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阳明专利>正文

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135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包括灶台和设置于灶台内的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由上部为倒扣漏斗形金属型材且下部为方形管金属型材的炉膛焊接聚热燃烧管组成,所述的聚热燃烧管管壁设置有至少2个用于供氧的螺旋出风燃烧孔,在所述的炉膛外壁和聚热燃烧管下部外壁焊接有二次供氧装置,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上部外壁和二次供氧装置外壁焊接有三次供氧装置,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左侧,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右侧,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内壁、二次供氧装置内壁和三次供氧装置内壁分别焊接有至少2片气流导向装置并成螺旋状布局,在聚热燃烧管上采用螺旋出风燃烧孔设计,采用螺旋补氧,使氧气在聚热燃烧管内停留更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包括灶台和设置于灶台内的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由上部为倒扣漏斗形金属型材且下部为方形管金属型材的炉膛焊接聚热燃烧管组成,所述的聚热燃烧管管壁设置有至少2个用于供氧的螺旋出风燃烧孔,在所述的炉膛外壁和聚热燃烧管下部外壁焊接有二次供氧装置,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上部外壁和二次供氧装置外壁焊接有三次供氧装置,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左侧,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右侧,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内壁、二次供氧装置内壁和三次供氧装置内壁分别焊接有至少2片气流导向装置并成螺旋状布局,在聚热燃烧管上采用螺旋出风燃烧孔设计,采用螺旋补氧,使氧气在聚热燃烧管内停留更久。【专利说明】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
本技术涉及低排放燃烧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
技术介绍
柴草气化炉是通过特殊的设计将柴草,木质或秸杆等生物质所产生的气体燃烧的炉具,是根据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炉里的柴草在一定的温度及空气的作用下充分裂解产生可燃气体。只需将炉里的可燃物质点燃,经过风机供氧,即可产生高温,加速空气流动。燃料通过制气室,在密闭缺氧条件下,采用干馏热解及氧化反应后产生可燃混合气体,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乙烷、丙烷等,燃气自动导入分离系统执行脱焦油,脱烟尘,脱水蒸气净化程序,从而产生优质燃气,再通过二次积极供氧,经过管道输送到燃气灶,达到理想的燃烧效果。目前在现有的柴草气化炉技术中,存在燃烧不完全、火力不足,废气排放量过大,热效率利用率太低,并且功能性太单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在聚热燃烧管上采用螺旋出风燃烧孔设计,并设计有2次和3次供氧装置,采用螺旋补氧,利用空气流体效应,使氧气在聚热燃烧管内停留更久,以达到更加充分的气体燃烧,火力更强、废气排量更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政策效应。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包括灶台和设置于灶台内的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由上部为倒扣漏斗形金属型材且下部为方形管金属型材的炉膛焊接聚热燃烧管组成,所述的聚热燃烧管管壁设置有至少2个用于供氧的螺旋出风燃烧孔,在所述的炉膛外壁和聚热燃烧管下部外壁焊接有二次供氧装置,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上部外壁和二次供氧装置外壁焊接有三次供氧装置,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左侧,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的进风口位于炉膛右侧,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内壁、二次供氧装置内壁和三次供氧装置内壁分别焊接有至少2片气流导向装置并成螺旋状布局,在使用中,常规的设计存在因为热流效应,使得空气在供氧装置中停留时间短,进一步的在燃烧气体中的停留就变短,使得气体燃烧不充分,加之传统设计的出火口出火分散,热力不够集中,从而在需要爆炒的菜肴制作时不能达到火力要求,而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聚热燃烧管上设置有螺旋出风燃烧孔以供二次和三次供氧,并在聚热燃烧管、二次供氧装置、三次供氧装置上设置有成螺旋状布局的气流导向装置,使得在空气流体学的作用下,气体在燃烧时总是集中向出火口喷射,加强火力力度,并且在空气流体学的作用下,在二次和三次供氧的时候,因为螺旋状气流导向装置的作用下,避免空气因为受热膨胀而倒流,以达到空气持续对可燃气体供氧,使空气在燃烧气体中停留更久,以达到可燃气体同氧气更久的接触,使得燃烧气体燃烧更充分。