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机拉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拉矫辊的表面居中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高度L为5~30mm,圆周凸台宽度H为拉矫辊辊面有效长度的10~50%,圆周凸台两端与拉矫辊辊面之间分别设有斜度为1:3~1:10的斜面。所述圆周凸台两端的凸棱倒圆半径R为5~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拉矫辊辊面进行优化,将固液两相区受力状态由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可将铸坯压下量提高由轻压下的3~6mm提高到10~30mm,并且铸坯内部无中间、中心裂纹缺陷,从而基本消除了铸坯内部偏析、疏松、中心缩孔等缺陷。【专利说明】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机拉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解决铸坯内部偏析、疏松、中心缩孔等内部质量问题,在使用平辊进行压下的连铸机,一般总压下量在3?6mm,单棍压下3mm以下,当单棍压下量在3mm以上时,一般会出现中间或中心裂纹,影响连铸坯质量,其原因主要是受固液两相区的受力特点影响造成开裂而造成铸坯内部质量问题。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方坯连铸机拉矫机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拉矫辊的表面居中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高度L为5~30mm,圆周凸台宽度H为拉矫辊辊面有效长度的10~50%,圆周凸台两端与拉矫辊辊面之间分别设有斜度为1:3~1:10的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元,宁东,罗建华,臧绍双,于忠良,马大东,王宁,祖晓峰,陈志威,秦海山,梁凤友,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