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950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8:06
一种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包括设置在结构柱之间的原结构梁,还包括碳纤维加固层和加固钢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的底面,所述加固钢梁的顶面与碳纤维加固层的底面贴紧,并通过穿梁锚杆与原结构梁拉结为整体,所述加固钢梁的端部侧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有连接板,加固钢梁和连接板端部平齐,均顶在结构柱内侧面的内锚板上,且连接板与内锚板焊接连接,所述结构柱外侧面还设置有外锚板,所述外锚板和内锚板之间通过穿柱锚杆拉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且较好地解决新增型钢梁结构与原结构之间的连接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包括设置在结构柱之间的原结构梁,还包括碳纤维加固层和加固钢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的底面,所述加固钢梁的顶面与碳纤维加固层的底面贴紧,并通过穿梁锚杆与原结构梁拉结为整体,所述加固钢梁的端部侧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有连接板,加固钢梁和连接板端部平齐,均顶在结构柱内侧面的内锚板上,且连接板与内锚板焊接连接,所述结构柱外侧面还设置有外锚板,所述外锚板和内锚板之间通过穿柱锚杆拉结。本技术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间,且较好地解决新增型钢梁结构与原结构之间的连接问题。【专利说明】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
本技术涉及加固梁,特别是一种多种加固方式组合的加固梁,属于抗震加固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日益加剧。尤其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其中心城区的土地供应压力十分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进行旧城或老旧小区等既有建筑的改造,对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利用成为现实需要。但是对已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技术的难点在于,加层以后原有的结构体系还能否满足安全的要求,另外,加层后的构件与现有建筑构件之间能否形成可靠连接,和原有结构构件整体协调工作。目前,对已有建筑构件的加固,往往是采用单一的加固形式,单一的加固形式往往只能起到单一的作用,对于加层改造中,既要加固已有构件又要形成整体的受力体系的问题没法很好的解决,本技术提出一种多种加固方式组合的加固梁,该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新增加固结构与原结构之间的连接和共同作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为更好地解决老旧房屋地下空间抗震加固综合改造中,现有单一的加固方法无法实现既加强原有结构件又增强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种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包括设置在结构柱之间的原结构梁,还包括碳纤维加固层和加固钢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的底面,所述加固钢梁的顶面与碳纤维加固层的底面贴紧,并通过穿梁锚杆与原结构梁拉结为整体,所述加固钢梁的端部侧面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有连接板,加固钢梁和连接板端部平齐,均顶在结构柱内侧面的内锚板上,且连接板与内锚板焊接连接,所述结构柱外侧面还设置有外锚板,所述外锚板和内锚板之间通过穿柱锚杆拉结。所述加固钢梁为H型钢梁、槽钢梁、工字钢梁或箱型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采用的是PAN基小丝束I级碳纤维布。所述外锚板尺寸为600 X 550 X 15mm,内锚板尺寸为600 X 600 X 15mm。所述加固钢梁与内锚板形成的夹角内设置有钢肋板。所述钢肋板为三角形、矩形或直角梯形。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对地下空间的结构经抗震鉴定后不满足规范要求部位,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新增组合梁结构进行加固,通过在梁、柱结合部位增加碳纤维加固措施,将新旧结构更好的组合在一起,使之共同作用承重。同时,采用锚杆或高强螺栓等将新增钢构件与旧有结构可靠连接,在型钢肢钻眼留孔,为后续管线工程做前置工作,节省了地下空间,提高了利用效果。