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069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及至少一凹部,其中该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锁合面及压合面是相对而设,凹部是设置于环状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借由具有凹部或通孔来当作容置空间以容置聚碳酸酯气体,因此聚碳酸酯气体不容易残留于移动侧镜面板与腔环内径周缘之间的空隙,不仅可减少生产线人员清洁射出成型机台的负担,而且也减少了射出成型机台的停机时间,另外更能增加光碟基板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射出成型的缓冲组件(BUFFERING ASSEMBLY)。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利用模具来制造产品的方法成为现在生活不可获缺的技术。目前利用模具来制造产品方法主要有射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及发泡成型等,其中因射出成型的制造时间短、可制造复杂的外形及价格便宜等优点,逐渐地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制造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为显示现有习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的剖面示意图。现有习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1与一模板2相配合,以生产光碟片基板。该射出成型用模具1,包括一固定侧镜面板(fixed side mirror block)11、一移动侧镜面板(moving side mirror block)12以及一腔环(cavitiyring)13,其中固定侧镜面板11的中心具有一注料口(sprue)111,且固定侧镜面板11的一表面112是设置模板2,并与移动侧镜面板12相配合,以形成一成模空间S1。腔环13的一表面131是锁合至移动侧镜面板12,腔环13的另一表面132是压合至固定侧镜面板11。然而,当以现有习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1作射出成型时,液态的聚碳酸酯是经由注料口111(如图1a所示)流至成模空间S1以形成产品。此时,当进行射出成型制程时,成模空间S1是为高温状态,故使得聚碳酸酯液体部分转变为聚碳酸酯气体,而残留于移动侧镜面板12与腔环131内径周缘之间的空隙S2。由于周缘的温度较低,因此,聚碳酸酯气体容易凝固而累积于此空隙S2中。因此需要时常拆装移动侧镜面板12及腔环13,并清理移动侧镜面板12与腔环131内径周缘,不仅造成生产线人员的负担,而且也减少了机台可正常运作的时间。另外,当此空隙S2累积过多的聚碳酸酯固体时,会导致此空隙S2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置聚碳酸酯气体,并转而残留于移动侧镜面板12及模板2之间的成模空间S1中,容易使得聚碳酸酯气体累积在模板2而使得被射出的光碟基板形成毛边,进而降低生产品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射出成型用模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射出成型用模具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设计,实属当前重要课题之一。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射出成型用模具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组件,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射出成型用模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缓冲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增加容置空间,以容置聚碳酸酯气体,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以产生一光碟基板,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该锁合面及该压合面是相对而设;以及至少一凹部,设置于该环状本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环状本体为一腔环。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凹部设置于该环状本体的该锁合面,其中该凹部的截面是为V型、U型或弧形。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凹部为环状,并环设于该环状本体。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凹部的顶面为矩形或圆形。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凹部是以放射状设置于该环状本体。前述的缓冲组件,其更包括至少一通孔,是穿设该环状本体,其中该通孔为环形、矩形或圆形。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通孔的尺寸是介于1mm至6mm。前述的缓冲组件,其更包括至少一缓冲件,其设置于该环状本体的内径周缘。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缓冲件为一具有复数滚珠的固定器。前述的缓冲组件,其更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环状本体的该锁合面。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环状本体的该锁合面是锁合至一移动侧镜面板,而该环状本体的压合面是压合至一固定侧镜面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以产生一光碟基板,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该锁合面及该压合面是相对而设;以及至少一通孔,是穿设该环状本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环状本体为一腔环。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通孔的尺寸是介于1mm至6mm。前述的缓冲组件,其更包括至少一缓冲件,其设置于该环状本体的内缘周缘。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缓冲件是为一具有复数滚珠的固定器。前述的缓冲组件,其更包括至少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环状本体的该锁合面。前述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的环状本体的锁合面是锁合至一移动侧镜面板,而该环状本体的压合面是压合至一固定侧镜面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及至少一凹部,其中该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锁合面及压合面是相对而设,凹部是设置于环状本体。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及至少一通孔,其中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该锁合面及压合面是相对而设,通孔是穿设环状本体。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缓冲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承上所述,依本专利技术的缓冲组件,是具有凹部或通孔来当作容置空间,以容置聚碳酸酯气体,因此聚碳酸酯气体不容易残留于移动侧镜面板与腔环内径周缘之间的空隙。如此一来,不仅可减少生产线人员清洁射出成型机台的负担,而且也减少了射出成型机台停机的时间,另外更能增加光碟基板的产品品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缓冲组件,可以增加容置空间,以容置聚碳酸酯气体。其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一显示现有习知的射出成型用模具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一显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一显示依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4(a)至图4(c)为一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凹部的不同变化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一显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一显示依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通孔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一显示图6所示的缓冲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8(a)至图8(b)为一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缓冲组件的通孔的不同变化态样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一显示本专利技术缓冲组件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组件,是用于射出成型以产生一光碟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组件包括:一环状本体,具有一锁合面及一压合面,该锁合面及该压合面是相对而设;以及至少一凹部,设置于该环状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邦何登英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