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纱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43134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染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芳纶纱线的方法,针对芳纶1414废丝的特性,在传统的生产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纤维回潮率的控制、纺纱各工序温湿度控制、梳棉机针布配置、并条机速度控制和胶辊硬度配置,提供一套适用的纺纱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的纺纱性能,保证其成纱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纱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染整
,涉及一种芳纶废丝的纺纱工艺,具体地涉及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芳纶纱线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对位芳纶简称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其中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即芳纶1414,由于表现出溶致液晶性,是一种重要的主链型高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的工业化是对位芳纶的另一个差别化产品浆粕纤维,它具有长度短(小于等于4mm)、毛羽丰富、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可达7~9m2/g)等优点,可以更好地分散于基体中制成性能优良的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其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好的机械性能,在摩擦密封复合材料(代替石棉)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某些国家浆粕的应用高达芳纶用量的96%。美国杜邦公司1972年投产的PPTA纤维(商品名Kevlar)系列为先导的。该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酸碱、耐大多数有机溶剂腐蚀的特性,且Kevlar纤维尺寸稳定性也非常好。因此,对位芳纶的特点使得它在航天工业、轮船、帘子线、通信电缆及增强复合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清华大学、东华大学、晨光化工研究院、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及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先后开展过PPTA的合成及纺丝研究工作。“七五”期间,国家在南通投资兴建了30吨/年的PPTA合成中试装置,但由于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已于1991年停运。最近几年来,广东新会已开始试产PPTA纤维,设计能力为500吨/年,仍采用国外相近的传统生产方法,但其产品的性能及价格明显不如美国杜邦的Kevlar纤维,最近几年来仍处于中试阶段,对位芳纶由于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仍没有实现国产化。加快其开发及产业化步伐,已成为促进我国国防军工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位芳纶最突出的性能是其高强度、高模量和出色的耐热性。同时,它还具有适当的韧性可供纺织加工。标准PPTA芳纶的重量比拉伸强度是钢丝的6倍,玻纤的3倍,高强尼龙工业丝的2倍;其拉伸模量是钢丝的3倍,玻纤的2倍,高强尼龙工业丝的10倍;在200℃下经历100hr,仍能保持原强度的75%,在160℃下经历500hr,仍能保持原强度的95%。据此,对位芳纶大多被用作轻质、耐热的纺织结构材料或复合结构增强材料。对位芳纶性能的缺点是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较低、耐潮湿和耐紫外辐射性差、表面与基体复合粘合性差。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厂商开发了不同型号的对位芳纶品种,据悉俄罗斯的芳纶性能最好,芳杂环共聚芳纶是俄罗斯的强项,但其产业化水平不高,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很少。若按性能高低排序,几种俄罗斯芳纶依次为Terlon系列,其中系列是俄罗斯芳纶的最新品种。对位芳纶的纺丝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步法制备工艺:由于对位芳纶两步法纺丝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硫酸有腐蚀性,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残存的浓硫酸会使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导致聚合物的降解,这就限制了纤维的强度和模量。为缩短流程、简化工艺,因此,人们探索出由聚合物原液直接纺丝制纤维的新工艺。褚风奎等人的直接成纤工艺把缩聚后的聚合溶液不经纺丝,直接处理得到短纤维。该法中聚合物溶液由NMP、氯化锂、吡啶和PPTA构成,其中聚合物的浓度必须要能行成液晶态,以保证后续沉析过程的顺利进行。该工艺受搅拌速度的影响很大,一般搅拌速度增加会造成短纤维长径比增加。由该法获得的短纤维长度为1~50mm,直径为2~100μm。2、两步法制备工艺杜邦公司的Kevlar纤维用两步法工艺,其步骤如下:(1)溶解,将合成好的聚合物与冷冻浓硫酸混合,固含量约为19.4%;(2)熔融,将混合好的纺丝液加热到85℃的纺丝温度,此时形成液晶溶液;(3)挤出,纺丝液经过滤后用齿轮泵从喷丝口挤出;(4)拉伸,挤出液在一个被称为气隙的约为8mm的空气层,在气隙中进行约为6倍的拉伸;(5)凝固,液态丝条在温度为5~20℃质量分数为5%~20%硫酸的凝固浴中凝固成形;(6)水洗/中和/干燥,丝条从凝固浴出来后水洗,在160~210℃加热干燥;(7)卷绕,干的Kevlar纤维在卷筒上卷绕。