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军专利>正文

内衬防腐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6173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衬防腐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过树脂的增强材料带按照先内层后外层、周围均匀布局,即不能偏斜、层间错缝的原则直接贴附在一胀芯模具轴上而成筒状,并与胀芯模具轴的端部等齐捆扎,然后通过牵引装置将胀芯模具轴连同增强材料一并拉入基本管,且与基本管两端对齐,最后对胀芯模具轴充气加压,使筒状增强材料压贴在钢管内壁,待增强材料上的树脂凝固定型后,将胀芯模具轴放气,抽出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工艺简单,成本低。2.由于内衬直接贴附在基本管的内壁,因此内壁光滑,流阻极小,产品的质量性能可靠。3.抗腐蚀性能好,不结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管件的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输送流体介质或类似场合的。
技术介绍
目前传输各类液体和气体所需的管道会因所传输的介质对管体的腐蚀而加速管体的老化损坏,因此人们常常会在管体内壁采取一些防腐措施,如现在市场上使用的玻璃钢内衬复合管,但是其制作工艺存在一些缺陷1、制作工艺复杂。需预先制成玻璃钢管,然后再穿入钢管内壁,2、工艺可靠性差。钢管与玻璃钢管之间的环空间隙小,因此填充不易均匀或填充不实在,而在应用中会使玻璃钢管在内压的作用下挤破损坏,造成生产事故。3、工艺环节多,成本高。4、缩径量大,影响流量及内壁测试工具的进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提供一种,这种制作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成管件的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其特征在于将浸过树脂的增强材料带按照先内层后外层、周围均匀布局,即不能偏斜、层间错缝的原则直接贴附在一胀芯模具轴上而成筒状,并与胀芯模具轴的端部等齐捆扎,然后通过牵引装置将胀芯模具轴连同增强材料一并拉入基本管,且与基本管两端对齐,最后对胀芯模具轴充气加压,使筒状增强材料压贴在钢管内壁,待增强材料上的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衬防腐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过树脂的增强材料带按照先内层后外层、周围均匀布局,即不能偏斜、层间错缝的原则直接贴附在一胀芯模具轴上而成筒状,并与胀芯模具轴的端部等齐捆扎,然后通过牵引装置将胀芯模具轴连同增强材料一并拉入基本管,且与基本管两端对齐,最后对胀芯模具轴充气加压,使筒状增强材料压贴在钢管内壁,待增强材料上的树脂凝固定型后,将胀芯模具轴放气,抽出,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