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3281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船舶锅炉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它包括可封堵上锅筒管子并可注入一定压力水的上锅筒诊断工具和可与上锅筒诊断工具配合封堵下锅筒对应管子的下锅筒诊断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专用的工具,将待诊断的锅炉管子进行封堵,通过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观测水压的变化从而快速查出锅炉泄露的管子,该工具实现了船舶锅炉管子快速诊断的机械化作业,增强了船舶锅炉快速起动能力,缩短了锅炉维护时间,提升了装备自修保障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船舶锅炉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它包括可封堵上锅筒管子并可注入一定压力水的上锅筒诊断工具和可与上锅筒诊断工具配合封堵下锅筒对应管子的下锅筒诊断工具。本技术通过设计专用的工具,将待诊断的锅炉管子进行封堵,通过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观测水压的变化从而快速查出锅炉泄露的管子,该工具实现了船舶锅炉管子快速诊断的机械化作业,增强了船舶锅炉快速起动能力,缩短了锅炉维护时间,提升了装备自修保障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专利说明】—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
本技术属于船舶锅炉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
技术介绍
蒸汽动力船舶上有多台A型锅炉和B型锅炉。由于结构和材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锅炉管子经常提前破管,频繁堵管。运行中锅炉管一旦发生泄漏就必须停炉,船舶就必须降速航行,尽可能在小范围和短时间内完成故障排查,迅速恢复船舶动力。现有锅炉管子诊断操作仅凭管理人员经验,无专用工具,管子诊断时在大致的位置逐根进行查找,效率低,时间长,准确率不高,有时在锅炉恢复运行后还是漏,不得不再次查找。若在船舶航行时锅炉破管,急需恢复锅炉运行状态,必须在排放完炉水的高温情况下对锅炉进行强制风冷,导致锅炉产生热应力破坏,查找时每根管子排出的水都聚集在下锅筒,以致下锅筒内积水多,人员要躺在筒内水里作业5-8个小时,对身体伤害极大。因此,急需一套专用的管子诊断工具。为了提高锅炉管子诊断作业的快速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要求管子诊断专用工具必须解决以下主要问题:(1)、查管必须迅速、准确;(2)、人员操作必须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它能够保证工作人员方便、快速、准确地查出漏泄的管子。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包括可封堵上锅筒管子并可注入一定压力水的上锅筒诊断工具和可与上锅筒诊断工具配合封堵下锅筒对应管子的下锅筒诊断工具。进一步地,所述上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一撑杆连接套、连接在第一撑杆连接套上的第一送气管和送水管;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上端内部设有与第一送气管连通的第一空气腔室,下端内部设有与送水管连通的水腔室;所述第一空气腔室上端设有第一气动压紧装置,所述水腔室底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使锅筒管与水腔室相通的堵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顶部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气动压紧装置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第一套筒端部。对比较大型的锅炉,撑杆连接套长度不够,设置套筒可增大撑杆连接套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送水管端部设有水阀,送水管上在水阀与第一撑杆连接套之间设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底部与堵塞之间设有加长杆,第一撑杆连接套与加长杆之间、加长杆与堵塞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进一步地,堵塞中心沿轴向开有通孔,所述堵塞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进一步地,所述下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二撑杆连接套和连接在第二撑杆连接套中部的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顶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的与堵塞配合的密封塞,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下端内部设有第二空气腔室,第二空气腔室下端设有第二气动压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底部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气动压紧装置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第二套筒端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本技术通过设计专用的工具,将待诊断的锅炉管子进行封堵,通过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观测水压的变化从而快速查出锅炉泄露的管子,该工具实现了船舶锅炉管子快速诊断的机械化作业,增强了船舶锅炉快速起动能力,缩短了锅炉维护时间,提升了装备自修保障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锅筒诊断工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带多个堵塞的上锅筒诊断工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锅筒诊断工具封堵锅炉管子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锅筒诊断工具封堵锅炉管子的示意图。