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4298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8 19:33
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的组合物,它由基础油74.5~78.5%、稠化剂16~20%、聚异丁烯1%、二氧化钛0.5%、抗氧剂1%、极压抗磨剂3%、防锈剂0.5‰质量百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抗分油能力、抗摩擦性能、低温启动性能、防锈性能和优良的粘附性能,完全能够适用于乘用车的飞轮部位的润滑。该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对使用部位具有优良的润滑、减摩和降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的组合物,它由基础油74.5~78.5%、稠化剂16~20%、聚异丁烯1%、二氧化钛0.5%、抗氧剂1%、极压抗磨剂3%、防锈剂0.5‰质量百分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抗分油能力、抗摩擦性能、低温启动性能、防锈性能和优良的粘附性能,完全能够适用于乘用车的飞轮部位的润滑。该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对使用部位具有优良的润滑、减摩和降震作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脂
,特别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双质量飞轮(DMFW, double mass flywheel)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汽车上出现的新配置。是将一个飞轮分成初级质量和次级质量两个部分,由弹簧减振器连接为一个整体。与单质量飞轮相比,双质量飞轮增加飞轮两级质量之间的弹性缓冲转角,更好地发挥隔振和减振作用,降低发动机至变速器之间的固有频率,使共振转速限制在怠速转速以下,避免在发动机运行的转速范围内发生共振。双质量飞轮的初级质量保留在发动机一侧,起到原来飞轮的作用,次级质量放置在变速器一侧,提高变速器的转动惯量。两部分之间有一个装在环型油腔内的弹簧减振器,将两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弹簧减振器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减摩,润滑脂就放在弹簧沟槽中,对弹簧和滑动壳体之间的接触处进行润滑,同时增加了一定的阻尼性。由于国内双质量飞轮正处在开发阶段,因此还没有相应 成熟的润滑脂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温性能优良、抗离心分油、高温粘附性好、抗磨性能优异的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其组份和质量百分比如下:基础油74.5~78.5%,稠化剂16~20%,聚异丁烯1%,二氧化钛0.5% 抗氧剂1%,极压抗磨剂3%,防锈剂0.5%o。所述基础油为合成基础油。基础油40°C运动粘度为(360~400) mm2/s。所述稠化剂选用12-羟基硬脂酸锂和壬二酸锂或癸二酸锂。所述抗氧剂主要选自高分子酚类、二异辛基二苯胺。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硫代磷酸三苯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所述防锈剂是苯并三氮唑。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I)将12-羟硬脂酸、壬二酸或癸二酸和占总量1/3的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加热至90 ~100。。;(2)按照脂肪酸的量计算出碱用量,将计量的碱投入碱罐后用5倍的水溶解,加热至80~90°C,配制成碱溶液;(3)反应釜内温度在90~100°C时,将(2)步配制好的碱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所有阀门,升温升压,升压至0.5~0.6MPa,升温至120~130°C开始恒温恒压160~180分钟;(4)恒温结束后开始升温泄压,泄压至常压,泄压后温度不高于140°C ;(5)泄压至常压,在130~140°C时加入聚异丁烯和二氧化钛后,恒温一小时;(6)恒温结束后,继续加热升温,反应釜内物料升温至200~210°C,恒温10分钟后自然冷却;(7)冷却至150~160°C时,加入抗氧剂,在冷却至80°C时加入极压抗磨剂和防锈剂,加入剩余的基础油调稠,经过剪切、过滤、脱气后制备为润滑脂。本专利技术的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经过台架和行车验证,证明该产品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抗分油能力、抗摩擦性能、低温启动性能、防锈性能和优良的粘附性能。该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对使用部位具有优良的润滑、减摩和降震作用。能够完全满足双质量飞轮部位的使用要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基础油74.5%,稠化剂20%,聚异丁烯1%,二氧化钛0.5%抗氧剂1%,极压抗磨剂3%,防锈剂0.5%0。将400克12-羟基硬脂酸、100克壬二酸和700克PA0(40°C粘度为400mm2/s)加入反应釜,加热至90~100°C,将102克氢氧化锂用五倍水溶解配制成碱溶液。在反应釜90°C时加入碱液,关闭反应釜所有阀门,升温升压,升压至0.5~0.6MPa,升温至120~130°C开始恒温恒压160~180分钟。恒温结束后开始升温泄压,泄压至常压,在130~140°C时加A 25克聚异丁烯和12.5克二氧化钛,恒温一小时,以达到复合共结晶的目的。恒温结束后,继续加热升温,物料升温至200~210°C,恒温10分钟后自然冷却,冷却至150~160°C时,加入12.5克液体高分子酚类和12.5克二异辛基二苯胺,在冷却至80°C时加入25克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50g克硫代磷酸三苯酯和1.25克苯并三氮唑,加入1300克基础油调稠,经过剪切、过滤、脱气后制备为润滑脂。产品的性能指标见表1。【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其组份和质量百分比如下:基础油74.5~78.5%,稠化剂16~20%,聚异丁烯1%,二氧化钛0.5% 抗氧剂1%,极压抗磨剂3%,防锈剂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脂,其特征是基础油为合成基础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润滑脂,其特征是基础油40°C运动粘度为360~400mm2/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是稠化剂选用12-羟基硬脂酸锂和壬二酸锂或癸二酸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是抗氧剂主要选自高分子酚类、二异辛基二苯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是极压抗磨剂选自硫代磷酸三苯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特征是防锈剂是苯并三氮唑。8.权利要求1的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12-羟硬脂酸、壬二酸或癸二酸和占总量1/3的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加热至90~IOO0C ; (2)按照脂肪酸的量计算出碱用量,将计量的碱投入碱罐后用5倍的水溶解,加热至80~90°C,配制成碱溶液; (3)反应釜内温度在90~100°C时,将⑵步配制好的碱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关闭反应釜所有阀门,升温升压,升压至0.5~0.6MPa,升温至120~130°C开始恒温恒压160~180分钟; (4)恒温结束后开始升温泄压,泄压至常压,泄压后温度不高于140°C; (5)泄压至常压,在130~140°C时加入聚异丁烯和二氧化钛恒温一小时; (6)恒温结束后,继续加热升温,反应釜内物料升温至200~210°C,恒温10分钟后自然冷却; (7)冷却至150~160°C时,加入抗氧剂,在冷却至80°C时加入极压抗磨剂和防锈剂,加入剩余的基础油调稠,经过剪切、过滤、脱气后制备为润滑脂。【文档编号】C10M169/00GK103497807SQ201310385358【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专利技术者】石俊峰, 康军, 冯强, 高艳青, 吴宝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质量飞轮专用润滑脂,其组份和质量百分比如下:FDA000037433988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俊峰康军冯强高艳青吴宝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