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胀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5082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胀头组件,其包括胀头固定轴和胀球,胀球通过由胀套和胀头销组成的锁合结构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胀套中空且具有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其周壁的剖沟的插入端;胀头固定轴具有轴向中心孔,中心孔内周壁和弹性片外壁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插入端插入中心孔中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胀套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胀头销具有胀头销帽及胀头销本体,胀头销本体靠端部的周壁和弹性片靠端部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胀头销本体穿过胀球通孔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胀球安装于胀头固定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胀套插入端具备可径向形变能力及卡扣结构可方便地将胀球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提供一种区别于目前的胀球和胀杆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胀头组件,其包括胀头固定轴和胀球,胀球通过由胀套和胀头销组成的锁合结构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胀套中空且具有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其周壁的剖沟的插入端;胀头固定轴具有轴向中心孔,中心孔内周壁和弹性片外壁设置有第一卡扣结构,插入端插入中心孔中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胀套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胀头销具有胀头销帽及胀头销本体,胀头销本体靠端部的周壁和弹性片靠端部内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结构,胀头销本体穿过胀球通孔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胀球安装于胀头固定轴上。本技术利用胀套插入端具备可径向形变能力及卡扣结构可方便地将胀球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提供一种区别于目前的胀球和胀杆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专利说明】一种胀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胀头组件。(二)
技术介绍
胀管过程是通过外力的作用将胀管工具往铜管内部挤压以扩大钢管直径的过程,而胀管工具一般由胀杆及安装在胀杆上且直径大于钢管内径的胀球组成,胀杆与胀球的连接方式目前有两种,一种是焊接,但焊接不利于胀球的更换,因为在胀不同直径型号规格的管子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胀球,或在使用过程中胀球易受损而需要更换。另一种是如在ZL2010102210735中所述的,采用螺纹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胀球更换,文中描述胀头包括胀尖和套装在胀尖上的胀头圈(即胀球),胀尖与前连接杆采用螺纹连接。但螺纹结构连接方式也存在不足,因为胀管过程中所产生的轴向力均由螺纹结构承担,尤其对于胀杆直径尺寸较小的,其螺纹结构易受损,会造成胀球与胀杆的中心轴不对中或螺纹结构失效而滑丝,影响胀管的效果或损坏胀管工具。(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头组件,使胀球与胀杆的连接方式区别于上述两种结构,且结构简单易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胀头组件,包括胀头固定轴和胀球,胀球其中部设有胀球通孔,其特征在于:胀球通过锁合结构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胀套和胀头销;所述胀套为中空圆筒形结构且具有插入端,插入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其周壁的剖沟将插入端分成若干周向排列的可径向形变的弹性片;所述胀头固定轴一端设有轴向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周壁和弹性片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插入端插入所述中心孔中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胀套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所述胀头销具有胀头销帽及与胀头销帽相连的胀头销本体,胀头销本体靠端部的周壁和弹性片靠端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胀头销本体穿过胀球通孔后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胀球安装于胀头固定轴上,胀头销帽顶抵胀球的前端面。本技术利用卡扣结构和胀套的插入端具备可径向形变能力可方便地将胀球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提供一种区别于目前存在的胀球和胀头固定轴(也可为胀杆)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所述第一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弹性片外壁靠端部处为周向的第一滑槽环,设置于所述中心孔孔壁上为可卡入所述第一滑槽环内的周向第一止动凸起环,第一止动凸起环靠中心孔口一边设有倾斜的第一导引部。