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3355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通过增加由CPU主控模块控制的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克服了原有加热装置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状态不易控制改变的缺陷,使得现有产品能数字化控制工作频率以及电压、电流的设定;同时,由于本装置的数字方式工作电流、频率均可设置,方便PID控制,没有频繁启动/停止,可实现精确控温,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增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通过增加由CPU主控模块控制的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克服了原有加热装置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状态不易控制改变的缺陷,使得现有产品能数字化控制工作频率以及电压、电流的设定;同时,由于本装置的数字方式工作电流、频率均可设置,方便PID控制,没有频繁启动/停止,可实现精确控温,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增加。【专利说明】自动调频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大功率元件IGBT问世以来,大功率节能技术日新月异。电磁加热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了很多进展。电磁加热和传统电热圈加热有很大的优势:传统电热圈加热热传导/转换利用率低,一般不超过35%?50%,而电磁加热电热热传导/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电热圈使用功率一般为生产所需的两倍以上,电能浪费严重,而电磁加热所用功率与生产需求匹配,热惯性小,节能效果显著,节能率一般在40%?80%左右,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电热圈损坏率高,寿命短,需定期更换,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而电磁线圈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寿命长,无需检修,无维护更换成本。电磁加热原理一般采用锁相环和SG3525脉冲驱动配合,控制IGBT通/断,反馈相位跟踪,实现对象的加热,这是目前主流的电磁加热技术,为模拟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工作频率无法调节、控制,完全由反馈经锁相环比较决定,无法实现功率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流的电磁加热技术为模拟方式,存在着主要缺陷为工作频率无法调节、控制,且完全由反馈经锁相环比较决定,无法实现功率的调节。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采用CPU主控模块直接控制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将反馈变压器反馈值变为脉冲送入CPU处理器,根据锁相环原理,建立一阶锁相控制数学模型,计算环路谐振频率,实现频率自动跟踪,并以固定角度(8?15度)偏高于环路谐振频率,使锁相环路绝对工作在安全负载特性上。优选地,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包括IGBT递变单元以及加热单元,所述IGBT递变单元与加热单元连接,其中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内置若干电容。优选地,装置还包括人机界面显示模块以及反馈变压器,所述人机界面显示模块和反馈变压器分别连接CPU主控模块。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一端通过电容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丰吴块。优选地,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包括的双路IGBT递变单元组成了双路驱动缓冲单元,驱动缓冲避免了通/断电流冲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通过增加由CPU主控模块控制的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克服了原有加热装置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状态不易控制改变的缺陷,使得现有产品能数字化控制工作频率以及电压、电流的设定;同时,由于本装置的数字方式工作电流、频率均可设置,方便PID控制,没有频繁启动/停止,可实现精确控温,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增加。【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技术。请参照附图1-2,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1,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I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装置还包括人机界面显示模块3以及反馈变压器4,所述人机界面显示模块3和反馈变压器4分别连接CPU主控模块1,采用CPU主控模块I直接控制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将反馈变压器4反馈值变为脉冲送入CPU处理器,根据锁相环原理,建立一阶锁相控制数学模型,计算环路谐振频率,实现频率自动跟踪,并以固定角度(8?15度)偏高于环路谐振频率,使锁相环路绝对工作在安全负载特性上;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包括IGBT递变单元5以及加热单元6,所述IGBT递变单元5与加热单元6连接,其中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内置若干电容7 ;所述加热单元6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一端通过电容7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 ;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包括的双路IGBT递变单元5组成了双路驱动缓冲单元,驱动缓冲避免了通/断电流冲击。本技术的自动调频加热装置,通过数字采样、状态显示以及装置工作状态设定基本原理实现,其中,数字采样包括电流、电压、IGBT温度通过高速CPU模拟量入处理功能,采样进入CPU处理器,采样时间为2US ;状态显示包括电流、电压、IGBT温度、加热对象温度、工作频率、工作状态(启动/停止);工作状态设定包括(a)可设定内容:恒流电流、加热对象温度、工作频率,工作时间、温度回差值以及锁定密码,(b)可数字整定保护内容:保护电流、保护IGBT温度、保护电压以及短路电流(最终保护)等。综合上述本技术的结构以及原理可知,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通过增加由CPU主控模块控制的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克服了原有加热装置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状态不易控制改变的缺陷,使得现有产品能数字化控制工作频率以及电压、电流的设定;同时,由于本装置的数字方式工作电流、频率均可设置,方便PID控制,没有频繁启动/停止,可实现精确控温,使得产品使用寿命增加。同时,本产品试生产半年,批量一年多,为社会节约了大量的能源,积累了当今世界最前沿的节电技术与应用实践经验,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电能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应用在注塑机、造粒机、拉管机、拉丝机、吹膜机、塑料再生机等塑料机械、食品机械、电磁热水器等市场,节能环保效益极大。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调频加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频加热装置,包括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以及CPU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通过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驱动,所述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通过驱动开关连接标准桥式串联谐振模块,所述CPU主控模块控制连接脉冲隔离驱动电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永凑徐建春刘秋燕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瑞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