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夹具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53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对部件相互之间的定位和紧固、分离可以容易进行的定位夹具及由此定位夹具所构成的模具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把定位夹具(100)的外螺纹部(9)从模具构成部件(B)之侧面(5a)相反侧的平行的另一侧面(5b)的穿透孔(7a)开口部插入,再把外螺纹部(9)从定位孔(7)推出来插入通过模具构成部件(A)的定位孔(6),与跟定位孔(6)连续而形成的内螺纹部(10)相螺纹接合,转动定位夹具(100),使外螺纹部(9)拧入内螺纹部(10)直线前进,由此定位夹具(100)的定位部(8)边转动边向模具构成部件(A)的定位孔(6)内相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紧固并定位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第一部件设有连通在一个侧面上开口的定位孔的内螺纹部,第二部件所具有相互平行的侧面而在一个侧面具有定位孔且设有与此定位孔相连通同时在另一侧面上开口的穿透孔;上述各定位孔、上述穿透孔及上述内螺纹部均配置在同一个轴线上;这样的定位夹具备有用来使上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连结的紧固部,同时备有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各个定位孔相嵌合而定位的定位部;上述紧固部具有与上述定位部形成整体而可以插入上述定位孔且以螺纹接合于上述内螺纹部的外螺纹部、和整体设在上述定位部的另一端部侧并与上述第二部件的另一个侧面卡止的头部;上述外螺纹部及定位部配置在同一个轴线上,从上述穿透孔开口部把上述定位夹具的上述外螺纹部及定位部插入上述穿透孔中,上述定位部靠上述外螺纹部和上述内螺纹部的螺纹接合所产生的直行力而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定位孔内相嵌合,从而使得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进行定位,同时,上述外螺纹部螺纹接合于上述内螺纹部,使上述第二部件相对上述第一部件进行紧固。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具有在具备与有定位功能的定位部一起转动所产生的直行力的同时具备紧固力的外螺纹部。从而,如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借助因外螺纹部旋转而产生的直行力使定位部与定位孔相嵌合来紧固,或者容易从定位孔抽出定位部来消除紧固状态。 特别是对大型重量部件而言,没有必要像现有那样采用吊车之类的机械力对部件进行定位及分离,而仅仅转动定位夹具,借助因螺纹转动而产生的直行力就容易进行两个部件的定位以及紧固,且容易进行两个部件的分离。 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外螺纹部之间以及/或者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头部之间设有直径比上述定位部小的退让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是用来进行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定位的定位夹具,其具有外螺纹部和与上述外螺纹部连续形成整体的定位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各自形成有定位孔,上述第二部件的定位孔为穿透孔,上述穿透孔内侧设有与上述外螺纹部相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同时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外螺纹之间还设有直径小于上述定位部的退让部,靠上述外螺纹部转动所产生的直行力使上述定位部在上述穿透孔内做直线运动、即直行,并与上述第一部件的定位孔相嵌合,从而进行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定位。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具有因与有定位功能的定位部一起转动而产生直行力的外螺纹部。从而,如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可以容易借助因外螺纹转动所产生的直行力使定位部与定位孔嵌合以及从定位孔抽出定位部。 尤其是在大型重量部件的场合,没有必要像现有那样采用吊车等的机械作用力对部件进行定位及分离作业,而仅仅转动定位夹具,即可因螺纹转动而产生的直行力容易进行两个部件的定位和分离。 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由于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外螺纹部之间以及/或者在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头部之间设有直径小于上述定位部的退让部,所以,即使是在待定位的部件尺寸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进行定位部和定位孔的嵌合。 即,对大形部件进行定位的情况而言,定位夹具总体的轴向尺寸,也有必要加长。在这种场合,如相应地加长定位部尺寸,则使得定位部与定位孔相嵌合的作业成为困难。 但是,定位部的尺寸,只要是能做两个部件定位的尺寸就足够,没有必要对应定位夹具的尺寸而加大。于是,本专利技术定位夹具通过在定位部和外螺纹部之间设置并不与定位孔相接触的退让部,即使是部件尺寸大的场合,也可以相应地加大退让部的尺寸,不必加大定位部尺寸就能容易进行定位部和定位孔的嵌合动作。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部的外径和上述定位孔的内径大致相同,该外螺纹部加工成相对上述内螺纹部为不足尺寸,以使在上述定位部与上述定位孔相嵌合的状态下,成为上述外螺纹部被引导至上述内螺纹部而能转动的螺纹接合关系。 在此,所谓的不足尺寸的加工是指,减小外螺纹整体尺寸,以便加大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的空隙而使得外螺纹部能够转动。 