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绿砧绿枝切接法嫁接快速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5010 阅读:1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树绿砧绿枝切接法嫁接快速育苗方法,选用半木质化绿枝作接穗与营养袋绿砧用切接法相嫁接,保留砧木嫁接口以下叶片,嫁接口及接穗用塑料带密封绑扎,只露出芽眼,由于砧木、接穗木质化程度低,组织细胞活跃,砧木保留叶片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愈伤组织形成,生长期嫁接接口愈合快,所以比一年生砧苗,木质化接穗休眠期嫁接提高成活率20~30%;嫁接苗8~9月份即可出圃建园,营养袋苗在雨水季节栽植不需剪枝剪叶及浇水,植苗不损伤根冠,植后没有缓苗期,可抽一次稍成熟后才落叶休眠,建园定植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特适用于冬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山地建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用半木质化绿枝作接穗与营养袋绿砧用切接法相嫁接,保留砧木嫁接口以下叶片,嫁接口及接穗用塑料带密封绑扎,只露出芽眼,由于砧木、接穗木质化程度低,组织细胞活跃,砧木保留叶片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愈伤组织形成,生长期嫁接接口愈合快,所以比一年生砧苗,木质化接穗休眠期嫁接提高成活率20~30%;嫁接苗8~9月份即可出圃建园,营养袋苗在雨水季节栽植不需剪枝剪叶及浇水,植苗不损伤根冠,植后没有缓苗期,可抽一次稍成熟后才落叶休眠,建园定植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特适用于冬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山地建园。【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桃(Prunuspersica),属蔷薇科(Rosaceae),梅属(Prunus),桃亚属(Amygdalius)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原产于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桃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丰产稳定性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栽培管理容易等特点,现已遍及世界各国,其产量中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除黑龙江外,其他各省、市、区都有栽培。主要经济栽培省(市)区有北京、天津、山东、青岛、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辽宁、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1~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 3~5毫克,维生素BI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是人们最为喜欢的鲜果之一,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桃脯、桃酱、桃汁、桃干和桃罐头。桃树还具有药用价值,根、叶、花、仁可以入药,具有止咳、活血、通便等功能,桃仁含油量45%,可榨取工业用油,桃核硬壳可制活性炭,是多用途的工业原料。挑树苗木繁育有实生和嫁接繁殖,实生苗结果晚,变异大,不能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常规嫁接苗培育时间长,砧木苗和嫁接苗培育各需一年时间,二年才能完成嫁接苗的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它解决桃树嫁接育苗时间长,嫁接成活率受嫁接方法、技术、砧木及接穗质量的影响,冬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山地建园,裸根苗定植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O绿砧的培养:将用于培育砧木的种子播入装有营养土的营养袋中,待砧苗生长2-3个月,苗茎径达0.2cm以上后,等待嫁接; 2)接穗采集:剪取母树树冠上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长枝、枝径为0.2~0.3cm、叶片完整、腋芽饱满、无病虫的向阳枝条,穗条剪下后剪除叶片及顶端I / 3幼嫩枝段,作为接穗; 3)削接穗:从接穗的枝条基部第2芽开始,依次向上削取,在距离芽基部3~3.5cm处斜削一刀,斜面成45度;再翻转接穗平削一刀,深达木质部,削面长2.5cm左右,最后在芽尖上方0.5cm处斜切一刀,切断接穗,即成一穗一芽的短穗;将削好的接穗放在湿毛巾上翻折毛巾盖好保湿备用; 4)削砧苗:将营养袋砧苗搬运到嫁接工作台上,从砧苗高10~12cm处剪除顶端,保留剪口以下全部叶片,剪口用嫁接刀削平,再从木质部与皮层之间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长度1.5-3cm,比接穗削面长度短0.5cm ; 5)插接穗: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朝砧木木质部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形成层,砧穗粗细不一的,采用一面对齐;6)绑扎:用绑扎带将砧木与接穗进行绑扎,将嫁接好的苗木排回育苗床; 7)除萌及除草:嫁接后,随时将砧木上长出萌芽抹除,将杂草拔除;每次除萌除草后,喷I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生;当嫁接苗高达40cm以上出圃定植。