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软管通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960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软管通孔机,它包括机架及其上的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执行部分包括等径的一对前压辊及其加压气缸和一对后压辊及其加压气缸,以及前后两对等径压辊之间握持的一根钢丝,该钢丝的直径与工艺要求的编织软管直径相同,长度大于两对等径压辊的直径及其间距之和;控制部分采用PLC,它可根据前、后两对压辊转动角度的要求交替释放对其的加压控制;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及其驱动的前、后两套孪生轮系和前、后支撑辊,使前、后两对压辊交替做间歇转动;前、后支撑辊分别安装在所述前、后上、下压辊的前方和后方,其上表面高度位置与钢丝高度位置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手段取代人工操作,可连续完成复合材料编织软管挂胶通孔任务,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具体为一种编织软管特别是小孔径编织软管通孔机,主要用于编织软管复合材料的复合挂胶工序,国际专利主分类号拟为Int.Cl B26F 3/00(2006.01)。
技术介绍
编织复合材料由编织物支撑体及树脂胶复合构成。对于编织物支撑体为管状织物(特别是小孔经编织软管织物)而言,因其较软,实际截面不为圆形,织物不是“管状”,且形状不固定,因而其内孔直径及圆度均不能满足挂胶工艺要求,至使挂胶复合工艺实施困难,无法采用机械规模生产。目前的办法只是手工操作,即编织软管挂胶前需要人工用细钢丝穿入编织软管的孔内通孔,支撑开编织软管为实际的“管状”,然后挂胶复合。很显然,目前编织软管手工通孔的方法耗费工时,效率很低,非常不经济,且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也难于保证,不能规模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编织软管通孔机,它采用机械方法替代传统手工操作,实施编织软管的内孔通孔,以便顺利挂胶操作,提高效率,增加产量,且稳定质量,可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编织软管通孔机,它包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软管通孔机,它包括机架及其上的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部分包括等经的一对前压辊及其加压气缸和一对后压辊及其加压气缸,以及前后两对等经压辊之间握持的一根钢丝,该钢丝的直径与工艺要求的编织软管直径相同,长度大于两对等经压辊的直径及其间距之和;所述控制部分采用PLC,它可根据前、后两对压辊转动角度的要求交替释放对其的加压控制;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及其驱动的前、后两套孪生轮系和前、后支撑辊,使前、后两对压辊交替做间歇转动;所述轮系包括前、后上、下压辊轴及其上分别安装的前、后上、下压辊;前、后大齿轮分别空套在前、后下压辊轴上,且相互啮合;前、后棘轮分别安装在前、后下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放温淑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