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8665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自恢复耗能支撑技术领域的一种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所述支撑包括内管、外管、弹簧、弹簧挡板、导块;内管由左侧内管、右侧内管、Ⅰ号钢管、Ⅰ号钢管左侧挡板、Ⅰ号钢管右侧挡板、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内管连接板构成;外管由左侧外管、右侧外管、Ⅱ号钢管、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外管内部左侧挡块、外管内部右侧挡块、外管内侧摩擦板、外管连接板构成;弹簧由Ⅰ号弹簧、Ⅱ号弹簧构成,Ⅰ号弹簧套置在左侧内管管外,Ⅱ号弹簧套置在右侧内管管外;弹簧两端连接弹簧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结构的残余变形,施工方便,地震作用后易于维修更换,缩短了影响正常使用状态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自恢复耗能支撑
的一种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所述支撑包括内管、外管、弹簧、弹簧挡板、导块;内管由左侧内管、右侧内管、Ⅰ号钢管、Ⅰ号钢管左侧挡板、Ⅰ号钢管右侧挡板、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内管连接板构成;外管由左侧外管、右侧外管、Ⅱ号钢管、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外管内部左侧挡块、外管内部右侧挡块、外管内侧摩擦板、外管连接板构成;弹簧由Ⅰ号弹簧、Ⅱ号弹簧构成,Ⅰ号弹簧套置在左侧内管管外,Ⅱ号弹簧套置在右侧内管管外;弹簧两端连接弹簧挡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结构的残余变形,施工方便,地震作用后易于维修更换,缩短了影响正常使用状态的时间。【专利说明】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恢复耗能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
技术介绍
地震是人类长期以来面临的一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建筑物的破坏或倒塌。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抗震设计规范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结构本身(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设计分析简化模型的误差以及场地条件的不确定性,即使按现行规范进行抗震设计与优化的建筑结构,当遭遇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强地震作用时也可能发生严重破坏乃至倒塌。即使保持了结构的整体完整性,但由于变形过大,部分构件的严重破坏而需要大范围的加固修复,甚至只能推倒重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分灾控制体系一自恢复功能结构,不仅能够消耗地震传输给主结构的能量,实现分灾功能,控制结构局部失效模式的出现,而且震后能够很快的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帮助人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如自复位摇摆墙结构体系及自恢复耗能支撑体系等。现有支撑主要有按照当前规范设计的普通支撑,防屈曲支撑,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及预应力钢筋的自恢复支撑等。这几种支撑存在以下问题:普通支撑易受压屈曲,其拉压滞回反应明显不对称,大震时的往复荷载极易造成支撑本身和连接的失效或破坏,且屈曲后的滞回耗能能力变差,难以有效地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防屈曲支撑采用双线性滞回模型,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强,但这种支撑体系在地震作用后,尤其是大震后,存在很大的残余变形,使得加固修复比较难,甚至无法修复,造成了经济损失并且影响使用;形状记忆合金自恢复耗能支撑充分利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性能,旗形滞回曲线饱满,减少甚至消除了残余变形。但是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受温度影响,并且在变形后需要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加热使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升温可能会对支撑的其它构件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预应力钢筋的自恢复耗能支撑由于预应力钢筋弹性变形小的缺点,满足不了典型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需求。受压弹簧可以作为复位材料,且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在弹簧的弹性范围之内,调整弹簧的刚度即可调整支撑滞回曲线的饱满程度,从而改变支撑的耗能能力。弹簧变形后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即可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而且能够弥补预应力钢筋变形小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包括内管、外管、弹簧、弹簧挡板、导块;所述内管由左侧内管、右侧内管、I号钢管、I号钢管左侧挡板、I号钢管右侧挡板、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内管连接板构成;内管连接板、左侧内管、I号钢管、右侧内管、内管右侧挡块依次焊接连接;内管左侧挡块焊接于左侧内管,I号钢管左侧挡板焊接在左侧内管和I号钢管左侧上,I号钢管右侧挡板焊接在右侧内管和I号钢管右侧上,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焊接于I号钢管外侧;所述外管由左侧外管、右侧外管、II号钢管、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外管内部左侧挡块、外管内部右侧挡块、外管内侧摩擦板、外管连接板构成;外管左侧挡板焊接于左侧外管,外管内部左侧挡块焊接于II号钢管左侧,外管内部右侧挡块焊接于II号钢管右侧,外管右侧挡板、外管连接板焊接于右侧外管,外管内侧摩擦板焊接于II号钢管内侧;所述弹簧由I号弹簧、II号弹簧构成,I号弹簧套置在左侧内管管外,II号弹簧套置在右侧内管管外;弹簧两端连接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有4个,分别为I号弹簧左侧挡板、I号弹簧右侧挡板、II号弹簧左侧挡板、II号弹簧右侧挡板;I号弹簧左侧挡板、I号弹簧右侧挡板套在左侧内管的两侧,II号弹簧左侧挡板、II号弹簧右侧挡板套在右侧内管的两侧,用来连接弹簧、挤压弹簧并传递内管、外管与弹簧之间的力。