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49475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9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包括煲身、煲盖,在所述煲盖上固定有盖耳,盖耳具有置于煲盖上方的提手段,在提手段上开有用于放置汤勺的定位孔。在盖耳上设计有定位孔的结构,汤勺能通过定位孔随手放在盖耳上。这样不仅解决了汤勺的方便放置问题,还会因汤勺自身重力变为对煲盖施加的压力,让煲盖与煲间产生微压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是一种煲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厨具市场上的配件(盖耳)都比较注重外观和手感,而具有结构或功能性的比较小。平时煲汤或煮粥时搅拌完后,汤勺总不能随手摆放。如何解决汤勺的放置并有效利用和让盖耳具有功能性成为本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使用煲的过程中,汤勺需要单独放置到煲的旁侧,使用汤勺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包括煲身、煲盖,在所述煲盖上固定有盖耳,盖耳具有置于煲盖上方的提手段,在提手段上开有用于放置汤勺的定位孔。在盖耳上设计有定位孔的结构,汤勺能通过定位孔随手放在盖耳上。这样不仅解决了汤勺的方便放置问题,还会因汤勺自身重力变为对煲盖施加的压力,让煲盖与煲间产生微压效果。所述定位孔为条形,盖耳具有固定在煲盖表面的固定端,所述提手段与固定端之间形成有折弯的坡度,所述定位孔内壁两端形成有方便汤勺柄位放置的U形截面。U形截面的设计,更方便汤勺柄位的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定位孔的设置,在使用煲的过程中,方便了汤勺的放置,同时使得煲盖与煲之间产生微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盖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包括煲身1、煲盖2,在煲盖2上固定有盖耳3,盖耳3具有置于煲盖2上方的提手段31,在提手段31上开有用于放置汤勺4的定位孔32。定位孔32为条形,盖耳3具有固定在煲盖2表面的固定端33,提手段31与固定端33之间形成有折弯的坡度,定位孔32内壁两端形成有方便汤勺4柄位放置的U形截面,汤勺4的柄位可以很好的置于定位孔32中,不管汤勺4的哪种形状,只要比盖耳3上的定位孔32的宽度小,都可以安稳地放在盖耳3上。盖耳3与盖B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成一个整体,煲盖2盖在煲身I上。汤勺4置于盖耳3上,被盖耳3所支撑。汤勺4自身所带的重力,会与盖耳3、煲盖2的重力相叠加,形成对煲身I的压力,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煲的微压效果。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包括煲身(1)、煲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煲盖(2)上固定有盖耳(3),盖耳(3)具有置于煲盖(2)上方的提手段(31),在提手段(31)上开有用于放置汤勺(4)的定位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盖耳定位孔的煲结构,包括煲身(I)、煲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煲盖(2)上固定有盖耳(3),盖耳(3)具有置于煲盖(2)上方的提手段(31),在提手段(31)上开有用于放置汤勺(4)的定位孔(32)。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耀黎健泉黄镇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