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义芳专利>正文

一种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329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特指一种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先将热固类塑料放入一母模与一公模间加热并加压,使塑料成型为一半成品;(2)然后开模且随即将一底部设有一热贴黏合剂层的显像饰材放到该半成品上,令具有热贴黏合剂层的一面贴置在高温之半成品表面;(3)随后令一温度相对较低于显像饰材熔融温度的压模向下轻压后离开,这样就在刚开模的高温下利用热贴黏合剂层将该显像饰材平贴黏结在高温的半成品上并与其结合成型,成为一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妥善地在解决在热固类塑胶物品的成型温度下,热固类塑胶物品表面结合成型有表面为热塑性材料层的显像饰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在热固类物品表面一体复合有显像饰材之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碗、盘……等塑胶物品的美观性,有的厂商会在塑胶物品表面贴覆一层2D或3D显像饰材,如图1所示为一般习知的显像饰材11,该显像饰材11主要是在一薄板上的相同位置排列印刷有不同图样,或在相邻位置重叠印刷有相同图样,并在此薄板上设有透明齿板,用以透过光线不同角度的折射,显现出2D或3D的影像效果。至于如何妥善地将显像饰材复合在塑胶物品上,是厂商急须努力的目标。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人前已提出的公告号为504470的台湾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塑胶物品表面2D或3D显像饰材一体成型的方法,该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的(1)先在显像饰材11的透明齿板表面涂布覆盖一层保护层12,干后定型在显像饰材11上。该保护层12能保护齿板表面的齿状构造,以避免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受到高温及压力的破坏;(2)然后将该显像饰材11放在一母模13上,且让该保护层12靠向母模13的一内壁面,该母模13具有多个分别内外贯通的气孔131。再利用一抽气泵14将母模13中的气体,经由该气孔131与一气室15向外抽出,使得显像饰材11被吸附而贴靠在母模13的内壁面上;(3)然后将一公模16对应进入母模13中闭合,令融熔的塑胶原料17充填在公模16与母模13间,使塑胶固化的同时与显像饰材11一体结合成型;(4)开模后,将成型物品取出,再将保护层12撕离,以完成一表面设有显像饰材之塑胶物品18的制造,如图3所示。上述成型方法,是在塑胶物品射出成型的同时,在其表面一体复合有显像饰材之成型的方法,确能妥善地在塑胶物品表面一体成型显像饰材。而除了射出成型法之外,目前厂商在制造一般美耐皿等热固类塑胶碗、盘时,亦广泛采用压缩模制法或传递模制法来成型,就压缩模制法为例来简要说明热固类物品的成型方法,其是将一塑料放在一母模上,并将一公模对应盖合在母模上且挤压该塑料,以利用公、母模高温及高压作用,使塑料塑化硬固,由此可知公、母模在成型热固类物品的过程中,一定是处在高温的状态下,若是应用上述习知成型方法,将显像饰材11的热塑性表面事先贴靠在母模上,或者在热固类物品成型时随即开模,并于放入显像饰材11之后再闭模,使得显像饰材11的热塑性表面被高热公模压抵,此时,该显像饰材11的热塑性表面的齿状构造将会被高温热熔而受到破坏,因此上述显像饰材的结合成型方式难以直接应用在制造热固类物品的压缩模制法或传递模制法上,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继公告号为504470的台湾专利公告后,更精益求精,构思将显像饰材与热固类物品有效结合成型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专用于热固类物品的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的(1)先将一定量的热固类塑料放入一母模与一公模间加热并加压,该模具以预定加热温度加热一段预定时间后,使塑料硬化成型为一半成品;(2)然后开模且令公模离开母模,在该半成品仍处于开模温度下随即将一底部设有一热贴黏合剂层的显像饰材置放到该半成品上,使设有热贴黏合剂层的一面贴置在半成品的表面上;(3)瞬即,令一温度相对较低于显像饰材的熔融温度的压模向下轻压后离开,这样就在刚开模的高温下利用热贴黏合剂层将该显像饰材平贴黏结在高温的半成品上并与其结合成型,成为一成品;(4)最后将成品取出母模。上述步骤(3)中,该压模具有一设在一底侧之挠性压板,用于将该显像饰材压贴在该半成品上。上述步骤(1)中,该公模具有一由底部向下凸设的一面积较小的凸出部,用以相对成型出在表面形成一向下凹陷之凹槽的半成品,而在上述步骤(2)中,该显像饰材也会对应嵌合放置在该凹槽中,在上述步骤(3)中,再利用面积与半成品表面相同大小的压模,压抵该半成品表面与显像饰材,使得与显像饰材结合的成品能具有平整的表面。