此工艺的纺丝速度大于200m/min。目前国内的芳纶纤维生产中,特别是在纺丝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芳纶废丝,迫切需要解决这些废丝的综合利用问题,以降低对位芳纶纤维的生产成本。1999年Pieert公司开发了短切纤维切断机,将芳纶废料纤维切断成短切纤维而加以利用。我国上海依极公司的专利CN1456719A提到采用物理方法,利用对位芳纶布边角废料制造对位芳纶浆粕。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CN101440589B公开了一种预处理-联合打浆两步法由对位芳纶废丝短切纤维制备对位芳纶浆粕的方法,以对位芳纶纺丝过程中产生的芳纶废丝为原料,用纤维切断机切断后,采用先预润胀处理,然后再用造纸常规槽式打浆设备,采用两段打浆工艺直接制备对位芳纶浆粕,可有效解决对位芳纶废丝的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也不会增加新的设备投资。在光缆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回料、下脚料及废弃光缆等芳纶1414废丝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可以成为具有一定纺纱性能的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芳纶1414废丝,经纤维预处理后,可以采用一般的短纤维纺纱工艺流程,经过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纺制成不同规格的纯纺或混纺纱线。但由于加工处理的芳纶废丝主要从光缆中提取,芳纶1414废丝刚性大,表面摩擦系数大,纤维抱合力差,静电严重,不能较好地符合正常纺纱的要求,因此,需要研究开发特殊的纺纱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芳纶纱线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芳纶1414废丝刚性大,表面摩擦系数大,纤维抱合力差,静电严重所造成的难以正常纺纱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专利技术人针对芳纶1414废丝的特性,在传统的生产流程的基础上,提供一套适用的纺纱工艺,包括纤维回潮率的控制、纺纱各工序温湿度控制、梳棉机针布配置、并条机速度控制、胶辊硬度配置等。专利技术人首先是将芳纶废丝经过加工处理,先经纤维预处理,后采用经改进的一般的短纤维纺纱工艺流程,经过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粗纱—细纱—络筒等工序,纺制成不同规格的纯纺或混纺纱线。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芳纶纱线的方法,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粗纱、细纱、络筒、热定捻、合纱、倍捻、热定捻:(1)芳纶1414废丝投料前的纤维回潮率控制在5%左右,经过纤维预处理并喷洒油剂平衡后,使纤维回潮率在15%~18%之间;优选的,所述的油剂为抗静电剂、羟基硅油与水组成的乳液。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油剂中抗静电剂、羟基硅油与水的质量比为4:1~3:100。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羟基硅油为二甲基羟基硅油。(2)开清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细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70%~75%之间。(3)锡林针布采用AC2515*01680针布,道夫针布采用AD4030*01890针布,刺辊齿条采用AT5605*05011齿条,盖板针布采用28型针布;锡林刺辊表面线速比控制在2.5倍以上;道夫转速为10~16转/分;优选的,所述的锡林刺辊表面线速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纱线的方法,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粗纱、细纱、络筒、热定捻、合纱、倍捻、热定捻,其特征在于:(1)芳纶1414废丝投料前的纤维回潮率控制在5%左右,经过纤维预处理并喷洒油剂平衡后,使纤维回潮率在15%~18%之间;(2)开清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梳棉、并条、粗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细纱工序相对湿度控制70%~75%之间;(3)锡林针布采用AC2515*01680针布,道夫针布采用AD4030*01890针布,刺辊齿条采用AT5605*05011齿条,盖板针布采用28型针布;锡林刺辊表面线速比控制在2.5倍以上;道夫转速为10~16转/分;(4)并条机输出速度控制在100米/分以下;(5)各牵伸工序采用硬度80度以上的胶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芳纶1414废丝短纤维制备纱线的方法,包括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热定捻、合纱、倍捻、热定捻,其特征在于:芳纶1414废丝加工纤维的切断长度为38毫米,纱线的规格和用途为芳纶1414,19.7tex三股缝纫线,(1)芳纶1414废丝投料前的纤维回潮率控制在5%左右,经过纤维预处理并喷洒油剂平衡后,使纤维回潮率在15%~18%之间,所述的油剂中SN抗静电剂和二甲基羟基乳化硅油及水的重量比为4:3:100;(2)开清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7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王新华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宝沣特种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