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51583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0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包括料斗、输送带、横梁和待浇筑区,该横梁横跨该待浇筑区上方,该输送带包括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的进料口与该料斗出料口连接,该第二输送带设于该第一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设于该第二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固定设于该横梁上,该第四输送带设于该第三输送带正下方,该第三输送带沿远离第二输送带方向转动传输,该第四输送带与该横梁之间设有正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可在该横梁纵向来回移动,且第四输送带自身可以正反转动,保证该第四输送带两端均能出料。上述中,第四输送带通过横梁的移动和正反转电机带动本身纵向前后移动和本身正反转动,来浇筑混凝土,保证了待浇筑区域所有的地方都能被浇筑到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包括料斗、输送带、横梁和待浇筑区,该横梁横跨该待浇筑区上方,该输送带包括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的进料口与该料斗出料口连接,该第二输送带设于该第一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设于该第二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固定设于该横梁上,该第四输送带设于该第三输送带正下方,该第三输送带沿远离第二输送带方向转动传输,该第四输送带与该横梁之间设有正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可在该横梁纵向来回移动,且第四输送带自身可以正反转动,保证该第四输送带两端均能出料。上述中,第四输送带通过横梁的移动和正反转电机带动本身纵向前后移动和本身正反转动,来浇筑混凝土,保证了待浇筑区域所有的地方都能被浇筑到混凝土。【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工厂大多采用龙门吊或者塔吊吊来浇筑混凝土和布料,该方法浇筑的混凝土一个循环只能浇筑一料斗,效率不高。而少部分工厂虽然采用了皮带输送混凝土,效率虽然提高了,但是混凝土的浇筑区域存在盲区,总是有部分地方无法浇筑到,如果采用车载皮带输送混凝土,则每次都需要重新定位汽车位置,并且当遇上混凝土浇筑现场地形复杂时,则车辆运输不便,给浇筑混凝土带来诸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包括料斗、输送带、横梁和待浇筑区,该横梁横跨该待浇筑区上方,该输送带包括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该第一输送带的进料口与该料斗出料口连接,该第二输送带设于该第一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二输送带包括有出料口,该第三输送带设于该第二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固定设于该横梁上,该第四输送带设于该第三输送带正下方,该第三输送带沿远离第二输送带方向转动传输,该第四输送带与该横梁之间设有正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可在该横梁纵向来回移动。该第三输送带与该第四输送带的长度分别为该横梁长度的一半。该第二输送带与待浇筑区边缘距离大于I米。该第一输送带与该第二输送带位置关系垂直,该第三输送带与该第二输送带位置关系垂直。该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均通过电机带动输送,该第四输送带连接有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该第四输送带能够正反转转动传输,从而使该第四输送带可两端出料输送混凝土。该横梁连接有正反转电机并设于导轨上,通过该正反转电机该横梁可在该导轨上来回移动。该第二输送带设于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来回移动,使该第二输送带出料口保持于该第三输送皮带的正上方。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的布料包括如下步骤: 1)搅拌混凝土使混凝土从料斗的出料口输出至输送带并启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电机;2)使混凝土由第一输送带输送至第二输送带,再由第二输送带输送至第三输送带; 3)当混凝土输送至第四输送带时启动第四传输带正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在该横梁横向方向正转动输送混凝土,同时启动第四传输带与横梁之间的正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沿横梁的纵向前进移动; 4)当该第四输送带输送混凝土至一定范围后再启动第四传输带与横梁之间的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沿横梁的纵向后退移动,同时启动第四输送带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在该横梁纵向做反转运动输送混凝土; 5)完成整个待浇筑区的混凝土布料。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输送带用于承接从料斗出来的混凝土,第二输送带用于承接从第一输送带送过来的混凝土,第三输送带用于承接第二输送带送来的混凝土,第四输送带用于承接第三输送带送来的混凝土,第四输送带可以由横梁带动在横梁的横向运动,并能在横梁的纵向前后运动,自身可以正反转动,两端都能出料,承担布料任务,保证了生产区域所有的地方都能被浇筑到混凝土。【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布料及输送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布料及输送带系统的另一实施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布料及输送带系统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10、待浇筑区;20、料斗;22、料斗出料口; 32、第一输送带;322、第一输送带进料口; 324、第一输送带出料口; 34、第二输送带;342、第二输送带出料口; 36、第三输送带;38、第四输送带;40、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布料及输送带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包括料斗20、输送带、横梁40和待浇筑区10,该横梁40横跨该待浇筑区10上方,该输送带包括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的第一输送带32、第二输送带34、第三输送带36和第四输送带38,该第一输送带32包括进料口 322和出料口 324,该第一输送带的进料口 322与该料斗20的出料口 22连接,该第二输送带34设于该第一输送带出料口 324的下方,该第二输送带34包括有出料口,该第三输送带36设于该第二输送带34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36固定设于该横梁40上,该第四输送带38设于该第三输送带36正下方,该第三输送带36沿远离第二输送带34方向转动传输,该第四输送带38与该横梁40之间设有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40可做沿该横梁40纵向方向移动。该第三输送带36与该第四输送带38的长度分别为该横梁40长度的一半。该第二输送带34与待浇筑区10边缘距离大于I米。该第一输送带32与该第二输送带34位置关系垂直,该第三输送带36与该第二输送带34位置关系垂直。该第一输送带32、第二输送带34、第三输送带36和第四输送带38均通过电机带动输送,该第四输送带38连接有正反转电机,通过正反转电机,该第四输送带38能够正反转转动传输,从而使该第四输送带38可两端出料输送混凝土。该横梁40连接有正反转电机并设于导轨上,通过该正反转电机该横梁40可在该导轨上来回移动,从而可在整个待浇筑区10上纵向移动,再配合第四输送带38的移动和自身的正反转转动输送混凝土,就可确保整个待浇筑区10的混凝土的浇筑。该第二输送带34设于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来回移动,该第二输送带34的出料口342设于该第三输送皮带36的正上方,横梁40在整个待浇筑区10移动时,该第二输送带34也随之移动,该第二输送带34只沿一个方向输送,并且该第二输送皮带34的出料口 342始终在第三输送皮带的正上方,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正常输送。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的布料如图1、图2所示,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搅拌混凝土使混凝土从料斗20的出料口22输出至输送带并启动第一输送带32、第二输送带34电机; 2)使混凝土由第一输送带输32送至第二输送带34,再由第二输送带34输送至第三输送带36 ; 3)当混凝土输送至第四输送带38时启动第四传输带38的正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38在该横梁40的纵向方向正转动输送混凝土,同时启动第四传输带38与横梁40之间的正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38沿该横梁40纵向方向前进移动; 4)当该第四输送带38输送混凝土至一定范围后再启动第四传输带38与横梁40之间的反转电机,使该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布料及输送系统,包括料斗、输送带、横梁和待浇筑区,该横梁横跨该待浇筑区上方,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包括有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和第四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该第一输送带的进料口与该料斗出料口连接,该第二输送带设于该第一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二输送带包括有出料口,该第三输送带设于该第二输送带出料口的下方,该第三输送带固定设于该横梁上,该第四输送带设于该第三输送带正下方,该第三输送带沿远离第二输送带方向转动传输,该第四输送带与该横梁之间设有正反转电机,使该第四输送带可在该横梁纵向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伟李玲俊丰理勤颜涛方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晟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