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卷边直贡弹力布及其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3136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工艺以及由该工艺获得的防卷边直贡弹力布,该工艺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加捻、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经纱采用100%棉纱,纬纱采用棉包氨纶丝,其中棉纱重量百分比为92.38—94.94%,对应的氨纶丝重量百分比为7.62—5.06%;经纱支数为21—,对应的纬纱支数为16—,所包氨纶丝细度为70—40D;所述穿筘工艺采用6页综,穿综顺序为地组织:2.3.4.5.6,边组织:从左边起2.2.1.1从7次逐渐降到2次,右边的穿法与左边相反,从布身到布边2.2.1.1循环次数逐渐加大,改变穿综顺序从而改变布边组织的穿法工艺,从而有效杜绝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卷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工艺以及由该工艺获得的防卷边直贡弹力布,该工艺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加捻、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经纱采用100%棉纱,纬纱采用棉包氨纶丝,其中棉纱重量百分比为92.38—94.94%,对应的氨纶丝重量百分比为7.62—5.06%;经纱支数为21—,对应的纬纱支数为16—,所包氨纶丝细度为70—40D;所述穿筘工艺采用6页综,穿综顺序为地组织:2.3.4.5.6,边组织:从左边起2.2.1.1从7次逐渐降到2次,右边的穿法与左边相反,从布身到布边2.2.1.1循环次数逐渐加大,改变穿综顺序从而改变布边组织的穿法工艺,从而有效杜绝染整加工过程中的卷边现象。【专利说明】防卷边直贡弹力布及其织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工艺及获得的防卷边直贡弹力布,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布边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织造和染整加工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织物结构与设计》,布边组织的设计要点,是使布边与布身具有相同的平挺程度,在染整加工中不产生卷边现象,因此在选用布边组织时,应首先采用织物正反面经纬浮点相同的同面组织,如2/2纬重平,2/2经重平,2/2方平或变化纬重平等组织。在织物染整处理过程中,一般将布边以及靠近布边30?40cm内的地组织发生的褶皱、翻卷等现象,习惯称为卷边,因此卷边不仅指织物布边本身,更多的指织物的边部。卷边主要表现形式有:布边本身或靠近布边I?5cm的地组织产生细小的波浪形褶皱,类似于百褶裙的裙摆,这种形式多发生在细特、低经纬向紧度、高纬向弹力贡缎类织物上,多发生布边与地组织的交界处对折翻卷。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发生卷边现象,我们分析认为产生卷边有组织结构和材料性能两方面的原因。一、由于织物正反面经纬浮点数的不同,正反面松弛应力差异足够大而引起卷边。二、因纬纱是氨纶包芯纱,其中所含的氨纶丝贮存着一定的内应力,有趋向“应力松弛”,织物总有向松弛应力大的一面翻卷趋势而引起卷边。现有技术中的直贡弹力布,布边组织采用如下穿法工艺:左右相同:2.2.1.1 (循环 8 次),2.3.4.5.6(循环 2 次),2.2.1.1 (循环 8 次)2.3.4.5.6 (循环 2 次),2.2.1.1 (循环8次),边经纱左右各116根,每筘4入。由于此种穿法2.2.1.1重复8次,由外到内(即布边到布身),在由内到外(即布身到布边)始终不变,没有形成织物边组织张力从大到小,在从小到大的递减和递增,使织物的边组织张力与地组织张力差异过大,缩率不一致,且布边过紧,所以在染整加工时易产生卷边。因此需要设计布边组织,设计缎纹织物的布边组织时,既要布边平直,减少织造过程中的断边,又要尽量缩小地经和边经的织向缩率的差异。同时,在边组织设计时,尽量考虑借用地经综框的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直贡弹力布易卷边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工艺,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加捻、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 所述原料准备中,原纱条件:经纱采用100%棉纱;纬纱采用棉包氨纶丝,其中棉纱重量百分比为92.38-94.94%,对应的氨纶丝重量百分比为 7.62—5.06% ; 所述经纱支数为21—32s ,对应的纬纱支数为16—40s ,所包氨纶丝细度为70— 40D。