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2705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2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10),该起动装置包括布置在壳体(28)中的起动电动机(13)。所述起动电动机(13)通过旋转传动装置(83)驱动输出轴(116)。所述旋转传动装置(83)包括借助于中间支承件(101)支承在所述壳体(28)中的内齿圈(95),并且在所述中间支承件(101)上构造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206、2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10),该起动装置包括布置在壳体(28)中的起动电动机(13)。所述起动电动机(13)通过旋转传动装置(83)驱动输出轴(116)。所述旋转传动装置(83)包括借助于中间支承件(101)支承在所述壳体(28)中的内齿圈(95),并且在所述中间支承件(101)上构造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206、218)。【专利说明】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技术介绍
文献DE 32 25 957 Al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包括在驱动轴和起动电动机之间的中间轴传动装置。设置有传动轴,带有起动小齿轮的啮合传动装置可运动地布置在该传动轴上。该中间轴传动装置设有阻尼件,其作为中间轴传动装置的内齿圈的弹性容纳部被插入中间支承件中。通过内齿圈相对于将驱动电动机的扭矩传递到待起动的内燃机的齿圈上的部件的运动性,如此减弱由内燃机产生的压缩和降压冲击,使得该冲击不引起在起动时处于力锁合中的部件、尤其地啮合传动装置和在齿圈和起动装置的驱动轴之间的中间轴传动装置处的损坏。文献DE 196 48 889 Al同样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具有电的起动电动机,其驱动驱动轴。该驱动轴通过驱动自由轮机构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与输出轴相连接。用于内燃机的驱动小齿轮配合在该输出轴上。由于在起动装置的传动系中出现引起齿面冲击和不期望的噪声的负载变化,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容纳自由轮机构的中间支承件之间设置有由与两个止动环硫化在一起的橡胶元件构成的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允许在驱动装置和输出装置之间的相对旋转。文献US 2008/0184845 Al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布置在壳体之内的起动电动机。该电动机包括带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电枢轴,其中,该电枢轴布置在壳体之内。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圈、与行星齿轮驱动系有效连接用于表现电枢轴扭矩的支撑轴。此外设置阻尼装置,其设置在齿圈和起动装置的壳体之间。在如今应用的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中,通过减振橡胶吸收在啮合和脱开时可在起动装置的中间轴传动装置级中出现的机械的冲击负载。该减振橡胶例如为装配在用作中间轴传动装置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内齿圈处的三个独立元件。该减振橡胶装配在内齿圈处并且将如此预装配的复合件安装到塑料中间支承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其包括布置在壳体中的起动电动机,该起动电动机通过旋转传动装置驱动输出轴,其中,该旋转传动装置包括通过中间支承件支承在壳体中的内齿圈,其特征在于,在中间支承件上构造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通常,起动装置包括用作中间轴传动装置的旋转传动装置、例如带有内齿圈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其实现了从起动电动机到输出轴上的力传递。如果容纳构造成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装置的内齿圈的中间支承件制成为塑料中间支承件、特别是塑料注塑构件,则可以简单的方式在中间支承件的与内齿圈相对的端面上模制弹性几何结构。由此,所述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与中间支承件实施成一体。该弹性几何结构可在由塑料制成的中间支承件的注塑过程期间直接以环形沿着周向设置到塑料注塑构件上,而不需要单独的工序。典型地,中间支承件由玻璃纤维加强的PA注塑成。但是,也可设想例如为聚甲醛(POM)、聚对苯二甲酸酯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的其它基础材料,例如为滑石、碳纤维、金属线、长纤维的玻璃纤维的强化物,和例如为合成物或化合物的复合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弹性几何结构模制在中间支承件的与内齿圈相对的端面上。在此,该端面为这样的面,即,其与在中间支承件中的用作中间轴传动装置的旋转传动装置(例如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特别是其内齿圈相对,所述中间支承件具有设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的止挡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弹性几何结构可沿着环形面沿着周向不中断地或区段性地延伸。该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可三角形地、蛇形线形地或曲折形地在环形面上延伸。例如,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可包括三角形元件,其(在周向上观察)交替镜像地(gegengleich)布置。在此,所述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优选地实施为,其隆起地伸出超过中间支承件的环形面。如果容纳构造成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装置的内齿圈的中间支承件制成为塑料注塑构件,则可以简单的方式在中间支承件的与内齿圈相对的端面上模制弹性几何结构。在由塑料制成的中间支承件的注塑过程期间,该弹性几何结构可直接以环形沿着周向设置到塑料注塑构件上,而不需要单独的工序。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中间支承件具有至少一个凹口并且所述弹性几何结构模制在该凹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在此,该弹性几何结构优选地构造为,使得该弹性几何结构与至少一个从内齿圈的周边伸入到凹口中的销共同作用。该弹性几何结构可包括至少一个弹性桥接部,其模制在凹口的至少一个侧壁上。优选地,至少一个弹性桥接部模制在凹口的两个侧壁上。在此,该弹性桥接部可实施成圆形或有棱角的形状。在该实施方式中,弹性几何结构的区段优选地沿着周向实施成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区段。这些区段可均匀地或不均匀地分布在中间支承件的周边上。优选地,带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的区段构造成120°分度。在模制到由塑料制成的中间支承件上的沿着周向区段性地延伸的弹性几何结构中,各单个的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区段可规律地或不规律地沿着周向模制在塑料中间支承件的环形面上或者弹性桥接部模制在塑料中间支承件的凹口中,例如以120°分度的方式。显然,也可设置其它分度角,具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的弹性几何结构区段可位于这些分度角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可省去至今为止在内齿圈处装配在销处的减振橡胶,从而实现结构元件的减少以用于简化旋转传动装置的预装配。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可实现用于啮合冲击或脱开冲击的、阻尼特性的非对称的适合负载的分布。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的有利变型实施方案中,该弹性几何结构例如可实施成锯齿线、曲折形或蛇形或实施成具有其它弹性特性的几何结构。例如,该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可包括多个三角形元件,其在周向上看交替镜像地布置。决定性的是,在啮合冲击或脱开冲击时,内齿圈被压到在中间支承件处的间断地或连续地构造的弹性几何结构上,从而可更好地缓冲啮合冲击或脱开冲击。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于,已经提及的减小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起动内燃机的起动装置的构件数量。此外,被视为有利的是,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在哪一实施方式中也都始终为不会脱落的阻尼件,因为至今为止装配在相应的销处的橡胶减振元件伴随有在装配时脱落的风险,现在,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排除这种情况。附加地,可如此模制该弹性几何结构,即,实现仅仅代替至今为止装配的橡胶减振元件,并且不必在已有制造过程中进行完全的设计修改。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可实现用于啮合冲击和脱开冲击的改进的、特别是适合负载的阻尼件,部件数量的减少实现成本节省,此外,现在旋转传动装置、特别是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例如制造为烧结件的内齿圈可更简单地进行装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示出了起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2示出了中间支承件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10),所述起动装置包括布置在壳体(28)中的起动电动机(13),所述起动电动机(13)通过旋转传动装置(83)驱动输出轴(116),其中,所述旋转传动装置(83)包括通过中间支承件(101)支承在所述壳体(28)中的内齿圈(9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支承件(101)上构造有模制的弹性几何结构(206、21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基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