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8298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0:33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为壁电极IPS方式,使畴边界稳定。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配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配线包围,第一壁构造的一方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方向相同方向的第二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沿第二壁构造的方向具有第一突起,第二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四部分、与第一方向相同方向的第五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六部分,在第二部分与第一突起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具有第二突起,第一突起与第二壁构造的第五部分的距离比其它部分的第一壁构造与第二壁构造的距离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为壁电极IPS方式,使畴边界稳定。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配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配线包围,第一壁构造的一方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方向相同方向的第二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沿第二壁构造的方向具有第一突起,第二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四部分、与第一方向相同方向的第五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六部分,在第二部分与第一突起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具有第二突起,第一突起与第二壁构造的第五部分的距离比其它部分的第一壁构造与第二壁构造的距离小。【专利说明】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视角特性优异,且能够实现高精细画面的壁电极的IPS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配置有矩阵状形成有具有像素电极及薄膜晶体管(TFT)等的像素的TFT基板和与TFT基板对置并在与TFT基板的像素电极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滤色器等的对置基板,在TFT基板与对置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而且,通过对每个像素控制液晶分子的光的透射率,形成图像。液晶显示装置为平坦且轻量,因此,广泛用于各种领域的用途。在便携式电话及DSC (Digital Still Camera)等中广泛使用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有视角特性的问题。视角特性在从正面观察图像的情况下、从斜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变成亮度变化或色度变化的现象。视角特性具有通过水平方向的电场使液晶分子动作的IPS (InPlane Switching)方式优异的特性。即使是IPS方式,在高精细的画面且像素的大小减小的情况下,透射率也成为问题,画面亮度成为问题。另一方面,使用形成于向液晶层内突出的壁构造的壁面的电极对液晶层施加电场的壁电极 IPS — LCDCIn 一 Plane 一 Swiching 一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与使用了平面电极的现有的IPS - LCD比较,由于可对液晶层施加更平行的电场,所以可以实现更高的透射率。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从寄生电容降低的观点考虑最适于IPS方式的柱状衬垫。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跨接两个电极的弯曲部的结构,但不存在将电极间的最短部作为一个部位这样的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思想不同。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 19990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 - 307292号公报壁电极方式IPS的壁构造由于配置于像素边界部的黑矩阵下,所以即使像素宽度通过高精细化而减小,液晶层的取向变化的方法也为一定,无论高精细化如何,壁电极IPS - LCD的显示模式效率都为一定。另外,在此,显示模式效率是指以基板透射率标准化的透射率。为了进一步提高IPS -1XD的视角特性,考虑在一像素内形成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导向偶极子旋转方向不同的两个微小区域即畴(domain)的多畴构造,这在壁电极IPS —LCD的视角特性提高上也有效。壁电极IPS - LCD的多畴构造的课题之一为推畴降低,推畴由于在施加按压力后至消失需要时间,从而成为短时间残留图像。推畴的原因为畴边界在施加按压力时移动,对于其降低,必须要最适合像素构造而使畴边界稳定。多畴构造的推畴在现有的IPS -1XD中也成为问题,提案有用于消减这些的像素构造。但是,壁电极IPS -1XD由于和现有的IPS -1XD电场分布不同,所以在现有的IPS —IXD中,即使将在畴边界稳定方面有效的像素构造适用于其中,也得不到相同的效果。即,现有的IPS - LCD的共用电极与源电极的间隔短,电场局部存在于基板界面,且电场强度也大。这在隔着绝缘膜层叠的梳齿状电极与全部平面状电极之间施加电场的IPS - Pro(Provectus) 一 IXD中特别明显。与之相对,在壁电极IPS — IXD中,共用电极与源电极的间隔大,电场在液晶层内分布广泛,电场强度也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在壁电极IPS -1XD的多畴构造中防止畴边界的不稳定,防止畴边界的短时间残留图像、亮度不匀等。在畴边界中,共用电极与源电极的间隔最短的部分只产生一处。具体而言,多畴构造由相对于取向处理方向沿壁构造伸长方向形成的角相互反转的两个畴构成,在两个畴的边界部配置壁构造伸长方向相对于取向处理方向平行的平行部,且在平行部的概略中央具有一个突起。具体的方式主要如下。S卩,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具有源电极、共用电极、TFT及滤色器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像素通过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图像信号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包围的区域定义,在所述像素对置形成有第一壁构造和第二壁构造,在所述第一壁构造与所述第二壁构造之间形成有第三壁构造,所述第一壁构造和所述第二壁构造为相同的高度,且比所述第三壁构造高,所述第一壁构造、所述第二壁构造和所述第三壁构造由所述共用电极覆盖,所述共用电极由第一绝缘膜覆盖,在所述第一壁构造、所述第二壁构造和所述第三壁构造的侧部的所述第一绝缘膜之上形成有源电极,所述第一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一部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一 Θ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三壁构造的方向具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三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四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五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一 Θ )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在与所述第一突起的突出方向相同方向具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三壁构造的所述第五部分的距离比其它部分的所述第一壁构造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壁构造的距离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弯曲部的共用电极/源电极间距离的最短部限定为一处,可以使畴边界稳定,消减按压力起因的短时间残留图像。因智能便携式电话的普及,触摸面板操作一般化,在触摸面板操作时在显示面板也施加有按压力。另一方面,在智能便携式电话及数字相机方面开始普及电致发光显示器,没有短时间残留图像而成为相对IXD的优势之一。如上所述,需要通过中小型IXD解决因按压力引起的短残留图像。本专利技术具有实际上可使壁电极IPS - LCD与触摸面板组合使用的效果。特别是作为具有效果的产品,为通常进行触摸面板的操作的智能便携式电话、通常进行触摸面板的操作而推进高精细化的平板PC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像素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A — A'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B — B'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的像素的平面图;图5 (a)?(d)是表示触摸面板操作下的对液晶显示面板的影响的剖面图;图6 (a)、(b)是比较畴的移动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 (a)?(f)是表示液晶的取向状态、电能、取向能的关系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动作的平面图;图9是比较例I的平面图;图10是表示比较例I的畴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1是比较例2的平面图;图12是表示比较例2的畴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3是比较例3的平面图;图14是表示比较例3的畴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具有源电极、共用电极、TFT及滤色器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像素通过由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图像信号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信号线包围的区域定义,在所述像素对置形成有第一壁构造和第二壁构造,在所述第一壁构造与所述第二壁构造之间形成有第三壁构造,所述第一壁构造和所述第二壁构造为相同的高度,且比所述第三壁构造高,所述第一壁构造、所述第二壁构造和所述第三壁构造由所述共用电极覆盖,所述共用电极由第一绝缘膜覆盖,在所述第一壁构造、所述第二壁构造和所述第三壁构造的侧部的所述第一绝缘膜之上形成有源电极,所述第一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一部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三壁构造的方向具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三壁构造具有以第一角度(θ)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四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五部分、以第二角度(180度-θ)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六部分,所述第五部分在与所述第一突起的突出方向相同方向具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三壁构造的所述第五部分的距离比其它部分的所述第一壁构造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三壁构造的距离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理平塚崇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