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409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由手柄、外壳轴向移动装置、外壳、内底座、定位装置、主轴、螺丝、拨叉、底片依次装配组成,其特征是:外壳轴向移动装置由设置在手柄上的方形截面轴、手柄垫圈、外弹簧和限位孔组成,限位孔是外壳上设置的圆柱体中心开有的内末端有径向向内圆环状凸起的圆孔。定位装置由轴垫圈、内弹簧和内底座上的圆环台组成。安装好的把手可以方便地利用外弹簧的弹性,将外壳脱离出底座并偏转一个角度以方便将把手安装到所使用的部位,或从安装处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把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内弹簧、轴垫圈上的圆弧起伏面、以及内底座上的轴向圆弧起伏面将手柄转动需要的定位装置设置在轴向。(*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由手柄、外壳轴向移动装置、外壳、内底座、定位装置、主轴、螺丝、拨叉、底片依次装配组成,其特征是:外壳轴向移动装置由设置在手柄上的方形截面轴、手柄垫圈、外弹簧和限位孔组成,限位孔是外壳上设置的圆柱体中心开有的内末端有径向向内圆环状凸起的圆孔。定位装置由轴垫圈、内弹簧和内底座上的圆环台组成。安装好的把手可以方便地利用外弹簧的弹性,将外壳脱离出底座并偏转一个角度以方便将把手安装到所使用的部位,或从安装处拆卸下来。本技术提供的把手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内弹簧、轴垫圈上的圆弧起伏面、以及内底座上的轴向圆弧起伏面将手柄转动需要的定位装置设置在轴向。【专利说明】—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特别是一种设置了外壳轴向移动装置的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窗户或门单元的的把手已经有很多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室外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和室内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2类,最广泛使用的是已知的克里莫把手。克里莫把手包括通常为菱形或带有圆形边缘的把手本体,从该把手本体上一侧突出的移动或转动的手柄,并在另一侧设计有突出的操作窗户或门单元的部件。根据克里莫把手的多样化派生出一系列形式,各种形式各有优缺点,我国专利号为200510084611.X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公开了由手柄、外壳、内底座、主轴、底片、拨叉组成的把手,其设计特点是手柄上设有方形横截面的孔、方形横截面孔的两侧开有缺口、主轴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连接轴、利用螺丝将主轴的方形横截面的轴固定在手柄上,达到手柄控制主轴旋转的目的,该专利技术的手柄旋转定位装置设置在主轴的径向。我国专利号为200510116365.1的专利技术专利《门窗把手》,公开了由手柄、底座,主轴、底片、拨叉组成的把手,其技术特征是,定位主轴旋转角度的定位装置作用在径向,定位弹簧是板型弹簧。现有技术的窗户或单元门把手,要么是没有外壳,导致将把手固定在窗户上的螺丝裸露而影响美观,如200510116365.1专利技术专利的这种类型;要么是设计有外壳,能掩盖固定把手的螺丝,却带来手柄只能通过螺丝固定到把手上、零部件增加、安装繁琐的缺点,如200510084611.X专利技术专利这种类型。现有技术的窗户或门单元把手尚没有一种在安装、拆卸把手时,不需要先拆除把手手柄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做到安装、拆卸窗户或门单元把手时,不需要先拆除把手手柄、简化把手结构,将手柄、主轴旋转角度定位机构作用位置改在轴向、减少零部件。为了解决前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手柄、外壳、内底座、主轴、拨叉、底片和定位装置组成的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其特征是:还包括外壳的轴向移动装置,所述手柄上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轴,所述轴向移动装置由手柄上的方形横截面的轴、外弹簧、手柄垫圈和外壳上设置的限位孔组成,所述外壳上设有柱状体,该柱状体的中心开有轴向贯穿的圆孔,即构成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末端有径向的向内的凸起,所述外弹簧安装在凸起和手柄垫圈之间,所述定位装置由轴垫圈、内弹簧和设置在内底座上的圆环台组成,所述轴垫圈中心开有方形孔,所述轴垫圈的端面一端是平面、另一端是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所述内底座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中心开有轴向贯穿的圆孔,该圆孔在轴向分为直径大小不等的两部分,近外壳一端的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