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聚热燃烧管的出火口焊接有至少I片超导温助热片,气体燃烧到最后,在火力出口总会留下一些因温度不够而无法完全燃烧,但在本技术中,由于加装有超导温助热片,由于超导温特性,可以使因温度原因而不能完全燃烧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从而达到气体排放量变小的目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炉膛的左侧设置有一个加料口,在所述的炉膛右侧设置有至少2个补氧孔,在所述的炉膛下部设置有由至少2根炉桥所组成的炉桥组,在炉膛的右侧设置有补氧孔,有助于柴气的燃烧,炉桥组有助于生物质柴草的放置。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左侧外壁设置有一层隔热保温层,在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右侧外壁设置有一层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的设置可以使灶台上被隔离部分处于常温状态,以达到使用者在接触时不会出现烫伤的情况发生。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聚热燃烧管、二次供氧装置和三次供氧装置采用方形管金属型材,采用方形金属管型材可以方便于整个柴气灶的生产加工。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灶台的左侧设置有烤箱,所述的烤箱的一侧焊接于三次供氧装置外壁,烤箱利用燃烧装置所散发出来的余热进行诸如蒸饭、烤杂粮等。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在所述的灶台的右侧设置有利用排烟余热加温的水箱,所述的水箱的一侧以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右侧外壁为基准同所述的灶台连接,设置于水箱内的排烟管,因排烟时有余热,经排烟管传导入水中,进行加热,以达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水箱包括水箱壳体、至少一根水箱加热管和烟管,所述的水箱加热管平行于灶台并贯通水箱壳体,所述的水箱加热管的一端同烟管的进烟口连接,从出火口出来的燃烧完的烟废气经水箱加热管排放到烟管的进口后从烟管排出,在此过程中,在水箱加热管内流通的废气余热同过水箱加热管传递到水箱内的水中对其进行加热,以达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采用科学设计,在聚热燃烧管上采用螺旋出风燃烧孔设计,并设计有2次和3次供氧装置,采用螺旋补氧,利用空气流体效应,使氧气在聚热燃烧管内停留更久,以达到更加充分的气体燃烧,火力更强、废气排量更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政策效应。(2)本技术由于加装有超导温助热片,由于超导温特性,可以使因温度原因而不能完全燃烧的气体进一步燃烧,从而达到气体排放量变小的目的。(3)本技术燃烧装置采用方形金属管型材,可以方便于整个柴气灶的生产加工。(4)本技术加装设计有烤箱和水箱,在余热利用上取得显著效果,并将柴气灶单一功能利用变为为多功能化利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竖向切面图。其中,1-聚热燃烧管,2-超导温助热片,3- 二次供氧装置,4-三次供氧装置,5-炉膛,6-加料口,7-补氧孔,8-气流导向装置,9-炉桥,10-隔热保温层,11-烤箱,12-水箱,13-水箱加热管,14-烟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如图1所示,包括灶台和设置于灶台内的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由上部为倒扣漏斗形金属型材且下部为方形管金属型材的炉膛5焊接聚热燃烧管I组成,所述的聚热燃烧管I管壁设置有至少2个用于供氧的螺旋出风燃烧孔,在所述的炉膛5外壁和聚热燃烧管I下部外壁焊接有二次供氧装置3,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I上部外壁和二次供氧装置3外壁焊接有三次供氧装置4,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3的进风口位于炉膛5左侧,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4的进风口位于炉膛5右侧,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I内壁、二次供氧装置3内壁和三次供氧装置4内壁分别焊接有至少2片气流导向装置8并成螺旋状布局,在使用中,常规的设计存在因为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风式多功能低排放柴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台和设置于灶台内的燃烧装置,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由上部为倒扣漏斗形金属型材且下部为方形管金属型材的炉膛(5)焊接聚热燃烧管(1)组成,所述的聚热燃烧管(1)管壁设置有至少2个用于供氧的螺旋出风燃烧孔,在所述的炉膛(5)外壁和聚热燃烧管(1)下部外壁焊接有二次供氧装置(3),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1)上部外壁和二次供氧装置(3)外壁焊接有三次供氧装置(4),所述的二次供氧装置(3)的进风口位于炉膛(5)左侧,所述的三次供氧装置(4)的进风口位于炉膛(5)右侧,在所述的聚热燃烧管(1)内壁、二次供氧装置(3)内壁和三次供氧装置(4)内壁分别焊接有至少2片气流导向装置(8)并成螺旋状布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阳明胡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吕阳明胡仁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