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6203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5 16:58
一种用于加工设备外罩的方法,所述设备例如电子设备。在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细线。另外,在模内膜上形成细线。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的内部,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形成同时表现模内模具的细线和模内膜的细线的外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加工设备外罩的方法,所述设备例如电子设备。在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细线。另外,在模内膜上形成细线。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的内部,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形成同时表现模内模具的细线和模内膜的细线的外罩。【专利说明】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电子设备的外罩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购买电子设备(例如驻立式家用或办公用电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时的考虑因素不仅包括功能性和价格,而且包括外形的美观。为了满足用户对美观的要求,通过表面加工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罩,以使外观变得优雅。一种表面加工的示例包括细线加工(hairline processing)。通常,细线加工表示在例如铝和不锈钢的金属板上画出一条或多条细线的工艺。细线加工防止炫光,其中由于光从光滑外罩出射而可能导致炫目的反射。此外,细线加工提供独特的金属光泽,去除或者隐藏外罩的表面上的擦伤或损坏痕迹,令金属产品的质量更加豪华。需要改善细线加工技术以及它的表面加工技术和设备,因为近来高价数字家用电器的更多样化的美观要求提高了消费者对更高质量的预期,并更加强调优雅的外观。通常,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模内膜附着到注入材料上的传统方法制造外罩。首先,本领域普通人员可以通过在模内膜上形成印刷细线图样的印刷层和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模内膜的印刷层附着到注入材料上的方式提供外罩的细线。形成印刷层的这种方法易于表现细线,但是由于外罩的表面是光滑的,用所述方法无法实现与触感真实的金属相关的光滑纹理。 其次,传统上,本领域普通人员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外壳提供细线:用刷子在模内膜上不均匀地形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涂覆表现不均匀形成的细线的轮廓的涂层;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将表现不均匀形成的细线的轮廓的涂层附着到注入材料上。可以通过形成PET膜的深处的不均匀深度来更细致地实现涂层的不均匀表面,但是由于对PET膜的厚度的限制,在加深不均匀表面的深度方面有限制,所以在表现真实金属的表面方面有困难。因此,传统的细线加工方法在表现真实金属的纹理方面有限制,所以本领域需要细线加工的新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意在解决至少一些前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外罩表现细线,允许外罩保持真实金属的纹理。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示例性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在采用模内注射成型制造设备的外罩的情况下,表示模内膜的细线和模具的细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细线;在模内膜上形成第二细线;以及将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的内部,以形成外罩,所述外罩表现模内模具的第一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二细线,采用模内注射成型使得第一细线与第二细线相互重叠。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装置包括:模内膜,在所述模内膜上形成第一细线;和模内模具,用于形成外罩,所述外罩具有其上包括第二细线的内表面;将模内膜设置于外罩的内部,内表面的第二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一细线设置为使得在通过模内注射成型后,第一细线和第二细线相互重叠。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示例性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优选地,该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电子部件和外罩,所述外罩具有用于布置电子部件的空间并形成外观,其中所述外罩将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内部,并实施模内注射成型,从而将模内模具的内表面的第一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二细线表现为第一细线与第二细线相互重叠,其中所述模内膜上形成第二细线,所述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包括第一细线。以下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通过以下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优点和突出的特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结合附图,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定示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示例性方面、特征以及优点将更清楚,附图中: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电子设备的正面的立体图;图1C是示出了图1B所示电子设备的背面的立体图;图1D不出了图1B所不电子设备的截面的局部视图;图1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后罩的附接/分离;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加工外罩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A提供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外罩加工过程的一部分的原理图;图3B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罩加工过程的另一部分的示意图;和图3C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罩加工过程完成的外罩结构的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应理解相似的参考数字指代相似的部分、组件和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参照附图的以下描述来帮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本专利技术示例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多种特定细节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但是这些特定细节应该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要目的省略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以免这些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主题内容的理解不清楚。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字面含义,而是专利技术人仅用于达到对本专利技术的清楚和一致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工方法和其装置,用于允许外罩的构造具有真实金属的纹理,所述外罩形成了设备的外观。细线是一种改善设备的外观的方式。在此讨论的其它示例提供了用于加工外罩的装置和方法,在采用模内注射成型制作设备外罩的情况下,所述外罩表现模内膜的细线和模具的细线。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现在参考图1A,电子设备,例如平板个人计算机,包括具有外观的外罩10。外罩10具有细线,形成细线是为了令外罩看起来具有金属纹理的视觉效果。具体地,因为外罩10通过允许在模具上形成的细线与在模内膜上形成的细线经过模内注射成型过程相互重叠而表现视觉上更为精细的细线,可以实现真实金属纹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细线加工过程。图1B和IC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1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局部截面图,图1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后盖的附接/分离。参考图1B、1C以及1D,该示例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1000包括:用于输出声音的扬声器装置1010 ;位于扬声器单元1010附近的触摸屏显示器1030,其中触摸屏显示器显示图像并且可以接收触摸输入;麦克风单元1050,位于触摸屏显示器1030的附近,用于接收声音;可选的键区1070,设置有输入按键;前置摄像头1090 ;以及后置摄像1130。终端设备1000具有有外观的外罩2000。以上所述元件都容纳在外罩2000的容纳空间内。外罩2000包括前罩2100、后罩2200(如图1E所示)以及后盖2300。前罩2100和后罩2200相互耦合形成用于容纳便携式终端1000的内部元件的空间。后盖2300(如图1C所示)覆盖后罩2200。前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工外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模内模具的内表面上形成第一细线;在模内膜上形成第二细线;以及将模内膜置于模内模具的内部,并且形成外罩,所述外罩包括模内模具的第一细线和模内膜的第二细线,采用模内注射成型使得第一细线与第二细线相互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洙韩犉好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