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7436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特征是:包括底座、电气控制箱和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架体、直线轴、多个滤器下模和固装在架体上的升降板驱动气缸,直线轴上端装有上模气缸升降板,上模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板驱动气缸的气缸杆连接,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多个上模气缸,每个上模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滤器底座,上模气缸的气缸杆下端连接有滤器上模;电气控制箱上还设有模具气缸升降板调节开关按钮和上模气缸控制开关。优点是:通过本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的机械自动化操作替代了繁重的人工操作,不仅可大幅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保证同一规格滤器网的相同高度及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血液通过微栓过滤器,能够有效的滤过血液中的微栓和气体,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目前临床采用的血液微栓过滤器其滤芯的内外两过滤层是采用40目-60目的塑料编织筛网制成,滤网制成后需要经过浸胶压网工艺将其与滤器底座固定粘接。目前,在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工艺中由操作人员先将胶液注入每个滤器底盖槽内,放置一段时间后通过手工将滤器网压入上述滤器底盖槽内使滤器网浸入胶液并与滤器底盖粘接牢固。在上述操作中,由于一批产品注胶时间、胶液固化时间、手工压网及压网力度不同,会影响滤器网压入胶内的高度,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反复不停地观察滤器网的高度,同时还需频繁地按压滤器网,以保证同一规格滤器网的相同高度及加工质量。这样不仅加大了操作人员 的工作强度、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会因出现不合格产品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功效和滤器浸胶质量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直。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气控制箱和固定在电气控制箱上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的架体、直线轴、多个用于滤器底座定位的滤器下模和固装在架体上的升降板驱动气缸,所述直线轴上端通过轴承装有用于带动上模气缸上下运动的上模气缸升降板,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板驱动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多个用于调节上模具高度的上模气缸,所述每个上模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滤器下模,所述上模气缸的气缸杆下端连接有滤器上模;在电气控制箱上还设有模具气缸升降板调节开关按钮和上模气缸控制开关。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架体是由固定在底板上端面两侧上的立板及上连接板通过螺钉紧固构成。所述底板上端面至少固定有10个滤器下模。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至少装有10个与滤器下模对应的上模气缸。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工艺中,将电气控制与机械传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电气控制箱上的控制开关控制上模气缸动作并带动滤器上模下行压住滤网上盖,使滤器上模与滤网上盖保持一定时间后,滤器网与滤器底座紧密粘接牢固。此外,还可通过上模气缸升降板和升降板驱动气缸调节滤器上模与滤器下模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不同规格和高度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滤网的浸胶压网加工。通过本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的机械自动化操作替代了繁重的人工操作,不仅可大幅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可保证同一规格滤器网的相同高度及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中:1、底座;2、电气控制箱;3、上模气缸控制开关;4、立板;5、底板;6、滤器下模;7、儿童滤器;8、成人滤器;9、滤器上模;10、调节螺钉;11、连接锁母;12、上模气缸升降板;13、上模气缸;14、直线轴承;15、直线轴;16、上连接板;17、升降板驱动气缸;18、驱动气缸固定板;19、上模气缸升降板控制开关;20、滤器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I上的电气控制箱2和固定在电气控制箱上的底板5和固定在底板上端面的架体。在底板上端面安装有两个直线轴15和多个用于滤器底座20定位的滤器下模6,在所述架体上固装有升降板驱动气缸17,所述直线轴上端通过直线轴承14装有用于带动上模气缸13上下运动的上模气缸升降板12。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板驱动气缸17的气缸杆连接,所述升降板驱动气缸17通过驱动气缸固定板18和螺钉与上模气缸升降板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是由固定在底板上端面两侧上的立板4及上连接板16通过螺钉紧固构成,在所述架体的上连接板上固装有两个用于驱动上模气缸升降板12上下运动的升降板驱动气缸17。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多个用于调节上模高度的上模气缸13,所述上模气缸13的气缸杆连接调节螺钉10,调节螺钉另一端与滤器上模9螺纹连接,并通过连接锁母11锁紧,所述上模气缸的气缸杆下端连接有滤器上模9,所述每个上模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滤器下模6和滤器底座20。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至少固装有10个用于调节上模高度的上模气缸13,所述底板上端面设有与上模气缸相对应的10个滤器下模6。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12个用于调节上模高度的上模气缸13,所述底板上端面固定有与上模气缸相对应的12个滤器下模。本浸胶压网装置的上模气缸13和滤器下模6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生产规模和使用工况的需求自行设定。在电气控制箱2上还设有模具气缸升降板调节开关按钮19和上模气缸控制开关3,每个上模气缸均设有上模气缸控制开关3。所述电气控制箱内设有用于控制上模气缸13和升降板驱动气缸17的电磁阀及继电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请参阅图4,操作人员首先将12个滤器底座20分别装在12个滤器下模6上,在滤器底座槽内灌入粘胶,然后再将相应数量的成人滤器8带有上盖的滤网依次分别压在对应的底座粘胶上。此时,依次开启上模气缸控制开关3,使上模气缸13下行并带动滤器上模9下行压住滤网上盖,保持10分钟左右,使滤网与滤器底座粘接牢固。然后再按动上模气缸控制开关,使上模气缸13上行复位,操作人员可将滤网成品取出。当需要压装儿童滤器时,操作人员将每个滤器底座槽内灌入粘胶后,在滤器底座槽内灌入粘胶,然后再将相应数量的儿童滤器7带有上盖的滤网依次分别压在对应的底座粘胶上。此时,首先启动上模气缸升降板控制开关19,使升降板驱动气缸17下行,并推动上模气缸升降板12同时下行,以便使滤器上模9距滤器下模6的高度正好适于儿童滤器的高度。然后再依次开启上模气缸控制开关3,使上模气缸13下行并压住滤网上盖,保持10分钟左右,使滤网与滤器底座粘接牢固。然后再按动上模气缸控制开关,使上模气缸13上行复位,操作人员可将滤网成品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气控制箱和固定在电气控制箱上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的架体、直线轴、多个用于滤器底座定位的滤器下模和固装在架体上的升降板驱动气缸,所述直线轴上端通过轴承装有用于带动上模气缸上下运动的上模气缸升降板,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板驱动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多个用于调节上模具高度的上模气缸,所述每个上模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滤器下模,所述上模气缸的气缸杆下端连接有滤器上模;在电气控制箱上还设有模具气缸升降板调节开关按钮和上模气缸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血液微栓过滤器浸胶压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气控制箱和固定在电气控制箱上的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端面的架体、直线轴、多个用于滤器底座定位的滤器下模和固装在架体上的升降板驱动气缸,所述直线轴上端通过轴承装有用于带动上模气缸上下运动的上模气缸升降板,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与升降板驱动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在所述上模气缸升降板上固装有多个用于调节上模具高度的上模气缸,所述每个上模气缸分别对应一个滤器下模,所述上模气缸的气缸杆下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树桐杨丽君肖建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