方的一列塑料坯上。热辐射的几何位置可以安排得较合适,使辐射分配得特别合理且均衡,而不引起遮挡区域增大。这样以最佳方式避免了能量损失。根据一个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加热体的横截面大体上是一个矩形,加热管水平放置且垂直于加热体基座。而上述预定角α可以根据塑料坯的大小来调节。这些特征保证了高输出且热效率非常高。并且根据所希望的最终成形的要求,还可以对特定区域用不同的强度加热。另外更有利的是,加热装置中有反射器安装在加热管和塑料坯的外部位置上,其形状应能将与之相近的加热管上发出的热辐射向着远方的塑料坯列反射过去,且反射出的热辐射应能通过与反射器邻近的塑料坯列上的两个相邻塑料坯间的自由空间。因此,可以得到最佳的水平方向的热辐射分配,因而可将所有热辐射都散射到要加热的塑料坯上。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显著节约了能源。优选的结构是,反射器形状为内凹的圆柱形,其宽度大致等于双个相邻塑料坯的中心间的距离。这种构造方式的结果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的能量效率。根据一个最佳实施例,加热装置中包含一个通风装置,可将各个分开的气流指向加热管、穿过两列塑料坯并指向其支柱流动。这些特征保证了分开的有效的通风与冷却效果。这样,优选的通风装置上含有一个水平板,用以将一个下风道与三个上风道分隔出来。在下风道中安置着三个上风道的支柱。三个上风道包括一个中央风道,用于将空气引向加热管;两个侧面风道,用于将空气引向塑料坯。这样,加热装置中的每个部分都可被冷却或承受不同方式的空气变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反射器又同时形成为折射器,可将侧面风道中的空气引导着指向塑料坯。这样便得到了一种特别简单的结构,可有效地防止反射器的温升。这种温升是不希望出现的。其他优点将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以体现,在下面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还将借助附属简图并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极其细致地解释。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塑料成形设备的俯视简图,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即安装在此设备中。图2是该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该加热装置纵向轴心上的截面图。图4是该加热装置横向截面图。图5是该加热装置的局部沿水平面的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了一台塑料成形设备,例如,一台用牵引吹塑法制造塑料容器的设备。该设备上装有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10。该设备包含一个机架12,机架上以模块形式安装着各种装置以及该成形设备的各部件。将被制造的容器坯14由一个并头轨15传输。并头轨形成一个下斜的平面通往一个翻转装载装置,此装置在16处示意画出。塑料坯在此翻转装载装置上被翻转,然后在支柱17上被颈缩处理。支柱17由托架18搬运,每个托架上安放两个支柱17。接着,塑料坯14在加热装置10中被加热,再被输送到一个吹塑或牵引吹塑装置19中成形。成形后,塑料坯从支柱17上取下再放入一个翻转卸料装置20中,从这以后塑料坯可根据其最终用途进行处理或输送至消毒、填充、打标签、包装等工位上。卸载后支柱17由托架18搬运,向装载装置16处移动。托架18由平板22构成,如图4所示,平板22为带圆形端头的狭长矩形,其上有两个孔23用于固定支柱17。平板水平放置在导轨24上,导轨24由两条相联接的轨道25、26组成。该导轨分成28、29两个独立的部分。第一个部分28包括加热装置10的出口、牵引吹塑装置19、卸料装置20及其与装载装置16间的连接路径和装载塑料坯14的装载装置16。在该第一部分28上,平板22一个接一个排成一列并在其圆端处相接触,因而支柱17与塑料坯14排成一列。另一方面,在导轨24的第二部分29上,平板22间以其长边相接触,从而使塑料坯14排成平行的两列。每个平板22上的两个支柱17的排列方向与托架18的运行方向垂直。当然,根据成形设备的用途与大小,第二部分29上的托架18形成的相互平行的列数可以大于1。这样,在该第二部分29上会有至少一列托架18,因此,至少会有两列平行的塑料坯14和支柱17会沿其运行方向排列在加热装置10及其入口、出口内的导轨上。在32、33处示意画出两个顶出缸,用于推动托架18在导轨的第一、第二部分28与29上运行。由于导轨24为一闭合回路,所以在第一部分28上的运行线速度大于第二部分29。这使得塑料坯可以在给定时间内被均匀、优化地加热。由于塑料坯的加热状态需消耗的时间要长于其他加工状态与操作的时间,因而这种布置方式可以获得连续工作且产量很高的效果,而且生产轨道的长度可以缩短,从而减小了整个成形设备的体积。依据图2至图5,下面详细介绍加热装置10的结构。加热装置10上含有一个烤箱35,该烤箱带有一个可移动基座36,基座36安装在机架12上并可在机架12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在生产停顿以及起动、关闭成形设备时,烤箱35可由气缸37带动,由工作位置(图3、图4所示位置)升起至非工作位置。这样,烤箱35中的大部分塑料坯不会被损坏。这是因为,在生产停顿时,即使关闭烤箱,其余热也有严重损坏烤箱内塑料坯的危险;而将烤箱做成可移式,这一缺点就被完全克服了。烤箱35含有一个加热体39,加热体39悬挂在可移基座36下面。该加热体上至少含有两个带双向散热片的碳加热管40,加热管沿烤箱纵向伸展,其长度覆盖了烤箱轴向大部分的长度。加热管的组数主要由要加热的塑料坯的长度决定,在说明例中,画出了两对加热管。加热管40的结构使得其发出的热辐射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在工作位置时,加热体39的位置是在两列塑料坯41、42之间,以便同时加热位于加热体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马塞尔·科隆宾
申请(专利权)人:泰卓拉瓦控股和金融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