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内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系统及分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46300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内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输入与初始化部分,主要完成预测参数的输入、频谱数据与系统内文件的生成及线缆拓扑图的建立;第二部分是预测任务分析模块,主要结合输入与初始化模块所生成的一系列数据文件,完成EMC指标生成和EMI评估与分析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系统打破了技术垄断,提供一种新的系统与方法使设备的电磁兼容分析更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方法在系统的整个研制周期乃至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的确保其电磁兼容性。在系统研制周期内实现系统EMI评估与权衡分析,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最大可能的实现系统的电磁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系统内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系统及方法,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输入与初始化部分,主要完成预测参数的输入、频谱数据与系统内文件的生成及线缆拓扑图的建立;第二部分是预测任务分析模块,主要结合输入与初始化模块所生成的一系列数据文件,完成EMC指标生成和EMI评估与分析功能。本专利技术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系统打破了技术垄断,提供一种新的系统与方法使设备的电磁兼容分析更方便。本专利技术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方法在系统的整个研制周期乃至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的确保其电磁兼容性。在系统研制周期内实现系统EMI评估与权衡分析,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最大可能的实现系统的电磁兼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内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兼容性预测技术专利技术以来即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视并得到了发展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电磁兼容性预测技术在美国首先被研究,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在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开发、航空航天工程应用实践等方面十分活跃。据资料介绍,到70年代初,国外已形成完整的系统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统内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输入与初始化部分,第二部分为预测任务分析部分;所述输入与初始化部分包括数据输入模块、频谱模型、线缆图模块、初始化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包括各分系统数据、分系统所包含的各设备数据、设备所包含的各端口数据及线缆束拓扑图数据;所述端口数据包括端口的采样频点、端口所处的电磁环境的环境曲线、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的有意频谱、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的无意频谱、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的的初始频谱偏移因子、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的初始指标、发射端口与接收端口的指标调整限值、接收端口的安全裕度;所述初始指标是由模型曲线加上或不加频谱偏移因子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恩全杜浩荣海东陈晨刘明杰周海鹏赵乾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