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653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中,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21、22);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25);以及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26)。第一固定件(25)可以为压铆螺母,第二固定件(26)可以为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是:结构件简单方便,占用内部空间较少,生产组装速率可以提升50%。PCI转接卡设计标准化,便于加工及安装;可安装在多种需引出PCI结构功能的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中,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21、22);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25);以及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26)。第一固定件(25)可以为压铆螺母,第二固定件(26)可以为铆柱。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是:结构件简单方便,占用内部空间较少,生产组装速率可以提升50%。PCI转接卡设计标准化,便于加工及安装;可安装在多种需引出PCI结构功能的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专利说明】PCI转接卡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中安装固定PCI转接卡的通用结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工控市场客户对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系列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简单的接口功能已无法满足用户要求,大部分潜在客户均需使用PCI设备。然而受限于工控机、平板电脑整体竖直高度不够,无法通过PCI卡直接在主板插拔的方式使用,故需引入PCI转接卡,将PCI设备转成水平放置。现在市场主流的PCI转接卡结构均为一端PCI金手指、一端PCI插槽、中间使用灰排线连接。如图1所示,传统的PCI转接卡固定方式为分别固定,即两端均通过结构件固定,共需要三个小结构件1、2、3,通过图示的铆柱4固定,安装比较繁琐,且占用内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通用结构件。通过一个结构件满足了原设计中须三个结构件配合才能完成的功能。精简了整机机构,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省了内部空间。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优选地,所述支架板主体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当然,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不必严格地成90度,在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允许的范围内,二者可以大致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可以由同一板件弯折而成,即二者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部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的一侧的中央部形成有缺欠部(例如,通过切除板件的一部分而形成),在所述缺欠部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臂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上形成有多个孔(例如,两个,但不限于两个)。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压铆螺母,所述第二固定件为铆柱。优选地,所述铆柱的(与所述第二板部的板面垂直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压铆螺母的轴向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所述臂部。优选地,每个所述臂部上均设置有一个压铆螺母和一个铆柱。在本技术中,将三个结构件改为一个结构件(支架板主体)。其工作原理如下:PCI转接卡固定支架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在所实现功能不变的前提情况下简化结构,便于整体安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结构中,在结构件(支架板主体)正面通过两个压铆螺母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在结构件背面通过铆柱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两端线缆在结构件中间、铆柱下方(缺欠部)穿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PCI转接卡结构的一个示例。图2示出了从传统的PCI转接卡结构到本技术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的转变。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P Cl转接卡固定支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2至图3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21、22 ;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25 ;以及设置于支架板主体21、22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26。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架板主体21、22包括彼此大致垂直的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其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其他适当材料。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由同一板件弯折而成。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5和第二固定件26设置于第二板部22。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板部22在远离第一板部21的一侧的中央部形成有缺欠部23 (例如,通过切除板件的一部分而形成缺欠部23),在缺欠部23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臂部24。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21上形成有多个孔29,例如图示的形成于第一板部2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孔29。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5为压铆螺母,第二固定件26为铆柱。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铆柱的轴向(与第二板部22的板面垂直的方向)长度大于压铆螺母的轴向长度。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5和第二固定件26设置于臂部24。PCI转接卡的两端线缆可以在结构件中间、铆柱26下方(即,缺欠部23)穿过。在至少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臂部24上均设置有一个压铆螺母和一个铆柱。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是:结构件简单方便,占用内部空间较少。经实验,生产组装速率可以提升50%。另外,PCI转接卡设计标准化,便于加工及安装;可安装在多种需引出PCI结构功能的工控机、工业平板电脑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上面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上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技术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21、22);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21、22)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25);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21、22)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26) 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主体(21、22)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板部(21)和第二板部(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21)和所述第二板部(22)由同一板件弯折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5)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6)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部(2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部(22)在远离所述第一板部(21)的一侧的中央部形成有缺欠部(23),在所述缺欠部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臂部(2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21)上形成有多个孔(29)。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5)为压铆螺母,所述第二固定件(26)为铆柱。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柱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压铆螺母的轴向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5)和所述第二固定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I转接卡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板主体(21、22);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21、22)的正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金手指端的第一固定件(25);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主体(21、22)的背面且用于固定PCI转接卡插槽端的第二固定件(2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集智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