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6453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该耐张线夹包括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大钢锚和铝管,铝合金芯铝型线设置在铝管中,其改进之处在于,大钢锚的一端为椭圆形圆环,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中间外侧设有螺纹;铝合金芯铝型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孔中,铝合金芯和孔之间设有铝衬管,铝合金芯铝型线和铝管之间设有铝套管。和现有技术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将导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大钢锚内部并通过液压式压接,极大提高大钢锚对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采用液压式压接,工艺成熟,压接质量容易得到保障,克服了铝合金芯铝型线的压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该耐张线夹包括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大钢锚和铝管,铝合金芯铝型线设置在铝管中,其改进之处在于,大钢锚的一端为椭圆形圆环,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中间外侧设有螺纹;铝合金芯铝型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孔中,铝合金芯和孔之间设有铝衬管,铝合金芯铝型线和铝管之间设有铝套管。和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将导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大钢锚内部并通过液压式压接,极大提高大钢锚对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采用液压式压接,工艺成熟,压接质量容易得到保障,克服了铝合金芯铝型线的压接问题。【专利说明】ー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耐张线夹,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变压器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输电的。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是架设在地面上的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的。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 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20世纪60年代以来直流输电又有新发展,与交流输电相配合,组成交直流混合的电カ系统。输电的过程就是电磁能量沿着输电线路的方向传输,线路输电能力受到电磁场及电路的各种规律的支配。以大地电位作为參考点(零电位),线路导线均需处于由电源所施加的高电压下,称为输电电压。输电线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各项因素后所确定的最大输送功率,称为该线路的输送容量。输送容量大体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提高输电电压是实现大容量或远距离输电的主要技术手段,提高的水平是输电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从发展过程看,输电电压等级大约以两倍的关系增长。当发电量增至4倍左右吋,即出现ー个新的更高的电压等级。通常将35?220KV的输电线路称为高压线路(HV),330?750KV的输电线路称为超高压线路(EHV),750KV以上的输电线路称为特高压线路(UHV)。一般地说,输送电能容量越大,线路采用的电压等级就越高。采用超高压输电,可有效的減少线损,降低线路单位造价,少占耕地,使线路走廊得到充分利用。输电线路中用的耐张线夹是将导线或避雷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的耐张绝缘子串上的ー种夹件,起锚固作用,亦用来固定拉线杆塔的拉线,是输电线路中的重要金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高压线路输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夕卜,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特高压输电工程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工程为目标,全面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严格保证电场、磁场、可听噪声与无线电干扰水平满足标准要求。为此,若设计采用普通导线,势必要加大导线截面和増加导线的分裂根数,这样势必增大了导线和母线的使用量、鉄塔的结构尺寸及线路走廊宽度等,从而加大工程投资。在满足输电容量和线路工程要求的前提下,设计采用一种保证输电导体载流能力的新型结构导线,保证导线截面积,減少导线的直径,会大大节约导体材料,并且使导线的外径与表面都能满足线路的输电和电晕要求,大大减少导线的总重量和导线分裂根数,減少了鉄塔荷载和结构重量,从而显著降低线路投资。为此,设计采用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以优化鉄塔和线路设计,降低工程投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作为ー种新型结构的导线,需要ー种特殊结构的耐张线夹与之配合,有效的对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进行稳定握持,同时传递力和电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输电线路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可以对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进行稳定有效的握持,同时还可以传递力和电负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ー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所述耐张线夹包括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大钢锚和铝管,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设置在所述铝管中,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大钢锚的一端为椭圆形圆环,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中间外侧设有螺纹;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所述孔中,所述铝合金芯和所述孔之间设有铝衬管,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和所述铝管之间设有铝套管。其中,所述大钢锚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碳0.07%-0.14%,硅0.17%-0.37%,锰0.35%-0.65%,硫≤0.035%,磷≤0.035%,铬≤0.15%,镍≤0.25%,铜≤0.25%,铁为余量。其中,所述大钢锚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碳0.11%,硅0.25%,锰0.54%,硫0.022%,磷≤0.018%,铬≤0.09%,镍≤0.15%,铜≤0.11%,铁为余量。其中,所述大钢锚的抗拉强度≥33MPa,硬度为HB133。其中,所述铝合金芯、铝衬管和大钢锚为液压式压接为一体。其中,所述铝管、铝衬管和铝套管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硅≤0.25%,铜く 0.05%,镁≤ 0.05%,锌≤ 0.07%,锰≤ 0.05%,钛≤ 0.05%,铁 0.00% -0.40%,铝为余量。其中,所述铝管、铝衬管和铝套管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硅0.18%,铜0.03%,镁 0.02%,锌 0.06%,锰 0.04%,钛 0.05%,铁 0.20%,铝为余量。其中,所述铝管的一端内侧设有与所述大钢锚相匹配的螺纹,另一端外侧设有倒角。其中,所述铝管、铝套管和铝合金芯铝型线的铝线为液压式压接为一体。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采用液压式压接,エ艺成熟,压接质量容易得到保障,克服了铝合金芯铝型线的压接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将导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大钢锚内部并通过液压式压接,极大提高大钢锚对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采用特定的成分配比制造的大钢锚,其握力值可达到导线的铝合金芯累积拉断力的90%以上,极大提高大钢锚对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结构合理、安装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采用的铝管除了能有效的承受铝合金芯铝绞线导线的拉力,还可做为导电体良好的传导电流。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在铝管与导线之间设置铝套管,极大提高铝管对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在大钢锚和铝合金芯之间设置铝衬管,极大提高铝管对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握持的有效、稳定。【专利附图】【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芯铝型线导线内衬管大钢锚型耐张线夹,所述耐张线夹包括沿同一轴线方向设置的大钢锚和铝管,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设置在所述铝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钢锚的一端为椭圆形圆环,另一端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中间外侧设有螺纹;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的铝合金芯设置在所述孔中,所述铝合金芯和所述孔之间设有铝衬管,所述铝合金芯铝型线和所述铝管之间设有铝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军朱宽军司佳钧刘胜春张军刘臻杨加伦江良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