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829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时的显示均匀性,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且还防止开口率的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于第1基板的第1电极、设置于第2基板的第2电极、设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1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1开口部,各第1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第2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2开口部,各第2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在沿着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时的显示均匀性,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且还防止开口率的降低。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于第1基板的第1电极、设置于第2基板的第2电极、设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1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1开口部,各第1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1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第2电极具有分别为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的多个第2开口部,各第2开口部的短边边缘的长度比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第2开口部的相互间长度大。各第1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在俯视时,在沿着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极上具有多个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隔着液晶层而相对配置 的透明电极上分别设置了开口部(隙缝)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隙缝 的作用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产生倾斜电场并将它施加到液晶层,从而在液晶层中产生二域 配向结构。由此,改善视角依赖性,能够使显示区域整体上降低视角依赖性。另外,在日本 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设置了如上 所述的隙缝的液晶显示元件中,通过使在长边方向上相邻的隙缝彼此的相互间隔小于各隙 缝的宽度(短边方向的长度),从而提高了显示均匀性。另外,一般在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采用在I组母玻璃上统一形成多个液晶显示 装置并在之后分割成各个的方法。因此,在对多个隙缝进行构图时,根据母玻璃的面内的位 置、或者由于制造批次的不同而在蚀刻精度上容易产生偏差。由于这种蚀刻精度的偏差,会 产生如下这样的问题:隙缝彼此在各自的长边方向上结合,在电极中产生一部分断线。作为 对此的解决方法,考虑通过改变蚀刻溶液、处理温度等的设定而降低蚀刻速率。然而,当降 低蚀刻速率时,液晶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下降,因此并非优选。另一方面,如果将隙缝彼此 的长边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则即使不降低蚀刻速率,也容易防止隙缝彼此的结合所 致的断线。但是,如上所述,为了维持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均匀性,随着将隙缝彼此的长边 方向的相互间隔设定得大,也需要加大隙缝宽度。但是,越加大隙缝宽度,液晶显示装置的 显示部的有效开口率越下降,因此该对策并非优选。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079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222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具体方式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 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下降的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a)相对配置的第I 基板和第2基板;(b)设置在第I基板的一面侧的第I电极;(C)设置在第2基板的一面侧 的第2电极;以及(d)在第I基板与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e)第I电极具 有多个第I开口部,该多个第I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Cf) 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I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 地配置,(g)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第I方向的两个外缘 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确保设置多个开口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均匀性的同 时,防止开口部之间的断线,并且防止开口率的下降。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关于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 在凹部中随着朝向沿第I方向的大致中央而宽度连续地减小。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凹部具有相对于第I方向以比0°大的 角度交叉的斜坡状的边缘。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第I方向与斜坡状的边缘交叉的角度小于 14°。另外,在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还优选为,多个第I开口部和多个第2开口部各自 具有短边方向的长度相对大的部位和相对小的部位,该相对大的部位与相对小的部位中的 至少一方具有与第I方向大致平行的边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3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3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I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3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4是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5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5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行 说明的图。图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2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条件2)进 行说明的图。图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7是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8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8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3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 (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9是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10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0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4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0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11是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12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2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5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2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13是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14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 图。图14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6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4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15是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和第2开口部的平面图。图16的(A)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I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B)是用于对具有结构例7的第2开口部的电极的仿真条件进行说明的图。图 16的(C)是示出配向组织的仿真分析结果的图。图17的(A)~(D)是示出各第I开口部和各第2开口部的其他结构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结构的截面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备:相对配置的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 ;设置在第I基板11上的第I电极13 ;设置在第2基板12上的第2电极14 ;配置于第I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7。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电极彼此重合的区域直接形成想要显示的文字、图案,基本上仅能显示预定的文字等,是大体而言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设置在所述第1基板的一面侧的第1电极;设置在所述第2基板的一面侧的第2电极;以及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的各一面之间设置的液晶层,所述第1电极具有多个第1开口部,该多个第1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所述第2电极具有多个第2开口部,该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是在第1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且规则地配置,所述多个第1开口部和所述多个第2开口部分别在俯视时,在沿着所述第1方向的两个外缘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宜久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