在进行步骤I)所述的绿砧的培养前,先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甲胺磷1000倍液将种子浸泡I小时(预防果食蝇),涝出种子放于通风处晾至种壳干爽。将种子晾干后,先将黄心土风干打细,用孔为Icm的筛子过筛,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多菌灵600倍液对打细的黄心土湿土消毒,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开为宜;在室内地面上普一层厚IOcm的黄心土,在该层黄心土上放置一层晾干的种子,在种子上面盖5cm厚的黄心土,再放第二层种子,每层种子厚度为4~5cm ;最上面盖黄心土的厚度不能少于10m,顶面上覆盖塑料薄膜保湿,将种子进行土藏。经黄心土藏种子,发芽快、出苗整齐、砧苗粗壮、嫁接成活率高、接穗萌芽早、嫁接苗生长快等优点。经过土藏后的砧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3%的石灰水浸泡72小时,涝出种子晾至种壳干爽再进行播种。所述的营养袋中使用的营养土由耕作土、锯末和腐熟饼肥组成,它们按质量比6:3:1配制而成,装土至袋深的2 / 3。采集的接穗在不立即使用的情况下,将其放入600倍多菌灵液中浸湿,甩干药水后装入袋中,扎紧袋口放置于荫凉处或及时运回室内保存;并每天取出透气并放入600倍多菌灵液中浸泡降温4~5分钟,甩干药水后再装回袋中。远距离调运,必须在早晚或其它阴凉的时间采穗,每40~50条一捆在基部扎紧,并用湿泡棉包扎基部,装入具备保湿条件的桶、框内,并盖湿泡棉保湿。保存期不能超过一个星期。绑扎时,用绑扎带从下至上成复瓦状密封绑扎,绑扎时露出接芽。绑紧扎实与否同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长关系极为密`切。检查方法:用手指轻提接穗,不会脱落即可。最后将嫁接好的苗木排回育苗床。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专利技术人在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纳灰试验基地中,在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采用现有技术(毛桃采集后弃肉取种,直播于育苗床,播后用稻草覆盖床面保湿,2012年7月2日采用“丁”型芽接)的方案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分别设置了两种试验,在2012年发现,采用现有技术的育苗,毛桃种子出苗率56.33%,嫁接成活率68.11%,嫁接苗9月15日平均株高21.43cm,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育苗,砧木种子出苗率81.61%,嫁接成活率95.85%,嫁接苗9月15日平均株高48.92cm,试验效果特别明显。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选用半木质化绿枝作接穗与营养袋绿砧用切接法相嫁接,保留砧木嫁接口以下叶片,嫁接口及接穗用塑料带密封绑扎,只露出芽眼,由于砧木、接穗木质化程度低,组织细胞活跃,砧木保留叶片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供给愈伤组织形成,生长期嫁接接口愈合快,所以比一年生砧苗,木质化接穗休眠期嫁接提高成活率20~30% ;嫁接苗8~9月份即可出圃建园,营养袋苗在雨水季节栽植不需剪枝剪叶及浇水,植苗不损伤根冠,植后没有缓苗期,可抽一次稍成熟后才落叶休眠,建园定植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特适用于冬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山地建园。提高了嫁接及建园植苗成活率、缩短育苗期、降低育苗和建园成本,嫁接期长(4月下旬~6月中旬均可嫁接),适用于大规规模工厂化育苗等多重效果。为桃树嫁接育苗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缩短育苗期,提高嫁接、定植成活率,降低育苗及建园成本,笔者从2010年开始进行桃树嫁接育苗试验,经4年来的探索,研究出本绿砧绿枝切接法嫁接快速育苗接新技术,从砧木播种、嫁接及苗木出圃只需6~8个月就能完成,它具有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短、省工节地、嫁接苗休眠和生长期均可栽植、植苗成活率高、适于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桃树绿砧绿枝切接法嫁接快速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绿砧的培养:将用于培育砧木的种子播入装有营养土的营养袋中,待砧苗生长2?3个月,苗茎径达0.2cm以上后,等待嫁接;2)接穗采集:剪取母树树冠上部的当年生半木质化长枝、枝径为0.2~0.3cm、叶片完整、腋芽饱满、无病虫的枝条,穗条剪下后剪除叶片及顶端1/3幼嫩枝段,作为接穗;3)削接穗:从接穗的枝条基部第2芽开始,依次向上削取,在距离芽基部3~3.5cm处斜削一刀,斜面成45度;再翻转接穗平削一刀,深达木质部,削面长2.5cm左右,最后在芽尖上方O.5cm处斜切一刀,切断接穗,即成一穗一芽的短穗;将削好的接穗放在湿毛巾上翻折毛巾盖好保湿备用;4)削砧苗:将营养袋砧苗搬运到嫁接工作台上,从砧苗高10~12cm处剪除顶端,保留剪口以下全部叶片,剪口用嫁接刀削平,再从木质部与皮层之间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切口长度2cm,比接穗削面长度短0.5cm;5)?插接穗:将削好的接穗长削面朝砧木木质部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形成层,砧穗粗细不一的,采用一面对齐;6)绑扎:用绑扎带将砧木与接穗进行绑扎,将嫁接好的苗木排回育苗床;7)除萌及除草:嫁接后,随时将砧木上长出萌芽抹除,将杂草拔除;每次除萌除草后,喷1次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预防病害发生;当嫁接苗高达40cm以上出圃定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大清田尧李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