上述步骤(3)中,该压模之温度为常温。而本专利技术也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将一定量的热固类塑料放入一母模与一公模间加热并加压,该模具以预定加热温度加热一段预定时间后,使塑料硬化成型为一半成品;(2)开模后,将该半成品取出放在一平台上定位,并在该半成品仍处于开模温度下随即将一底部设有一热贴黏合剂层的显像饰材置放到该半成品上,使设有热贴黏合剂层的一面贴叠置在该半成品的表面;(3)瞬即,令一温度相对较低于显像饰材熔融温度的压模向下轻压后离开,这样就在刚开模的高温下利用热贴黏合剂层将该显像饰材平贴黏结在高温半成品上并与其结合成型,成为一成品;(4)最后,将成品取离该平台。上述步骤(3)中,该压模具有一设在一底侧之挠性压板,用于将该显像饰材压贴在该半成品上。上述步骤(1)中,该公模具有一由底部向下凸设一面积较小的凸出部,用以相对成型出在表面形成一向下凹陷之凹槽的半成品,而在上述步骤(2)中,该显像饰材对应嵌合放置在该凹槽中,续在上述步骤(3)中,再利用压模面积与半成品表面面积相同的压模,压抵该半成品表面与显像饰材,使得与显像饰材结合之成品能具有平整的表面。上述步骤(3)中,该压模之温度为常温。本专利技术之功效在于,能妥善地在解决在热固类塑胶物品的成型温度下,热固类塑胶物品表面结合成型有表面为热塑性材料层的显像饰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显像饰材的立体图;图2是一种习知塑胶物品表面2D或3D显像饰材一体成型的方法之一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种表面成型有显像饰材之塑胶物品之一立体示意图,说明正在将一保护层撕离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方块图;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分剖视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图8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方块图;图9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结合方法之一模具装置的一剖视示意图,说明成型出一热固类半成品后开模的状态;图10是以图9之模具装置成型出之热固类物品结合一显像饰材的一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之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的一结合过程示意图,说明利用一压模将一显像饰材压合在一杯状半成品上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4及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在本实施例中是利用一模具装置2来成型制造,该模具装置2包括一母模21、一对应位在母模21上方的公模22,及一位在公模22旁侧的压模23。该公、母模22、21是采用压缩模制法的模具,且能被驱动而在一压合的闭模位置与一分离的开模位置间移动,在该公、母模22、21中分别设有加热装置(图未示)。而该压模23之一底侧设有一挠性压板231,在本实施例中该压板231是由矽胶材料制成。当然,本专利技术也可采用传递模制法之公、母模来成型制造,在此不再详细说明。为能够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以下以本专利技术如何成型出一餐盘为例来说明,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秤好定量的粉状或粒状塑料31预形成团状或饼状,另在显像饰材4之底部布设一热贴黏合剂层5(见图6)。在本实施例中塑料31是选用具热固性的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氦胺树脂俗称美耐皿,为三聚氰胺与甲醛缩合而成。而预形是事先在一器具中将塑料预热或预压成预定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固类物品表面显像饰材结合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先将热固类塑料放入一母模与一公模间加热并加压,该模具以预定加热温度加热一段预定时间后,使塑料硬化成型为一半成品;(2)然后开模,且令公模离开母模 ,在该半成品仍处于开模温度下随即将一底部设有一热贴黏合剂层的显像饰材置放到该半成品上,使设有热贴黏合剂层的一面贴置在半成品的表面上;(3)随后,令一温度相对较低于显像饰材的熔融温度的压模向下轻压后离开,这样就在刚开模的高温下利用热贴 黏合剂层将该显像饰材平贴黏结在高温半成品上并与其结合成型,成为一成品;(4)最后将成品取出母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义芳郭明仁郭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郭义芳郭明仁郭明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