孔径,孔径之差部分构成圆环台,所述圆环台的台面为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与轴垫圈上的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相向,并能相互啮合,所述内底座可以套入外壳之内,所述手柄上的方形横截面的轴的端面开有螺孔,所述定位装置设在内底座内,所述外壳轴向移动装置设置在外壳上的限位孔内,所述主轴用螺丝固定在手柄的方形横截面的轴的端面上,对顺次套在手柄的方形横截面的轴上的轴垫圈、外弹簧、外壳、内底座、轴垫圈、内弹簧以轴向限位,所述底片将拨叉定位于内底座上,所述主轴在径向是传动齿,所述拨叉上设有齿条,由主轴的传动齿驱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装配图图3是图1实施例的外壳剖面放大图图4是图1实施例安装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的内底座剖面放大图图中:1、手柄,2、轴垫圈,3、夕卜弹簧,4、夕卜壳,5、内底座,6、轴垫圈,7、内弹簧,8、主轴,9、螺丝,10、拨叉,11、底片,12、凸起,13、圆环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如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例:一种由手柄1、外壳4、内底座5、主轴8、拨叉10、底片11和定位装置组成的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其特征是:还包括外壳4的轴向移动装置,所述手柄I上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轴,所述轴向移动装置由手柄I上的方形横截面的轴、外弹簧3、手柄垫圈2和外壳4上设置的限位孔组成,所述外壳4上设有柱状体,该柱状体的中心开有轴向贯穿的圆孔,即构成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末端有径向的向内的凸起12,所述外弹簧3安装在凸起12和手柄垫圈2之间,所述定位装置由轴垫圈6、内弹簧7和设置在内底座5上的圆环台13组成,所述轴垫圈6中间开有方形孔,所述轴垫圈6的端面一端是平面、另一端是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所述内底座5设置有圆柱体,圆柱体中心开有轴向贯穿的圆孔,该圆孔在轴向分为直径大小不等的两部分,近外壳4 一端的孔径小于另一端的孔径,孔径之差部分构成圆环台13,所述圆环台13的台面为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与轴垫圈6上的轴向圆弧齿状起伏面相向,并能相互啮合,所述内底座5可以套入外壳4之内,所述手柄I上的方形横截面的轴的端面开有螺孔,所述定位装置设在内底座5内,所述外壳轴向移动装置设置在外壳4上的限位孔内,所述主轴8用螺丝9固定在手柄I的方形横截面的轴的端面上,对顺次套在手柄I的方形横截面的轴上的轴垫圈2、外弹簧3、外壳4、内底座5、轴垫圈6、内弹簧7以轴向限位,所述底片11将拨叉10定位于内底座5上,所述主轴8在径向是传动齿,所述拨叉10上设有齿条,由主轴8的传动齿驱动。本技术该实施例的外壳4可以在手柄I的方形横截面轴上在轴向移动,移动到内底座5完全脱出外壳4时,外壳可以旋转。另外一个特点是利用轴垫圈6的巧妙设计和内弹簧配合,将手柄1、主轴8组成控制拨叉10移动的机构的旋转角度定位装置设置在了轴向,减少了把手的零部件。【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兀的把手,由手柄(I)、外壳(4)、内底座(5)、主轴(8)、拨叉(10)、底片(11)和定位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外壳(4)的轴向移动装置,所述手柄(I)上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是:所述轴向移动装置由手柄(I)上的方形横截面的轴、外弹簧(3)、手柄垫圈(2)和外壳(4)上设置的限位孔组成,所述外壳(4)上设有柱状体,该柱状体的中心开有轴向贯穿的圆孔,即构成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末端有径向的向内的凸起(12),所述外弹簧(3)安装在凸起(12)和手柄垫圈⑵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由轴垫圈(6)、内弹簧(7)和设置在内底座(5)上的圆环台(13)组成,所述轴垫圈(6)中心开有方形孔,所述轴垫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单元的把手,由手柄(1)、外壳(4)、内底座(5)、主轴(8)、拨叉(10)、底片(11)和定位装置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外壳(4)的轴向移动装置,所述手柄(1)上设有方形横截面的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世顺郭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三星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