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刚石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483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石钻头,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刀头1由金刚石颗粒和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后经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型,刀头1与钢体2通过激光焊或高频焊焊接到一起,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接首3将钢体2和电动工具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形式的金刚石钻头钻切时阻力小,易排屑,锋利度高,克服了现有金刚石钻头初始打孔时钻进速度慢等缺陷,可用于各种脆硬材料的钻孔加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金刚石钻头 駄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刚石钻头,特别是一种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的新型金刚石钻头,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脆硬材料的钻M口工。背景餘现有技术中,脆硬材料的钻孔加工工具大都采用普通刀头的金刚石钻头, 这种钻头存在打孔时阻力大,不易排屑,锋利度低以及初始打孔时钻进速 度慢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划艮现有技术 陷,提供了一种锋利度高,阻 力小,易排屑,初始打孔时钻进速度快的新型金刚石钻头,特别适用于各 种脆硬材料的钻孔加工。本技术,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金刚石钻头,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钢体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设有刀头l,另一端设有接首3,接首3将钢体2和电动工具连接在一起;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其顶部呈十字对称的缺角形式,在两缺角的下方各设有若干涡轮槽。本技术的有益^m是该结构形式的金刚石钻头钻切时阻力小,易 排屑,锋利度高。克服了现有金刚石钻头初始打孔时钻进速度慢等缺陷, 可用于各种脆硬材料的钻孔加工。附图说明图i Jiif型金刚石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l的俯视图图3 ,型金刚石钻头刀头^: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3的B-B剖视图具^臃力式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tt^方案,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 用新型。如图l、 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刀头1由金刚石颗粒和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后经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型,刀头1与钢体2通过激 光焊或高频焊焊接到一起。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其顶部呈十 字对称的缺角形式,在两缺角的下面(内圆弧面和外圆弧面上)各有若 干涡轮槽(如图3、 4、 5、 6)。因而钻头工作时,顶部的缺角部分先接触 被加工材料,接触面积大大小于普通刀头,切削阻力减小,锋利度提高, 钻进速度加快,而且初始打孔时对钻头冲击力减小,使打孔定位的准确 性提高。两涡轮槽位于缺角的下方,与两缺角直接倒通,因此钻孔过程 中非常有利于排屑,提高了钻切效率;另外两涡轮槽的存在无形中加大 了刀头的表面积,有利于刀头散热,从而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金刚石钻头,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钢体(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设有刀头(1),另一端设有接首(3),接首(3)将钢体(2)和电动工具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其顶部呈十字对称的缺角形式,在两缺角的下方各设有若干涡轮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石钻头,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刀头1由金刚石颗粒和金属粉末混合均匀后经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型,刀头1与钢体2通过激光焊或高频焊焊接到一起,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接首3将钢体2和电动工具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形式的金刚石钻头钻切时阻力小,易排屑,锋利度高,克服了现有金刚石钻头初始打孔时钻进速度慢等缺陷,可用于各种脆硬材料的钻孔加工。文档编号B28D1/14GK201151166SQ20072010305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孟凡爱, 张德运, 时会彬, 浩 李, 王文朝, 苏士伟 申请人: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金刚石钻头,包括刀头(1)、钢体(2)、接首(3);钢体(2)为管状结构,其一端设有刀头(1),另一端设有接首(3),接首(3)将钢体(2)和电动工具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刀头(1)为缺角涡轮式分齿结构,其顶部呈十字对称的缺角形式,在两缺角的下方各设有若干涡轮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时会彬孟凡爱张德运苏士伟王文朝
申请(专利权)人: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