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4663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于安装模具的转盘,转盘的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活动车壁上,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内的活塞缸套内,所述的活塞体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之间有油封件,所述活塞体的后端面连通高压油槽,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的转盘的摩擦面和下凹部,所述的下凹部连通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技术背景双(多)色注塑机的转盘与模具的自重很大,在大型机器工作时显 得特别的明显,在重力的作用下,使中心线发生向下偏转,这样,模 具的分型面左侧与右侧的两部分将会形成一个错位,对于大型精密的 注塑模具来说,很容易咬伤导柱,降低模具的寿命。目前通用的转盘调整机构,有以下几类1. 夹爪式机构,该机构在转盘上开设凹槽,设置数个夹爪,夹爪 在转盘转动前松开,让转盘转动,在转动完成后又将转盘重新抓紧, 这样转盘的中心线位置经历下垂一上升一下垂的循环。这种机构的缺 点在于它并没有解决转盘下垂的问题,只是在合模前将转盘重新抓 紧,让模具比较顺利的合模而已,这种机构缺点是烦琐和不便,而且 转盘在转动时仍然会下垂并且会形成转动时的磨损。2. 滚针轴承式,如图i所示,该机构在转盘r下方设置一到数个 滚针轴承2',把转盘r垫起来,以此来克服转盘模具3i勺自重,但 这也有致命的缺点,转盘r由于自重在被轴承垫起的时候也会有点下垂,形成一个倾角e,当模具3'合模的时候,巨大的合模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pi会把轴承压碎,这不但影响注塑机的稳定,也给 维修带来了不便。3.加大间隙方式,通过加大转盘r与活动车壁之间的间隙来避免转盘下垂时与活动车壁"磨擦"到(如图2)。这种设计不在乎转盘模具3'中心的下垂,只要求转盘r下垂时不要与活动车壁相碰,但保持这种 间隙的辅助定位装置是刚性为主的,当模具合模时,巨大的合模力会使 转盘和活动车壁之间的间隙变窄,挤压刚性的辅助定位装置,时间一长, 这种定位设计将失去作用,然后面临的将是不断的维修。 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容易导致模具 分型面错位、不耐用、维修复杂、转盘转动时摩擦大、速度慢的缺点, 提供一种转盘和模具的中心线下垂量小、耐用、转盘转动时摩擦小、速 度快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 于安装模具的转盘,转盘的转轴通过轴承或衬套安装在所述的活动车壁上,其特征在于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内的活塞缸套内,所述的 活塞体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之间有油封件,所述活塞体的后端面连通高 压油槽,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的转盘的摩擦面和下凹部,所 述的下凹部连通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进一步,所述的下凹部被围合在所述的摩擦面内。 更进一步,所述的活塞体的后端面与前端面的面积相等。 更进一步,所述的下凹部的面积略小于活塞体后端面的面积。 更进一步,所述的活塞体以转盘的旋转轴为圆心在活动车壁端面的 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高压油通过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进入前端面的下凹部。由于下凹部 占据前端面的绝大部分面积,根据帕斯卡定律,对转盘的顶推主要由 下凹部内的高压油承担。摩擦面仅承担微量的顶推压力,并且下凹部 内的高压油也渗透到摩擦面上,形成油膜,减轻了摩擦。摩擦面事实 上也起到了对下凹部内的高压油的密封作用。当转盘的压力减小时,转盘被油压向外推,但是由于下凹部的面 积略小于活塞体后端面的面积,活塞体前后端面所受到的油压存在差 额,于是活塞体也被向外推。由此,活塞体与转盘的接触面之间的结 合状态仍然维持不变。当转盘的压力增加时,活塞体可作向内的縮进。 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液压轴承整体对工作面压力波动的适应性、可 靠性,简化了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的优点是转盘和模具的中心线下垂量小,模具分型面 对位准,转盘转动速度快,稳定性好,能够适应工件压力扰动,结构 简单、成本低、牢固耐用。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转盘调整机构之一的结构示意2是现有转盘调整机构之二的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4是活塞体的结构示意5是图4的A-A向视6是转盘上活塞体的位置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于安装模具1的转盘2,转盘2的转轴11通过轴承4 (或衬套4)安装 在所述的活动车壁3上,活塞体5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3内的活塞缸套 12内,所述的活塞体5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12之间有油封件7,所述塞体5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 的转盘的摩擦面9和下凹部8,所述的下凹部8连通活塞体5后的高压 油槽6。所述的下凹部8被围合在所述的摩擦面9内。摩擦面9上刻有与下 凹部8连通的油道13。所述的活塞体5的后端面与前端面的面积相等。 所述的下凹部8的面积略小于活塞体5后端面的面积。所述的活塞体5以转盘的旋转轴为圆心在活动车壁3端面的同一圆 周上均匀分布。此时下部的活塞体的油压大于上部的活塞体的油压,以 取得矫正转盘中心线下垂的效果。也将活塞体5可以设置成不均匀分布,下部数量多于上部,此时各 活塞体的油压相等,以取得矫正转盘中心线下垂的效果。当压力油由高压油槽6进入活塞缸套12内,推动活塞体5顶住转 盘3,使活塞体的端面与转盘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形成腔体。然后高压 油从活塞体5中心部分的孔道10进入到下凹部8形成的油腔,推动转 盘和模具向上旋转一个角度,调整模具中心线的挠度。把模具左右两部 分的错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注塑机的精密等级。而且由于动 静压润滑原理使得转盘与调整机构的活塞始终处于液体摩擦下,加快转銜所压连約5活盘的转动速度。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 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 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于安装模具的转盘,转盘的转轴通过轴承或衬套安装在所述的活动车壁上,其特征在于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内的活塞缸套内,所述的活塞体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之间有油封件,所述活塞体的后端面连通高压油槽,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的转盘的摩擦面和下凹部,所述的下凹部连通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下凹部被围合在所述的摩擦面内。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的后端面与前端面的面积相等。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下凹部的面积略小于活塞体后端面的面积。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以转盘的旋转轴为圆心在活动车壁端面的同一圆周 上均匀分布。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以转盘的旋转轴为圆心在活动车壁端面的同一圆周 上非均匀分布。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于安装模具的转盘,转盘的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活动车壁上,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内的活塞缸套内,所述的活塞体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之间有油封件,所述活塞体的后端面连通高压油槽,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的转盘的摩擦面和下凹部,所述的下凹部连通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文档编号B29C45/17GK101332655SQ20081006368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韩志翔 申请人: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注塑机转盘机构的挠度调节装置,包括活动车壁、用于安装模具的转盘,转盘的转轴通过轴承或衬套安装在所述的活动车壁上,其特征在于: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活动车壁内的活塞缸套内,所述的活塞体的侧壁与所述的缸套之间有油封件,所述活塞体的后端面连通高压油槽,所述活塞体的前端面有顶推所述的转盘的摩擦面和下凹部,所述的下凹部连通活塞体后的高压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陆孝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