所述导块安置在I号钢管、II号钢管之间,保证内管、外管平稳的相对滑动。所述左侧内管和右侧内管为圆形截面薄壁钢管。所述I号钢管为矩形截面薄壁钢管。所述弹簧的外径小于左侧外管、右侧外管的内径,弹簧内径大于左侧内管、右侧内管的外径。所述弹簧挡板为中间开圆孔的矩形挡板,其圆孔直径大于左侧内管、右侧内管的外径,保证弹簧挡板可以相对滑动。所述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为中间开圆孔的矩形挡板,其圆孔直径大于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的直径,用来阻挡弹簧挡板,确保内管、外管的相对滑动。所述内管外侧摩擦板、外管内侧摩擦板中间分别预留孔洞,高强螺栓穿过内管外侧摩擦板、外管内侧摩擦板中间的预留孔洞,连接挤压内管外侧摩擦板、外管内侧摩擦板,形成摩擦装置,在内管、外管发生相对滑动时摩擦耗能。所述内管、外管之间的缝隙用密封材料密封,防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内管、外管内部腐蚀。所述左侧内管、右侧内管、I号钢管、左侧外管、右侧外管、II号钢管的材料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钢,弹簧采用热轧弹簧钢牌号为60CrMnA,弹簧挡板、I号钢管左侧挡板、I号钢管右侧挡板、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内管外侧摩擦板、内管连接板、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外管内部左侧挡块、外管内部右侧挡块、外管内侧摩擦板、外管连接板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钢,高强螺栓采用10.9级(20MnTiB)。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普通支撑相比,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利用摩擦装置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在受拉和受压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同的性能,减少了结构的残余变形,施工方便,地震作用后易于维修更换,缩短了影响正常使用状态的时间。与防屈曲支撑相比,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拥有防屈曲支撑耗能能力大的性能,在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塑性变形,地震作用后减少甚至消除了结构的残余变形。与运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自恢复耗能支撑相比,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地震作用后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即可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弹簧还具有缓冲地震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地震对非结构物的破坏,减少了经济损失。与运用预应力钢筋的自恢复耗能支撑相比,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弹簧的变形能力远大于预应力钢筋的变形能力,能够满足典型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需求,从而增大了构件的耗能能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外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内管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1-1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包括内管、外管、弹簧、弹簧挡板、导块;所述内管由左侧内管、右侧内管、Ⅰ号钢管、Ⅰ号钢管左侧挡板、Ⅰ号钢管右侧挡板、内管左侧挡块、内管右侧挡块、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内管连接板构成;内管连接板、左侧内管、Ⅰ号钢管、右侧内管、内管右侧挡块依次焊接连接;内管左侧挡块焊接于左侧内管,Ⅰ号钢管左侧挡板焊接在左侧内管和Ⅰ号钢管左侧上,Ⅰ号钢管右侧挡板焊接在右侧内管和Ⅰ号钢管右侧上,内管外侧摩擦板、高强螺栓焊接于Ⅰ号钢管外侧;所述外管由左侧外管、右侧外管、Ⅱ号钢管、外管左侧挡板、外管右侧挡板、外管内部左侧挡块、外管内部右侧挡块、外管内侧摩擦板、外管连接板构成;外管左侧挡板焊接于左侧外管,外管内部左侧挡块焊接于Ⅱ号钢管左侧,外管内部右侧挡块焊接于Ⅱ号钢管右侧,外管右侧挡板、外管连接板焊接于右侧外管,外管内侧摩擦板焊接于Ⅱ号钢管内侧;所述弹簧由Ⅰ号弹簧、Ⅱ号弹簧构成,Ⅰ号弹簧套置在左侧内管管外,Ⅱ号弹簧套置在右侧内管管外;弹簧两端连接弹簧挡板;所述弹簧挡板有4个,分别为Ⅰ号弹簧左侧挡板、Ⅰ号弹簧右侧挡板、Ⅱ号弹簧左侧挡板、Ⅱ号弹簧右侧挡板;Ⅰ号弹簧左侧挡板、Ⅰ号弹簧右侧挡板套在左侧内管的两侧,Ⅱ号弹簧左侧挡板、Ⅱ号弹 簧右侧挡板套在右侧内管的两侧,用来连接弹簧、挤压弹簧并传递内管、外管与弹簧之间的力。所述导块安置在Ⅰ号钢管、Ⅱ号钢管之间,保证内管、外管平稳的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河逯登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