所述穿筘工艺采用6页综,穿综顺序为地组织:2.3.4.5.6,边组织: 左:2.2.1.1(7 次),2.5.3.6.4,2.2.1.1(6 次),2.5.3.6.4,2.2.1.1(5 次),2.5.3.6.4,2.2.1.1(4 次),2.5.3.6.4,2.2.1.1(3 次),2.5.3.6.4,2.2.1.1(3 次),2.5.3.6.4,2.2.1.1(2 次), 右:2.2.1.1(2 次),2.5.3.6.4,2.2.1.1(3 次),2.5.3.6.4,2.2.1.1(3 次),2.5.3.6.4,2.2.1.1(4 次),2.5.3.6.4,2.2.1.1(5 次),2.5.3.6.4,2.2.1.1(6 次),2.5.3.6.4,2.2.1.1(7次),每综穿入数地组织:1根/综,边组织:1根/综;每筘穿入数地组织:4根/筘,边组织:4根/筘,停经片穿法:1.2.3.4.5.6,停经片穿入数:1根/片,穿筘幅宽为184cm。2.2.1.1指穿综时在第二页综上的一根综丝眼中穿一根纱线,在第二页综上的另一根综丝眼中穿第二根纱线,再在第一页综上的一根综丝眼中穿第三根纱线,在第一页综上的另一根综丝眼中穿第四根纱线。从左边起2.2.1.1从7次逐渐降到2次,是使布边张力从大到小,先大是为了布边的平直,不致松弛,减少断经,利于织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减小,是边经在向地经逐渐靠近时,保证边经与地经的张力一致,防止在染整加工时卷边,2.2.1.1起点循环次数不易过大,因过大会造成布边过宽减小了布的有效幅宽,也不宜过小,因过小不能够充分保证布边的平直,不利于织造。在边组织里,每两个1/4+4/1变化经重平组织之间夹杂I个循环的地组织,是使布边的紧度尽量与布身的紧度一致,防止在染整加工时,缩率不一致,造成起皱与屈曲。右边的穿法与左边相反,从布身到布边2.2.1.1循环次数逐渐加大,使边经张力逐渐加大,与左边形成对称,撑开布幅,使得布面平整匀直,利于织造的顺利进行。所述加捻工艺中,对经纱加Z捻,捻系数为370 ;对纬纱加Z捻,捻系数为440。所述整经工艺中,对经纱进行分批整经,其中张力杆间距为10 — 25mm。所述上浆工艺中,浆料含固率11一 13%,定积0.73 —0.81m3 PH值7— 8,浆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PVA:31.5—37.5kg/ 桶蜡片:2 kg/ 桶 变性淀粉:62.5 kg/桶甘油:2 kg/桶丙烯:3 kg/桶; 其中浆纱工艺参数: 上衆率:11—13% 回潮率:5—7% 伸长率〈0.9% 浆槽温度:95°C 退绕张力:450N 喂入张力:25N 湿区张力:500N 干区张力:1700N 卷绕张力:2900N 压纱力:3500N 压浆力1:8— IOKN 压浆力2:24KN 并轴数:12—26只墨印:39.5—42m 相应匹长:54— 35匹。所述织造工艺中,采用ZA205i日本津田驹喷气织布机织造,工艺参数如下: 卷取纬密牙:(20 -501" ) X (63 -90r),综框高度=135X 135X 134X 133X 132X 131,开口时间:290°,后梁高度:80,停经架高度:3格,停经架前后:6格,边撑型号:刺环式,边撑位置:刺环下压后、上沿齐平,机上控制筘幅:182— 186cm,相对湿度:68— 84%,湿度:23— 38 O。所述整理工艺中,匹长X联匹:40YDSX3,拆幅幅宽:91.44cm,拆幅加放:0.2—0.4cm,成包规格:360— 480YDS。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前述方法织造出来的防卷边直贡弹力布。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由前述的织造方法织造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卷边直贡弹力布的织造工艺,步骤包括原料准备、加捻、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准备中,原纱条件:经纱采用100%棉纱;纬纱采用棉包氨纶丝,其中棉纱重量百分比为92.38—94.94%,对应的氨纶丝重量百分比为7.62—5.06%;所述经纱支数为21—????????????????????????????????????????????????,对应的纬纱支数为16—,所包氨纶丝细度为70—40D;所述穿筘工艺采用6页综,穿综顺序为?地组织:2.3.4.5.6?,边组织:?左:2.2.1.1(循环7次),2.5.3.6.4,2.2.1.1(循环6次),2.5.3.6.4,2.2.1.1(循环5次),2.5.3.6.4,2.2.1.1(循环4次),2.5.3.6.4,2.2.1.1(循环3次),2.5.3.6.4,2.2.1.1(循环3次),2.5.3.6.4,2.2.1.1(2次),右:2.2.1.1(2次),2.5.3.6.4,2.2.1.1(3次),2.5.3.6.4,2.2.1.1(3次),2.5.3.6.4,2.2.1.1(4次),2.5.3.6.4,2.2.1.1(5次),2.5.3.6.4,2.2.1.1(6次),2.5.3.6.4,2.2.1.1(7次),每综穿入数?地组织:1根/综,边组织:1根/综;每筘穿入数?地组织:4根/筘,边组织:4根/筘,停经片穿法:1.2.3.4.5.6,停经片穿入数:1根/片,穿筘幅宽为184cm。2013102761197100001dest_path_image001.jpg,2013102761197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陈佩玲葛小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裕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