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行星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463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行星搅拌机,具有缸体、缸盖,该缸盖具有固定搅拌机的搅拌机构的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减速机和副减速机,所述主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主减速机输出轴通过主减速机机箱上、下壳体上的轴承定位在缸体的中轴线上;所述副减速机中具有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与缸体同轴;主减速机输出轴穿过该太阳齿轮的中心并固定在副减速机机箱下壳体上;行星齿轮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副减速机机箱上并与太阳齿轮啮合;副减速机机箱周边外侧固定有外搅拌臂;副减速机机箱下部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内搅拌臂,并且该内搅拌臂的旋转中心连接副减速机输出轴。该立式行星搅拌机机构结构简单,自重低,并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机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行星搅拌机
技术介绍
搅拌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在建筑领域,各种搅拌机械应用非常 广泛,比如在高速铁(公)路修筑过程中,必须拌制一种专用的沥青水泥砂浆(也称CA砂浆或BZM砂浆),国外砂浆车的沥青水泥砂浆 一般是通过双卧轴式搅拌机来加工。双卧轴式搅拌机的结构原理如图 1所示,其搅拌机构有两个水平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转动 轴101、第二转动轴102,两个转动轴分别由电机(图未示)带动旋转。 两个转动轴的末端分别安装有与其垂直的第一搅拌臂103、第二搅拌 臂104,上述搅拌臂分别围绕其相应的转动轴旋转,转动臂末端各自 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5;双卧轴式搅拌机的两个搅拌轴带动搅拌臂 及粗大肥厚的搅拌叶片在相对的中间位置从下向上旋转,击打搅动砂 浆进行制浆。这种双卧轴式搅拌机的不足之处在于,搅拌臂和搅拌叶 片在击打砂浆过程中, 一般会有伸出砂浆暴露在空气中的过程,这一 过程必然将大量空气带入砂浆,这些空气会在拌制的砂浆中形成许多 气泡。拌浆时间越久,即击打砂浆越久,形成的气泡越多; 一次拌制 的砂浆越多,气泡溢出越难。这些气泡会降低砂浆的粘结力,降低砂 浆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因此,在施工要求较高的高速铁(公)路 中,专用砂浆不允许存在气泡。现有技术下,通常通过往砂浆中添加 消泡剂消除砂浆中的气泡。但添加消泡剂不仅增加设备和材料成本, 还增加了作业的复杂程度,对砂浆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砂浆气泡多的问题,公开号为CN2297297Y的中国专利 文件公开了名称为"新型立式砂浆搅拌机"的技术专利,该专利中 提供一种如图2所示的砂浆搅拌机。该砂浆搅拌机包括电动机201、 传动机构202、搅拌机构203、料桶204等。所述搅拌机构203还包括搅拌臂205和竖直放置的转轴206,搅拌臂205能围绕转轴206旋转, 搅拌臂205下端固设有类似搅拌叶片部件的齿形耙207或犁头伊208。 这种砂浆搅拌机在搅动过程中,搅拌臂始终在砂浆液面下转动,不会 将外部的空气带入砂浆。但这种砂浆搅拌机只有一个转轴,搅拌机工 作时,转轴只能绕处于中心位置的转轴旋转,砂浆旋转的流向单一, 与双卧轴式搅拌机相比,又存在砂浆的各种组分混合不够充分的不足。为了解决上迷问题,现有技术开始采用多搅拌轴的立式搅拌机, 以获得更为充分的搅拌效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770921Y公开 一种立轴行星搅拌机,该搅拌机的特征在于,电机与其配套的减速机 构为3个,动力输出轴均布于以罐体中心为圓心的圆周上。与回转支 承固连的轴承套有内齿圈和外齿圈,减速机构输出轴上的齿轮驱动与 回转支承固连的轴承套内齿圈,轴承套的外齿圈与搅拌机机座连接, 并与行星齿轮啮合,轴承套内齿圏与回转体连接,回转体支承行星齿 轮。工作时,减速机齿轮通过轴承套内齿圈驱动回转体,回转体上的 行星齿轮绕轴承套外齿圈转动,形成搅拌臂自转与公转。上述行星齿轮搅拌机可以获得较为充分的搅拌效果,但是,该种 行星搅拌机构过于复杂,需要三个电机实现驱动,并且需要内、外齿 圈等比较复杂的传动方式,使这种搅拌机构结构复杂,造成造价高, 故障多,维修不易,难于推广使用。另外,复杂的结构还造成搅拌运 动的机械传动系统自重大,造成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行星搅拌 机,该搅拌机能够使被搅拌物获得充分的搅拌,并且结构简单,具有 造价低,故障少,维修方便的优点,并且由于自重轻,可以减少能量 浪费。