其中:1_第一气动压紧装置;2_第一套筒;3_第一空气腔室;4_第一撑杆连接套;5-第一送气管;6_第一启动旋钮;7_水腔室;8_加长杆;9-堵塞;10_送水管;11_压力表;12-水阀;13_密封塞;14-第二撑杆连接套;15-第二送气管;16-第二启动旋钮;17_第二空气腔室;18_第二套筒;19_第二气动压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本技术包括可封堵上锅筒管子并可注入一定压力水的上锅筒诊断工具和可与上锅筒诊断工具配合封堵下锅筒对应管子的下锅筒诊断工具。如图1所示,上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一撑杆连接套4、连接在第一撑杆连接套4上的第一送气管5和送水管10 ;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4上端内部设有与送气管5连通的第一空气腔室3,下端内部设有与送水管10连通的水腔室7 ;所述第一空气腔室3上端设有第一气动压紧装置1,所述水腔室10底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使锅筒管与水腔室相通的堵塞9。第一撑杆连接套4顶部设有第一套筒2,所述第一气动压紧装置I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第一套筒2端部。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4底部与堵塞9之间设有加长杆8,第一撑杆连接套4与加长杆8之间、加长杆8与堵塞9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堵塞中心沿轴向开有通孔,所述堵塞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设置多个堵塞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送水管10端部设有水阀12,送水管10上在水阀12与第一撑杆连接套4之间设有压力表11。如图4所示,下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二撑杆连接套14和连接在第二撑杆连接套14中部的第二送气管15,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14顶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的与堵塞配合的密封塞13,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14下端内部设有第二空气腔室17,第二空气腔室17下端设有第二气动压紧装置19。第二撑杆连接套14底部设有第二套筒18,所述第二气动压紧装置19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第二套筒18端部。所述密封塞13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当锅炉发生漏泄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待汽压降至零后,按要求对锅炉进行各项炉管诊断前的准备工作。利用本技术进行查漏,其工作原理为:上锅筒诊断工具工作端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第一空气腔室3,下部为水腔室7,工作时将管子诊断工具的堵塞9插入待查管口端,然后拧开第一启动旋钮6,通过第一送气管5提供一定的压缩空气将第一气动压紧装置I向上推动抵住上锅筒顶端,使堵塞9压紧,安装好的上锅筒管子诊断工具如图3所示。同时,将下锅筒诊断工具的密封塞13插入下锅筒与上锅筒相对应的管子的管口端,拧开第二启动旋钮16,通过第二送气管15提供一定的压缩空气将第二气动压紧装置19向下推动抵住下锅筒底端,使密封塞13压紧,封堵锅筒管子,安装好的下锅筒管子诊断工具如图4所示。在下锅筒也封堵好后,再经打开水阀12,经送水管10供入一定压力的去离子水,然后将水阀关闭。在压力表11的监视下检查水压是否下降,如下降则该管发生漏泄,再进行堵管操作;如果不漏,再检查其他管子。检查时,可先用带有多个堵塞的上锅筒管子诊断工具和带有多个密封塞的下锅筒诊断工具初查,带有多个堵塞的上锅筒管子诊断工具如图2所示,后用带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锅炉管子诊断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堵上锅筒管子并可注入一定压力水的上锅筒诊断工具和可与上锅筒诊断工具配合封堵下锅筒对应管子的下锅筒诊断工具,所述上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一撑杆连接套(4)、连接在第一撑杆连接套(4)上的第一送气管(5)和送水管(10);所述第一撑杆连接套(4)上端内部设有与第一送气管(5)连通的第一空气腔室(3),下端内部设有与送水管(10)连通的水腔室(7);所述第一空气腔室(3)上端设有第一气动压紧装置(1),所述水腔室(7)底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使锅筒管与水腔室相通的堵塞(9),所述下锅筒诊断工具包括第二撑杆连接套(14)和连接在第二撑杆连接套(14)中部的第二送气管(15),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14)顶部设有可塞入锅筒管口端的与堵塞配合的密封塞(13),所述第二撑杆连接套(14)下端内部设有第二空气腔室(17),第二空气腔室(17)下端设有第二气动压紧装置(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义何文胜陈林根杨志春杜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