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5489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9:33
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包括一水龙头、一臭氧产生器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该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该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具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引气孔道。藉此,所述混合出水结构能够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并且该负压可于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包括一水龙头、一臭氧产生器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该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该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具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引气孔道。藉此,所述混合出水结构能够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并且该负压可于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专利说明】臭氧水供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出水装置,尤指一种于水龙头出水时能够混入臭氧于水流中,以随时提供使用者清洁用水的臭氧水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的快速发展相对地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以致生活中细菌无所不在;农民为了有好的收成,都会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且会在好价钱时急忙抢收上市而未注意到农药残留的问题,使得社会大众的健康受到威胁。在越来越注重健康及养身的年代,举凡吃的食物、使用的餐具及穿的衣物等的洗涤皆逐渐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净化后自来水残留了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虽然不经由饮用过程对人体造成直接影响,但仍会通过清洗碗筷、蔬果及食材等对人体造成间接影响,尤其对食材的处理更不容小觑。为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便会在清洗时添加杀菌剂、洗净剂等用于净化水质的化学药剂。然而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破坏环境,且化学药剂残留时容易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杀菌力强、无化学残留且兼具环保特性的臭氧水已逐渐成为家庭中各式高层次洗涤所使用的洗涤水。为改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加装臭氧产生器的水龙头结构,中国台湾第1312045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包括相连接的一水龙头及一臭氧产生器,其中水龙头的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一导气管,且出水管及导气管的端部安装有一混合出水头,因此于水流出的同时,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可通过导气管而传输至出水端混合装置,进一步混合入水流中以形成臭氧水排出。然而,在长期使用下现有的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具有以下的缺点:第一,该结构在不影响正常出水量的情况下,导气管的孔径受到限制,当出水量达5公升时,吸入的臭氧气体量仅有0.8公升,水与臭氧的混合比例约为5:0.8,无法有效地混合形成浓度较高的臭氧水,或无法混合形成高杀菌力的臭氧水(臭氧于水中的溶解度关乎于臭氧水的杀菌力的强弱)。第二,该出水端混合装置的结构由外部水流引起中心部位的负压,使导气管得以吸入臭氧气体进行混合,但该结构设计容易造成水流朝中心部位回流而注入导气管,造成导气管内部积水,阻断臭氧输出而引发故障;虽然在该混合出水头结构设有止逆结构可解决上述导气管内部积水问题,仍容易因为存在有水垢而失去作用。因此,本创作人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改良设计,经多方探讨、多次的试作及改良修正后,乃制作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结合臭氧的水龙头因为其内的臭氧传输受阻,气水混合比偏低,而无法稳定且有效地供给高杀菌力的臭氧水,以及因为出水端混合装置的结构设计,易产生水朝向中心回流的问题,造成导气管积水而引发故障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包括一水龙头、一臭氧产生器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该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该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该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具有一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引气孔道,用以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且该负压可于该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包括一中空本体、一承载体及一起波器,该中空本体为一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环侧壁所构成,该底壁进一步向上延伸形成一进水接头,该环侧壁的内缘凹入形成一环形沟槽,该引气孔道由该底壁向下延伸并穿越部分该环侧壁至该环形沟槽,该承载体固定结合于该中空本体内且具有多个与该环形沟槽相对应的通孔,该起波器卡掣于该承载体内且具有一对应于所述多个通孔的一中空进气结构。其中,该水龙头还包括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气管,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向上延伸形成与该引气孔道相对应的一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一端连接于该进气接头,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相连通。其中,该臭氧产生器的出气端通过一气体导管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其中,该气体导管的末端进一步设有一出气接头。其中,该中空本体的底壁具有靠近中央的一内端部及靠近边缘的一外端部,该进水接头设置于该内端部上,该进气接头设置于该外端部上。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密封环,该密封环设置于该承载体与该中空本体的环侧壁之间。其中,该密封环嵌设于该环侧壁的内缘且位于该环形沟槽的下方。其中,该混合出水结构还包括一止水垫圈,该止水垫圈卡掣于该起波器上且与该中空本体的底壁的内缘相抵接。其中,该管体为一金属管体或一玻璃管体。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臭氧水供给装置可通过水流在内而臭氧在外的传输设计,使臭氧于传输时不会受到水流的限制而影响孔径,从而可以稳定且输入较多的臭氧,当出水量为5公升时,吸入的臭氧气体量可达到4公升,水与臭氧的混合比例约为5:4,大幅增加臭氧的溶解度,以生成具一定浓度的臭氧水;再者,导水管在内,臭氧传输在外的设计,其原理与市面上长久以来使用的水龙头结构相同,此为水龙头起波器的正常供气原理,若非出水端滤网被严重堵塞,极少发生水逆流的问题,大幅降低发生故障的机率。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举例并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进一步的解释。【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分解图。图3A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形式的混合出水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100a、IOOb臭氧水供给装置I 水龙头IlUla 管体111出水端112进水端12 导水管13 气体通道14 冷热水开关把手15 阀心16 热水管17 冷水管18 导气管2 臭氧产生器21 气体导管22 出气接头3、3a混合出水装置31 中空本体311 底壁3111 内端部3112 外端部312环侧壁313进水接头314环形沟槽315引气孔道316进气接头32 起波器321中空进气结构33 承载体331 通孔34密封环35止水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由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具体结构特征而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请参阅图1,其显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臭氧水供给装置100包括一水龙头1、一臭氧产生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水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龙头,包含有一管体及一穿设于该管体的导水管,其中该管体具有一出水端,该管体的内部与该导水管之间形成有一气体通道;一臭氧产生器,具有一出气端,该出气端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以及一混合出水结构,装设于该管体的出水端并与该导水管相连接,该混合出水结构具有与该气体通道相连通的一引气孔道,用以于水流通过时产生负压,且该负压可于该引气孔道处引起吸力以吸入该臭氧产生器所制造的臭氧,使臭氧进一步混入水流中生成臭氧水而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昌陈世朋邱俊龙黄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