本技术提供的立式行星搅拌机,具有桶状的缸体,缸体顶部 盖有缸盖,该缸盖具有固定搅拌机的搅拌机构的支架,搅拌机构的电 才几和传动才几构即固定在该支架上;所述传动才几构包4舌主减速才几和副减 速机,所述主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主减速机输出轴通过主减速机机箱上、下壳体上的轴承定位在缸体的中轴线上;所述副减速机中具有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为大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主减速机机箱下部,并与缸体同轴;所述主减速机输出轴穿 过该太阳齿轮的中心并固定在副减速机机箱下壳体上;所述行星齿轮 为小齿轮,其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副减速机机箱上并与太阳齿轮啮合; 副减速机机箱周边外侧固定有向缸体四壁伸展的外搅拌臂;所述副减 速机机箱下部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内搅拌臂,并且该内搅拌臂的旋转中 心连接副减速才几输出轴。优选地,所述主减速机采用三级减速齿纟仑传动。优选地,所述外搅拌臂为三爪搅拌臂,包括三个水平方向上120 度分布的搅拌支臂,所述外搅拌臂的搅拌支臂末端均固定有贴近缸体 内壁的刮板。优选地,所述内搅拌臂为三爪搅拌臂,包括三个水平方向上120 度分布的搅拌支臂,每个搅拌支臂末端固定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支臂 及其搅拌叶片旋转时的最外端点与所述外搅拌臂旋转时的最内端点存 在距离。优选地,所述内搅拌臂末端固定的搅拌叶片为"日"字型。 优选地,所述主减速机输出轴采用空心管,其顶端固定有具有水 管接头的旋转接头;其底端伸出所述副减速机机箱下壳体外,并通过 辐条状空心管连接圓环形钢管;该圆环形钢管为空心管,并且在其圆 周上设置若干出水喷头。优选地,所述出水喷头的角度可调节。与现有技术的立式行星搅拌机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立式行星 搅拌机采用的行星式搅拌结构采用 一个固定的中心齿轮作为太阳齿 轮,与该太阳齿轮配合的行星齿轮直接获得来自主减速箱输出的驱动 而绕着所述太阳齿轮公转,并由于与所述太阳齿轮的齿轮配合而在公 转的同时产生自转,这种行星式搅拌机构只需要一个电动机即可实现 搅拌臂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其传动机构结构简单,自重低,从而可 获得降低造价、减少故障、简化维修等效果,并可以节约能源。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主减速箱的输出轴采用中空结 构,并在底部连接一个圆环形钢管,该圓环形钢管具有若干喷水口 。 外部的高压水通过上述通路可以在搅拌机旋转的同时喷射到搅拌机缸体内,对搅拌机缸体内部进行清洗。这一机构可以确保缸体内壁以及 各个搅拌臂保持清洁,避免搅拌物配比由于这些沾染物而发生错误。附图说明图1为双卧轴式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立式砂浆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3,该图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行星搅 拌机的结构。该立式行星搅拌机具有桶状的缸体1,该缸体1的内腔用于放置 待搅拌物,例如待搅拌的砂浆混合料。该缸体1的顶部盖有缸盖2。 该缸盖2具有支架(图未示)等支撑结构,用于固定搅拌机的搅拌机 构。该搅拌机的搅拌机构包括提供原动力的电机3、作为传动机构的 主减速机4和副减速机5、以及作为执行元件的外搅拌臂6和内搅拌 臂7。所述电机3固定在缸盖2的机架上,其输出轴呈竖直方向;通过 输出轴旋转,该电机3向该搅拌机搅拌机构提供驱动力。该电机3采 用变频电机,以便按照需要调整搅拌速度。所述主减速机4固定在机架上,其主减速机输入轴41与所述电 机3的输出轴连接,获得电机3输出的旋转驱动,其主减速机输出轴 42则位于缸体1的中轴线上,由主减速积4几箱43上下壳体的两个轴 承定位。该主减速才几4内部具有三级减速齿轮传动,该结构将电才/L3 输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主减速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行星搅拌机,具有桶状的缸体,缸体顶部盖有缸盖,该缸盖具有固定搅拌机的搅拌机构的支架,搅拌机构的电机和传动机构即固定在该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减速机和副减速机,所述主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主减速机输出轴通过主减速机机箱上、下壳体上的轴承定位在缸体的中轴线上;所述副减速机中具有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轮为大齿轮,其固定在所述主减速机机箱下部,并与缸体同轴;所述主减速机输出轴穿过该太阳齿轮的中心并固定在副减速机机箱下壳体上;所述行星齿轮为小齿轮,其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副减速机机箱上并与太阳齿轮啮合;副减速机机箱周边外侧固定有向缸体四壁伸展的外搅拌臂;所述副减速机机箱下部通过连接元件连接内搅拌臂,并且该内搅拌臂的旋转中心连接副减速机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强黄向阳李存进高双锋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