本技术采用型钢对原结构梁增强,在梁端部既梁柱交接处增加钢锚板和穿梁锚杆,提高组合梁结构的承载力。可采用的钢梁截面形式灵活,且采用钢梁能保证空间净高满足相关要求,并能减小工程量,节约初期投资。本技术的节点处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形成强节点,抗震性能好,更加快捷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新增的钢梁与结构柱节点处的连接详图。附图标记:1_原结构梁、2-结构柱、3-碳纤维加固层、4-加固钢梁、5-连接板、6_外锚板、7-内锚板、8-钢垫板、9-穿梁锚杆、10-钢肋板、11-穿柱锚杆、12-闻强螺栓、13-环柱碳纤维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包括设置在结构柱2之间的原结构梁1,还包括碳纤维加固层3和加固钢梁4,所述碳纤维加固层3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I的底面,所述加固钢梁4的顶面与碳纤维加固层3的底面贴紧,并通过穿梁锚杆9与原结构梁I拉结为整体,所述加固钢梁4的端部侧面通过高强螺栓12连接有连接板5,加固钢梁4和连接板5端部平齐,均顶在结构柱2内侧面的内锚板7上,且连接板与内锚板7焊接连接,所述结构柱2外侧面还设置有外锚板6,所述外锚板6和内锚板7之间通过穿柱锚杆11拉结。所述穿梁锚杆9的螺母和原结构梁I顶面之间垫有钢垫板8。所述加固钢梁4为H型钢梁、槽钢梁、工字钢梁或箱型梁。所述碳纤维加固层3采用的是PAN基小丝束I级碳纤维布。所述外锚板6尺寸为600 X 550 X 15mm,内锚板7尺寸为600 X 600 X 15mm。所述加固钢梁4与内锚板7形成的夹角内设置有钢肋板10。所述钢肋板10为三角形、矩形或直角梯形。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步骤一,通过模拟软件对所有的已有地下空间的原结构梁I进行抗震验算,找出不满足抗震要求需要加固的原结构梁I的位置;步骤二,将需要加固的原结构梁I的底面处理平整,并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步骤三,根据加固要求选择碳纤维布的厚度,根据原结构梁I的长度和宽度选择碳纤维布的长度和宽度;碳纤维布的长度比原结构梁I的长度长出500mm,宽度与原结构梁I相等;步骤四,将裁剪成合适尺寸的碳纤维布用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I的底面,并将出原结构梁I的碳纤维布弯折后粘结在原结构梁I两端的结构柱2侧面,同时,在两端的结构柱2上分别增设两道环柱碳纤维布13,通过环柱碳纤维布对弯折后粘结在结构柱2侧面的碳纤维布端头进行加固,环柱碳纤维布的端头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IOOmm ;之后对碳纤维布层进行加压养护至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步骤五,在两端的结构柱2拟连接加固钢梁4的位置定位放线,并在结构柱2的外侦_内侧对应贴外锚板6和内锚板7 ;并分别在原结构梁I和结构柱2上人工钻孔,所钻孔的孔径、边距、中心距均应满足设计要求,钻孔位置要避开结构主筋;同时对应在外锚板6、内锚板7和钢垫板8钻孔;步骤六,在原结构梁I和结构柱2的钻孔内注入植筋结构胶,植入穿梁锚杆9和穿柱锚杆11 ;然后在结构柱2内外层分别贴外锚板6和内锚板7并使穿柱锚杆11插入外锚板6和内锚板7的钻孔内,用螺母锚紧;步骤七,依据设计尺寸及结构柱2之间的净宽度确定加固钢梁4的下料尺寸;步骤八,安装加固钢梁4 ;安装加固钢梁4的步骤如下:首先在两边的内锚板7上焊上连接板5,应保证定位准确且垂直满焊;然后在加固钢梁4的下翼缘端部的预留锚固孔中穿入钢丝绳,在原结构梁I下端用钢丝绳托住加固钢梁4,并在原结构梁I上部安放倒链,将加固钢梁4缓慢安装入位;入位后用双螺帽对穿高强螺栓12锚上,拧紧双螺帽使加固钢梁4端部和连接板5固定连接。步骤九,对齐原结构梁I和加固钢梁4的预留孔后,用扭力扳手安装并调整穿梁锚杆9使原结构梁I和加固钢梁4固定好;步骤十,将钢肋板10安装在加固钢梁4和内锚板7之间形成的夹角内,并将钢肋板10与加固钢梁4和内锚板7焊接连接;步骤十一,对加固钢梁4、钢肋板10、外锚板6和内锚板7进行防锈、防火处理。以上是本技术的一典型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布钢构件组合加固梁,包括设置在结构柱(2)之间的原结构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纤维加固层(3)和加固钢梁(4),所述碳纤维加固层(3)通过改性环氧树脂胶粘结剂粘结在原结构梁(1)的底面,所述加固钢梁(4)的顶面与碳纤维加固层(3)的底面贴紧,并通过穿梁锚杆(9)与原结构梁(1)拉结为整体,所述加固钢梁(4)的端部侧面通过高强螺栓(12)连接有连接板(5),加固钢梁(4)和连接板(5)端部平齐,均顶在结构柱(2)内侧面的内锚板(7)上,且连接板与内锚板(7)焊接连接,所述结构柱(2)外侧面还设置有外锚板(6),所述外锚板(6)和内锚板(7)之间通过穿柱锚杆(11)拉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有万兆鞠树森谢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