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针对内螺纹部加工成不足尺寸,以使外螺纹部整体成为可转状态,减小外螺纹和内螺纹的接触面积来减轻螺纹的紧固力。如此,本专利技术敢于减小螺纹的紧固力以使外螺纹部能够转动。 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螺纹部的旋转偏心量为上述定位部和上述定位孔之间的间隙值以下。 如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即使是定位部以高精度嵌合于定位孔的场合,也能使外螺纹部不受定位部的拘束而可以转动,因此,靠外螺纹转动时产生的直行力就容易进行两个部件的定位。 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定位夹具还有如下特征 如将上述外螺纹的有效直径的尺寸设为d2(100)、将基准有效直径尺寸为d2时,上述外螺纹部的有效直径设定在1.5≤(d2-d2(100))/d2×100≤4.0的范围。 借助于设定外螺纹部的有效直径为1.5≤(d2-d2(100))/d2×100≤4.0的范围,能使确保外螺纹部可转动的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的空隙。从而,即使是定位部以高精度与定位孔嵌合时,也能使外螺纹部不受定位部的拘束而转动,并借助因外螺纹部转动而产生的直行力容易进行两个部件的定位。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部具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形成在上述第一部件的定位孔相嵌合,第二定位部与形成于上述第二部件的定位孔相嵌合,设上述第一定位部的定位夹具轴向尺寸为x、上述外螺纹部的定位夹具轴向尺寸为y时,有x<y的关系。 由于这种构成,在第一定位部处于与部件定位孔相嵌合的状态时,外螺纹就维持与形成于部件的内螺纹部相螺纹接合的状态。从而,在使第一定位部嵌合于定位孔时或使第一定位部从定位孔抽出时,可利用因外螺纹转动而产生的直行力。 另外,本专利技术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定位部的末端设有锥形部。 由于上述构成,使锥形部抵接于定位部件,部件的定位通过锥形部进行,所以定位部和定位孔的嵌合进行得顺利。 可以在上述定位部形成有油沟。 对于本专利技术定位夹具,设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定位孔,其内径加工成高精度。对于这种内径加工成高精度的定位孔,借助外螺纹部的转动使得外径同样加工成高精度的定位部与该外螺纹部成一体转动起来,并使其向母线推进并嵌入时,通过把油沟设在比定位孔更容易加工的定位部上,定位部嵌入定位孔内的过程及把嵌在定位孔内的定位部从定位孔取出时,通过油沟使大气送入定位孔内来降低背压,同时减小定位孔和定位部相互接触的面积,可以使定位部向定位孔的嵌入及脱离进行得圆滑。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把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定位,把已得到定位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紧固起来。 如此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进行定位同时进行紧固而成的模具,相对现有分离两个部件时即使把螺栓卸下来也因顶销拘泥而不能简便地分离这种在作业上出现过的问题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定位夹具其自身进行定位,不产生像顶销拘泥之类的问题,可以简便地进行分离。 另外,采用现有的螺栓、即紧固夹具进行的紧固位置上可以做到靠本专利技术定位夹具进行定位,所以不需要顶销,使小空间化成为可能。进而,即使是局部采用顶销的情况,采用顶销的部分也可减少而可以减少零件数量。 尤其是在本专利技术定位夹具上设有退让部,因此用来定位的定位部的嵌合范围变成需要的最小限度,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对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成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合进行紧固,同时进行定位;所述第一部件设有内螺纹部,该内螺纹部连通于在一侧面上开口的定位孔,所述第二部件具有相互平行的侧面,在一侧面具有定位孔,设有与该定位孔连通并在另一侧面上开口的穿透孔,所述各定位孔、所述穿透孔及所述内螺纹部配置于同一个轴线上;所述定位夹具备有用来紧固上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互之间的紧固部,而且,备有嵌合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各自的定位孔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所述紧固部是与所述定位部整体形成、能插通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内螺纹部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并具有头部,该头部在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部侧整体设置,与所述第二部件的另一侧面卡止; 所述外螺纹部及定位部配置于同一轴线上,而且具有式(1)至式(4)的关系: E>D……(1) A+D>E……(2) A+B+D>F>A+D……(3) F-D-A≥H≥α×k……(4) A:第一部件定位孔深度 B:第一部件内螺纹部长度 C:第二部件定位孔深度 D:第二部件的一侧面和另一侧面间的距离 E:从定位夹具的头部和第二部件的接触位置到定位部末端位置为止的间隔 F:从定位夹具的头部和第二部件的接触位置到外螺纹部末端位置为止的间隔 G:定位夹具的定位部长度 H:螺纹部有效长度 α:螺纹部直径 k:由第一部件和定位夹具的材料所确定的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浩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松村精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