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6721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21:38
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外管板、分程板和管程接口;壳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内管板和外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管程内物料流速高,安装节省空间,实现全排空设计,避免了产品和冷却介质双向交叉污染,管程、壳程介质不容易泄露,生产组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结构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外管板、分程板和管程接口;壳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内管板和外管板。本专利技术管程内物料流速高,安装节省空间,实现全排空设计,避免了产品和冷却介质双向交叉污染,管程、壳程介质不容易泄露,生产组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专利说明】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在用于医药制剂及食品生产工艺的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在使用时,FDA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及CGMP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等标准要求,在双管板换热器管程内物料的流速高于I米/秒。然而,要满足所需要的换热面积以及安装空间的情况下,大多数双管板换热器难以同时满足换热面积、管程内物料流速、安装空间这三者的要求。对于上述问题,目前还未有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实现了全排空设计,管程内物料流速高,避免了产品和冷却介质双向交叉污染,管程、壳程不容易泄露,安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外管板、分程板和管程接口 ;壳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 ;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两端的内管板和外管板;换热管与内管板胀接相连,换热管与外管板先胀后焊相连,壳体与内管板焊接相连,折流板支杆与内管板及折流板焊接相连。所述壳体侧壁外表面的中部设有膨胀节。所述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分别包括壳程接管和壳程接头,壳程接管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壳程接头位于壳程接管的外端。所述的壳程接头为卡箍接头或法兰。所述分程板与所述外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分程板与所述管程接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管程接口、分程板与外管板之间采用定位销轴定位,并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固定,不锈钢螺栓安装处设有不锈钢垫片。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管程接口为管程进口,位于所述壳体底端的管程接口为管程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实现全排空设计,管程内物料的流速能够达到传统换热器的三倍,安装所需空间小,生产组装和维修都十分方便。2、换热管与外管板先胀后焊相连,壳体与内管板焊接相连,折流板支杆与内管板、折流板焊接相连,管程、壳程介质不容易泄露,且避免了产品和冷却介质双向交叉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程接口,2不锈钢螺栓,3不锈钢垫片,4分程板,5密封圈,6外管板,7内管板,8换热管,9壳程接管,10壳程接头,11壳体,12折流板,13折流板支杆,14膨胀节,15定位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7、外管板6、分程板4和管程接口 I ;壳体11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11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 ;壳体11内设有换热管8、折流板12和折流板支杆13,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11两端的内管板7和外管板6 ;换热管8与内管板7胀接相连,换热管8与外管板6先胀后焊相连,壳体11与内管板7焊接相连,折流板支杆13与内管板7及折流板12焊接相连。所述壳体11侧壁外表面的中部设有膨胀节14。所述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分别包括壳程接管9和壳程接头10,壳程接管9与所述壳体11相连接,壳程接头10位于壳程接管9的外端。所述的壳程接头10为卡箍接头或法兰。壳程接头10为快装接口的结构形式,便于组装。所述分程板4与所述外管板6之间设有密封圈5,分程板4与所述管程接口 I之间设有密封圈5。所述管程接口 1、分程板4与外管板6之间采用定位销轴15定位,并用不锈钢螺栓2连接固定,不锈钢螺栓2安装处设有不锈钢垫片3。位于所述壳体11顶端的管程接口 I为管程进口,位于所述壳体11底端的管程接口 I为管程出口。所述的密封圈5材质选用氟橡胶,折流板12采用304不锈钢板材加工而成,折流板支杆13采用304不锈钢钢棒加工而成,其余的所有件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质。本专利技术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分程板4对换热器管程进行分程。使用时,物料通过管程进口进入换热器主体内的换热管8内,通过分程板4的两次分程,分为三流程流经换热器,冷却后由管程出口排出,同时冷媒通过壳程进口进入换热器主体内的换热器壳体11内,换热后由壳程出口排出,完成换热过程。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专利技术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外管板、分程板和管程接口 ;壳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 ;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两端的内管板和外管板;换热管与内管板胀接相连,换热管与外管板先胀后焊相连,壳体与内管板焊接相连,折流板支杆与内管板及折流板焊接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侧壁外表面的中部设有膨胀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分别包括壳程接管和壳程接头,壳程接管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壳程接头位于壳程接管的外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程接头为卡榧接头或法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分程板与所述外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分程板与所述管程接口之间设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管程接口、分程板与外管板之间采用定位销轴定位,并用不锈钢螺栓连接固定,不锈钢螺栓安装处设有不锈钢垫片。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是,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管程接口为管程进口,位于所述壳体底端的管程接口为管程出口。【文档编号】F28F9/24GK103512394SQ201310483656【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专利技术者】孙岩, 王东五 申请人: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流程无菌双管板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对称的依次设有内管板、外管板、分程板和管程接口;壳体侧壁的上部设有壳程出口,壳体侧壁的下部设有壳程进口;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折流板和折流板支杆,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两端的内管板和外管板;换热管与内管板胀接相连,换热管与外管板先胀后焊相连,壳体与内管板焊接相连,折流板支杆与内管板及折流板焊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岩王东五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西斯普换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