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4251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2-11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切割装置、下拨禾装置、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输送链式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集秆箱,还包括位于下拨禾装置上方的上拨禾装置,上拨禾装置含有拨禾轴,拨禾轴的两端分别固连一幅板,两幅板之间铰支水平拨禾杆,拨禾杆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扒齿,拨禾轴上还活套有偏心幅板,偏心幅板的圆周铰支与拨禾杆对应的曲拐一端,各曲拐的另一端以使扒齿始终朝下的角向位置与邻近的拨禾杆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交变应力,保证了机器可以长期可靠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
。该机包括切割装置、下拨禾装置、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输送链式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集秆箱,还包括位于下拨禾装置上方的上拨禾装置,上拨禾装置含有拨禾轴,拨禾轴的两端分别固连一幅板,两幅板之间铰支水平拨禾杆,拨禾杆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扒齿,拨禾轴上还活套有偏心幅板,偏心幅板的圆周铰支与拨禾杆对应的曲拐一端,各曲拐的另一端以使扒齿始终朝下的角向位置与邻近的拨禾杆端连接。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交变应力,保证了机器可以长期可靠稳定工作。【专利说明】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割机械,尤其是一种高粗茎杆作物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为实现作物茎杆的有效利用,对其进行有效的收割是首要环节。目前,对于矮细茎杆作物(如水稻、小麦及牧草等)的收割技术已趋于成熟和完善,并形成了标准和定型的产品,而对高粗茎杆作物(芦竹、高杆芦苇、苎麻、高粱等)机械化收割的研究相对滞后。据 申请人:了解,国内外苎麻机械化收获主要侧重于机械化剥制技术的研究,而收割机基本属于空白。在用的高粱收割机几乎都是由小麦或水稻收割机改装而成,收获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缘于高粗茎杆作物收获后的输送采用传统机构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检索发现,申请号为98242245.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芦苇收割机,其扶禾装置需要在开始扶禾和结束扶禾的瞬间改变扶禾拨齿的运动方向,导致产生极大的加速度,从而引起极大的交变应力,容易损坏构件,导致可靠性较差,并且该机的分禾采用传统的被动分禾装置,不能有效地分开高粗茎杆作物茎杆,影响正常收割,容易产生堵塞而导致输送不畅。再如,申请号为200920270903.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粱收割机,其横向输送装置仅采用传送带输送,缺少扶禾装置,高粱茎杆切割后易倒伏,不能有效输送至纵向输送装置,另外该机纵向输送仅用传送带完成,当进行长距离、有坡度的茎杆输送时不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收割输送平稳可靠的高粗茎杆作物收获机,从而使该机可以得到切实的推广应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高粗茎杆作物收获机包括位于行走机械机架前下方的剃齿式水平切割装置、位于切割装置上的一组水平排列齿形输送带下拨禾装置、由下拨禾装置上下两条水平环绕输送链构成的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位于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一侧的输送链式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以及位于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后端的集杆箱,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位于下拨禾装置上方的上拨禾装置,所述上拨禾装置含有支撑在连接机架上的拨禾轴,所述拨禾轴的两端分别固连一幅板,两幅板之间通过与之固连且周向均布的一组哈夫座分别铰支水平的拨禾杆,所述拨禾杆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扒齿,所述拨禾轴的一端还套装有扇形转板,所述扇形转板铰支两个位于同一旋转半径上的限位滚轮,两限位滚轮的外圆与活套在拨禾轴端的偏心幅板内侧中部通孔接触形成径向约束,所述偏心幅板的圆周周向均布一组分别与哈夫座对应的铰支座,所述拨禾杆邻近偏心幅板的一端延伸出与轴向垂直的曲拐,各曲拐的另一端与邻近的偏心幅板的铰接支座铰接,所述扇形转板以使扒齿朝下的角向位置固定在连接机架上。收获时,高粗茎杆作物的茎杆在上、下拨禾装置的协同作用下进入切割装置切割,切断后的茎杆先后在横向和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的衔接输送下输送至集杆箱堆积集。之后,当集杆箱内的茎杆达到额定重量、高度以后,采用液压装置将麻杆卸到指定位置。