胀套插入端的端部先经过第一止动凸起环区域时,插入端由于弹性片受第一止动凸起环的挤压作用径向向内收缩而顺利通过该第一止动凸起环区域,当经过该区域后,由弹性片的自身弹性作用回复至原始状态,便可通过第一滑槽环和第一止动凸起环的卡合将胀套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其中设置第一导引部可使胀套的插入端更方便地通过第一止动凸起环区域。所述胀套插入端外壁端部设有倾斜的第二导引部。设置第二导引部也可方便胀套插入端更方便地进入胀头固定轴的中心孔中。所述第一滑槽环将胀套的插入端分隔成远离端部的第一环形凸起及位于端部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面贴合。通过第一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面贴合使胀套与胀头固定轴同轴。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胀头销本体靠端部处为周向的第二滑槽环,设置于所述胀套插入端内壁靠端部为可卡入所述第二滑槽环内的周向第二止动凸起环。胀头销本体进入胀套过程中,先依靠胀头销本体将插入端的弹性片径向向外撑开以方便其进入,当第二止动凸起环卡进所述第二滑槽环,弹性片由自身弹性作用回复至原始状态,胀头销本体便在轴向上被限定下来,与此同时,由于第二止动凸起环卡进所述第二滑槽环导致弹性片不能在径向向内发生弹性形变,故此胀套也无法在胀头销本体脱离之前与胀头固定轴脱离。所述第二止动凸起环与第二滑槽环靠胀头销本体端部一侧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三导引部,且第二环形凸起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面留有间隙,该间隙大于第二止动凸起环脱离第二滑槽环所需的径向距离,胀套与胀头销轴向上相背离时,胀头销本体通过所述第三导引部使弹性片径向向外弹性形变从而使胀头销克服第二卡扣结构作用脱离于胀套。通过设置第三导引部及间隙使弹性片发生形变从而使胀头销本体与胀套在轴向上分离,从而方便更换胀球。所述胀套相对插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胀球间设置有供楔形的工具进入迫使胀头销与胀套在轴向上相背离的第一径向挤压导向部。楔形的工具进入第一径向挤压导向部后其楔形结构可将用很小的径向力转化成很较大的轴向上挤压力,从而轻松地将胀头销本体与胀套在轴向上分离开来。所述胀套相对插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外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孔直径而小于胀头固定轴外直径的胀套帽,所述第一径向挤压导向部设置于胀套帽及胀球之间。胀套设置有胀套帽方便胀套从中心孔中拔出。所述胀头销帽与所述胀球间设置有供楔形的工具进入迫使胀头销与胀套在轴向上相背离的第二径向挤压导向部。楔形的工具进入第二径向挤压导向部后其楔形结构可将用很小的径向力转化成很较大的轴向上挤压力,从而轻松地将胀头销本体与胀套在轴向上分离开来。所述胀头销帽的前端为圆锥形的导向锥面,方便在胀管时胀头组件顺利进入铜管中进行胀管。(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剖视图(该图中胀套不具有胀套帽);图4是本技术在胀管时进入铜管的一个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胀管后从铜管退出的一个剖视示意图;图6是楔形的工具进入第一径向挤压导向部迫使胀头销与胀套在轴向上相背离、插入端发生径向向外弹性形变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楔形的工具进入第二径向挤压导向部迫使胀头销与胀套在轴向上相背离、插入端发生径向向外弹性形变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5中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胀头固定轴;11-中心孔;11-10第一止动凸起环;11_11第一导引部;11_12第四导向部;20-胀球;21-胀球通孔;22_胀球的前端面;30-胀套;31-插入端;31_1剖沟;31_2第一滑槽环;31_3第二导引部;31_4第一环形凸起;31-5第二环形凸起;31-6第二止动凸起环;31-6-1第三导引部;31-胀套帽;32-1第一径向挤压导向部40-胀头销41-胀头销帽;42-胀头销本体;42_1第二滑槽环;50-楔形的工具。(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胀头组件,包括胀头固定轴10和胀球20,胀球20通过锁合结构安装在胀头固定轴10上,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胀套30和胀头销40。所述胀球20其中部设有胀球通孔21。所述胀套30为中空圆筒形结构且具有插入端31,插入端31沿其轴向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胀头组件,包括胀头固定轴和胀球,胀球其中部设有胀球通孔,其特征在于:胀球通过锁合结构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所述锁合结构包括胀套和胀头销;所述胀套为中空圆筒形结构且具有插入端,插入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其周壁的剖沟将插入端分成若干周向排列的可径向形变的弹性片;所述胀头固定轴一端设有轴向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周壁和弹性片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插入端插入所述中心孔中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胀套安装在胀头固定轴上;所述胀头销具有胀头销帽及与胀头销帽相连的胀头销本体,胀头销本体靠端部的周壁和弹性片靠端部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卡扣结构,胀头销本体穿过胀球通孔后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胀球安装于胀头固定轴上,胀头销帽顶抵胀球的前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