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管灌排盐碱地快速脱盐系统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8087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25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暗管灌排盐碱地快速脱盐系统方法。在滨海重盐碱地采用开沟围坝、排盐暗管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松破结、淡水淹灌、咸水强排、连续灌排、周年排盐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盐碱地快速脱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开沟台田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淹灌可以使土壤中的盐分得到淋洗,通过咸水强排可以使盐碱地快速脱盐,通过保持排盐沟低水位实现周年排盐、防止土壤返盐,从而实现一次快速脱盐,长期保持,快速实现盐碱地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在滨海重盐碱地采用开沟围坝、排盐暗管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松破结、淡水淹灌、咸水强排、连续灌排、周年排盐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盐碱地快速脱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开沟台田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淹灌可以使土壤中的盐分得到淋洗,通过咸水强排可以使盐碱地快速脱盐,通过保持排盐沟低水位实现周年排盐、防止土壤返盐,从而实现一次快速脱盐,长期保持,快速实现盐碱地改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巨大的潜在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是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约有15亿亩各种盐溃土,占世界盐溃土面积的26.3%,滨海及内陆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并且大部分盐碱地都一直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滨海重盐碱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分高、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低、透气性差,难以生产各种经济作物。如何使盐碱地快速脱盐,是盐碱地改良的技术瓶颈。在改造盐碱地的经验中,垂直排水、水平排水都有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普遍采用“浅群井,强排强灌”的方法进行盐碱地脱盐,该方法可以实现盐碱地快速脱盐,但采用垂直排水需打大量竖井,并设置泵站,建排水管网,不仅前期投资高,而且要不断的从竖井中排水,运行管理费用很大。张万钧等公开了一种浅潜水滨海盐土地区暗管排盐方法,对暗管的埋设方法进行了限定;彭成山公开了一种利用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方法,对暗管排水的施工方法进行了限定;陈容茂等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排盐降碱用暗管装置,对暗管规格和铺设规格进行了限定;但上述几种暗管排盐方法都不是盐碱地快速脱盐的系统方法,无法实现盐碱地快速脱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在滨海重盐碱地采用开沟围坝、排盐暗管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松破结、淡水淹灌、咸水强排、连续灌排、周年排盐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盐碱地快速脱盐。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沟围坝:将平整的盐碱地每隔100 - 200 m开挖一条排盐沟,沟宽2 — 3 m,开沟深度1.5 — 2 m,排盐沟与排水干渠相连。开沟所产生土方在地表围坝,围坝高度0.3 -0.5 m0(b)排盐暗管铺设:在垂直于排盐沟方向,平行铺设具有渗水微孔的排盐暗管,铺设深度I 一 L 5 m,铺设间距10 - 50 m,并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沟底部,排盐暗管的两端进入排盐沟。(C)灌溉暗管铺设:在铺设完排盐暗管以后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度0.8 — 1.3 m,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暗管,并在台田表面设有灌溉暗管的出水口。(d)深松破结:采用深松机械在台田表面对土壤进行深松,破除土壤板结。深松深度为0.5 — 0.8 m,保障深松深度高于灌溉暗管铺设深度。( e)淡水淹灌:利用已经铺设好的灌溉暗管对台田进行灌溉,淡水灌溉深度0.1 -0.3 m,不超过围坝高度。(f)咸水强排:在进行淡水淹灌的同时,用密封塞封堵排盐暗管一端,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对淋洗到排盐暗管中的咸水进行强排。淋洗咸水排入排盐沟。(g)连续灌排:淡水淹灌和咸水强排反复同时进行,使土壤中的盐分快速淋洗,当土壤盐分降低到预期目标时停止灌排。(h)周年排盐:当土壤盐分降低到预期目标并停止咸水强排后,拆卸水泵、打开密封塞,使土壤盐分自然淋洗后通过排盐暗管流入排盐沟。周年保障排盐沟的水位低于排盐暗管。所述排盐暗管为管壁上分布着诸多微孔抗压塑料波纹管,两头接有2 — 3 m长的不透水抗压塑料管。