在此过程中,下拨禾装置适当分开并扶住茎杆,引导茎杆进入切割装置,而上拨禾装置的拨禾轮通过拐曲带动偏心幅板部件做同步转动,拨禾轮中的拨禾杆及扒齿始终保持朝下的方向,从而起到理想的扶禾作用,保证了收割、输送的顺畅;并且由于拨齿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因此避免了交变应力,保证了机器可以长期可靠稳定工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上拨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的左视图。图2-2为图2中的拨禾杆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中的扇形转板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中的偏心幅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下拨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横向 强制夹持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高粗茎杆作物收获机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行走机械机架前下方的剃齿式水平切割装置14、位于切割装置14上的一组水平排列齿形输送带下拨禾装置15、由下拨禾装置15上下两条水平环绕输送链构成的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3、位于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3 —侧的输送链式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6,以及位于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6后端的集杆箱17,还包括位于下拨禾装置上方的上拨禾装置12,图中最上部为底盘11。上拨禾装置12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2-1所示,拨禾轴26支撑在连接机28架上,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液压马达21衔接。该拨禾轴26的两端分别固连一幅板27,两幅板27之间通过与之固连且周向均布的一组哈夫座24分别铰支水平的拨禾杆25,拨禾杆25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扒齿29。拨禾轴26的一端还套装有扇形转板232 (参见图2_3),扇形转板232呈近似等腰三角形,其底角处分别铰支位于同一旋转半径上的限位滚轮231。组装时,两限位滚轮231的外圆与活套在拨禾轴端的偏心幅板22 (参见图2-4)内侧中部镶有耐磨环242的通孔接触形成径向约束。偏心幅板22的圆周周向均布一组分别与哈夫座24对应的铰支座20。拨禾杆25邻近偏心幅板22的一端延伸出与轴向垂直的曲拐223 (参见图2-2),各曲拐的另一端通过短管224与邻近的偏心幅板22的铰接座20铰接,扇形转板232铰支的两限位滚轮之间具有腰形槽,安装时,以使各扒齿29朝下的角向位置通过腰形槽处的紧固件固定在连接机架28上。下拨禾装置15作用是适当分开并扶住茎杆,引导茎杆进入切割装置,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下撑板部件34与机架固连,前端尖锐后端上倾且呈圆弧状的拨禾板36通过拨禾尖35与下撑板部件34固连,拨禾板36下装有与之平行的回环齿形输送带32,齿形输送带32的后端带轮装有同轴的星轮31,星轮31具有与水平环绕输送链单向啮合的轮齿,因此工作时可以在水平环绕输送链运行时被带动单向旋转,进而带动齿形输送带。上层输送链的链条长链板带动下拨禾装置的星轮31转动,星轮31带动齿形输送带32同步转动,齿形输送带32上的拨齿把高粗茎杆作物拨向切割装置。拨禾装置下部装有夹持弹簧33,其作用是把茎杆压紧在割台挡板上。剃齿式水平切割装置14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具有一对垂向轴割刀传动链轮41,两割刀传动链轮41下分别装有偏心轮42,两偏心轮42分别通过曲柄滑块机构与剃齿状上、下动刀部件45、47传动连接,上、下动刀部件45、47分别与水平的割刀安装板44固连的刀梁48构成移动副。两曲柄滑块机构中的连杆为可以调节长度的螺纹连接杆43、46,这样,通过调节螺纹连接杆43、46的长度,可以分别使其两端铰接的关节轴承中心和偏心轮42转动中心同时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粗茎秆作物收获机,包括位于行走机械机架前下方的剃齿式水平切割装置(14)、位于切割装置上的一组水平排列齿形输送带下拨禾装置(15)、由下拨禾装置上下两条水平环绕输送链构成的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3)、位于横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一侧的输送链式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16),以及位于纵向强制夹持输送装置后端的集秆箱(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下拨禾装置上方的上拨禾装置,所述上拨禾装置含有支撑在连接机架上的拨禾轴(26),所述拨禾轴的两端分别固连一幅板(27),两幅板之间通过与之固连且周向均布的一组哈夫座(24)分别铰支水平的拨禾杆(25),所述拨禾杆上间隔分布有径向延伸的扒齿(29),所述拨禾轴的一端还套装有扇形转板(232),所述扇形转板铰支两个位于同一旋转半径上的限位滚轮(231),两限位滚轮的外圆与活套在拨禾轴端的偏心幅板内侧中部通孔接触形成径向约束,所述偏心幅板的圆周周向均布一组分别与哈夫座对应的铰支座(20),所述拨禾杆邻近偏心幅板的一端延伸出与轴向垂直的曲拐(223),各曲拐的另一端与邻近的偏心幅板的铰接支座铰接,所述扇形转板以使扒齿朝下的角向位置固定在连接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显旺黄继承沈成张彬王锦国王志兵田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