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场服务终端是一种应用密码技术实现与智能电能表、采集终端和电子封印等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安全认证、抄表、参数设置、应急合闸、密钥下装和资产管理等操作的便携式手持设备。电子封印是采用内附RFID射频标签(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的封印,封印信息存储在RFID电子芯片内。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逐步将电能表老式的铅封更换为电子封印以适应流水线检测和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电子封印与老式的铅封相比施封方式也明显不同,电子封印施封时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将电子封印固定到电能表上,简单方便,封印的相关信息存储在内部的电子芯片中,通过RFID读写设备可以读取、设置和修改电子芯片内部存储的信息。为了提高电子封印信息的安全性,电子封印内部信息的读写一般都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但目前还尚未有一套完善的方法对现场进行加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在现场服务终端中安装具有加解密功能的安全单元,可以实现施封任务数据和操作日志的加解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下载现场施封数据;(2)与电子封印进行双向身份认证;(3)读取电子封印信息密文;(4)解密得到封印信息存储并显示;(5)加密得到施封数据密文;(6)现场施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现场服务终端的现场加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下载现场施封数据;(2)与电子封印进行双向身份认证;(3)读取电子封印信息密文;(4)解密得到封印信息存储并显示;(5)加密得到施封数据密文;(6)现场施封;所述步骤(2)包括现场服务终端先发送认证指令,电子封印返回随机数R1;现场服务终端发送密文ER1和随机数R2,电子封印解密ER1,并比较R1正确后发送密文ER2,现场服务终端解密ER2,并比较R2正确后认证完成;所述步骤(4)包括根据明文信息中的校验码判断此电子封印是否合法有效;所述步骤(5)包括现场服务终端利用安全单元加密施封数据,将施封数据密文信息发送给电子封印;所述步骤(6)包括电子封印解密数据密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丰,赵兵,刘鹰,吕英杰,翟峰,付义伦,梁晓兵,孙志强,岑伟,卢艳,袁泉,曹永峰,史树冬,冯占成,任博,张庚,杨全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