排盐暗管铺设时在管壁周围填充透水过滤材料。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在短期内使土壤快速脱盐。与“浅群井,强排强灌”等垂直排盐方法相比,脱盐效果相当,但前期投资减少、一次脱盐后无需长期抽取咸水、运行管理成本降低。与已经公开的其他暗管排盐方法相比,其他暗管排盐方法的脱盐周期在3 -5年,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快速脱盐,脱盐周期在I 一 3个月,脱盐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方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暗管灌排盐碱地快速脱盐田间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排盐暗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台田,2为排盐沟,3为围坝,4为灌溉暗管,5为出水口,6为淡水,7为排盐暗管,8为密封塞,9为水泵,10为排水管,11为淋洗咸水,71为带微孔塑料波纹管,72为抗压塑料管,73为渗水微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a)开沟围坝:将平整的盐碱地每隔100 m开挖一条排盐沟2,沟宽2.5 m,开沟深度1.8 m,排盐沟2与排水干渠相连。开沟所产生土方在地表围坝3,围坝3高度0.4 m。(b)排盐暗管铺设:在垂直于排盐沟2方向,平行铺设具有渗水微孔73的排盐暗管7,铺设深度1.2 m,铺设间距30 m,排盐暗管7的两端进入排盐沟2。(C)灌溉暗管铺设:在铺设完排盐暗管7以后铺设灌溉暗管4,铺设深度I m,在台田I表面设有出水口 5。灌溉暗管4与灌溉管网连接。(d)深松破结:采用深松机械在台田I表面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深度为0.8 m。,利于水分入渗。(e)淡水淹灌:利用已经铺设好的灌溉暗管4对台田I进行灌溉,淡水6灌溉深度0.3 m0(f)咸水强排:在进行淡水淹灌的同时,用密封塞8封堵排盐暗管7 —端,另一端与水泵9连接,对淋洗到排盐暗管7中的咸水进行强排,,加快咸水的淋洗速度,淋洗咸水11排入排盐沟2。(g)连续灌排:淡水淹灌和咸水强排同时进行,反复连续进行淡水淹灌和咸水强排,使土壤中的盐分快速淋洗,当土壤盐分降低到0.15%时停止灌排。(h)周年排盐:停止咸水强排后,拆卸水泵9、打开密封塞8,使土壤盐分自然淋洗后通过排盐暗管7流入排盐沟2。周年保障排盐沟2的水位低于排盐暗管7。所述排盐暗管7为管壁上分布着诸多微孔73的塑料波纹管71,两头接有2 m长的不透水抗压塑料管72,内径为100 _。排盐暗管铺设时在管壁周围填充透水过滤材料。所述塑料波纹管为抗压塑料管,内径为150 _。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列试验数据进一步体现。在初始含盐量为1.82%的重盐碱地,开展脱盐效果试验,设置3个处理:未处理盐碱地、已经公开的不进行淹灌和强排的简单暗管排盐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采用不同技术方案处理后O — 40 cm耕层土壤含盐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暗管灌排盐碱地快速脱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开沟围坝:将平整的盐碱地每隔100- 200 m开挖一条排盐沟,沟宽2 — 3 m,开沟深度1.5 — 2 m,排盐沟与排水干渠相连;开沟所产生土方在地表围坝,围坝高度0.3 — 0.5m ; (b)排盐暗管铺设:在垂直于排盐沟方向,平行铺设具有渗水微孔的排盐暗管,铺设深度I 一 1.5 m,铺设间距10 - 50 m,并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沟底部,排盐暗管的两端进入排盐沟; (c)灌溉暗管铺设:在铺设完排盐暗管以后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度0.8-1.3 m,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暗管,并在台田表面设有灌溉暗管的出水口 ; Cd)深松破结:采用深松机械在台田表面对土壤进行深松,破除土壤板结;深松深度为0.5 - 0.8 m,保障深松深度高于灌溉暗管铺设深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暗管灌排盐碱地快速脱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开沟围坝:将平整的盐碱地每隔100-200?m开挖一条排盐沟,沟宽2-3?m,开沟深度1.5-2?m,排盐沟与排水干渠相连;开沟所产生土方在地表围坝,围坝高度0.3-0.5?m;(b)排盐暗管铺设:在垂直于排盐沟方向,平行铺设具有渗水微孔的排盐暗管,铺设深度1-1.5?m,铺设间距10-50?m,并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沟底部,排盐暗管的两端进入排盐沟;(c)灌溉暗管铺设:在铺设完排盐暗管以后铺设灌溉暗管,铺设深度0.8-1.3?m,保障铺设深度高于排盐暗管,并在台田表面设有灌溉暗管的出水口;?(d)深松破结:采用深松机械在台田表面对土壤进行深松,破除土壤板结;深松深度为0.5-0.8?m,保障深松深度高于灌溉暗管铺设深度;(e)淡水淹灌:利用已经铺设好的灌溉暗管对台田进行灌溉,淡水灌溉深度0.1-0.3?m,不超过围坝高度;(f)咸水强排:在进行淡水淹灌的同时,用密封塞封堵排盐暗管一端,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对淋洗到排盐暗管中的咸水进行强排;淋洗咸水排入排盐沟;(g)连续灌排:淡水淹灌和咸水强排反复同时进行,使土壤中的盐分快速淋洗,当土壤盐分降低到预期目标时停止灌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林杨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