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中空墙板用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964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墙板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前模板、后模板和左模板、右模板四块模板,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和左模板、右模板四块模板形成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内侧面设有凹槽,凹槽上设有凸榫,所述后模板内侧面设有凸台,该凸台上设有凸榫,并且前、后模板上的凸榫和凸榫相对应;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内侧面各设有2个凸榫;所述左模板、右模板中的至少一块可在所述前模板、后模板之间滑动,并通过两个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前模板、后模板上,而另一块与所述前模板、后模板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这种模具能够制作多种规格的墙板;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拆卸。(*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墙板的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制作多种规格的中空隔墙板模具。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建筑材料是用氯氧镁、玻璃纤维和农田秸秆粉制成的建筑用复合墙板,这种建筑材料制造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而且具有防水、防火、隔声、保温、可锯、可钉、抗老化等多种性能优势,因此这种复合墙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建筑生产企业所采用。相应地,对制作这种复合墙板的模具的研究开发也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此前中国专利ZL01250530·7中公布了一种墙板组合模具,包括前、后和左、右四块模板。这种组合模具的前后左右四块模板固定在一起,彼此没有相对运动,每个模具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中空墙板,而建筑行业需要的规格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建材生产企业要生产多种规格的墙板时就需要购置多种相应规格的生产模具,这样就增加了建材生产企业一次性投资的压力,从而也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调节模具长宽的、使用一套模具即可制作多种规格中空墙板用的模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作中空墙板用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形成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内侧面设有凹槽5,凹槽5上设有凸榫17,所述后模板2内侧面设有凸台6,该凸台6上设有凸榫18,并且前、后模板上的凸榫1 7和凸榫18相对应;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4内侧面各设有2个凸榫;所述左模板3、右模板4中的至少一块可在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之间滑动,并通过两个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上,而另一块与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所述前模板内侧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置至少2个以上凸榫;所述后模板内侧设置有凸台。该凸台上设置至少2个以上凸榫;前后模板上设置的凸榫相对应的;所述的左右模板的内侧上各设置2个凸榫。所述的凸榫高度至少为10mm。上述的模具中,所述左模板的一侧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套管,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具有两个分支的连接卡、一垫板,和一螺栓,使所述前、后模板处于连接卡的两个分支之间,并将连接卡的一支插入所述套管中,然后通过螺栓将所述垫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卡的另一支和所述前、后模板之间。上述的模具中,所述连接卡可以呈“∏”型。上述的模具中,所述左、右模板中的另一块的两端上可以各垂直地设置一插头,所述前、后模板的端部上各设置一插座,在所述插头和插座上均设有若干个销孔,所述模板通过所述插头、所述插座以及与所述销孔数目相应的若干个定位销与所述前后模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模具可以根据要制作的墙板大小进行调节,所以只需要使用一套本技术的制作墙板的模具,就可利用其制作任意种规格的中空墙板;这种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和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制作中空墙板用的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前模板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前模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前模板沿A-A的截面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后模板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后模板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后模板沿B-B的截面放大图; 图9为本技术右模板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右模板的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左模板的俯视图;图12为本技术左模板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左、右模板的插头、插座结构示意图;图面说明如下1-前模板;2-后模板;3-左模板;4-右模板;5-前模板1内侧所设凹槽;6-后模板2内侧所设凸台;7-左模板3内侧面所设凸榫;8-右模板4内侧面所设凸榫;9-套管;10-连接卡;11-垫板;12-镙栓;13-插头;14-插座;15-定位销16-前模板1内侧面所设凹槽中的凸榫;17-后模板2内侧面所设凸台中的凸榫;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13,本实施例墙板制作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左模板3,和右模板4。在前模板1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凹槽5,在该凹槽5上等间距地设有至少2个凸榫17;而在后模板2内侧面设有凸台6,在该凸台6上等间距地设有至少2个凸榫18,并且前、后模板上的凸榫17和凸榫18相对应。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4内侧面各设有2个凸榫。其所有凸榫的高度均比板的厚度大。在左模板3未端设置凸榫7的外侧布置有两个套管9,套管9的直径以容纳连接卡10的一分支为准;套管9是通过粘接或焊接方法固定在左模板3上。左模板3位于前、后模板1、2之间并可沿着前、后模板1、2的长度方向滑动,并通过两个可拆卸的连接装置固定在前、后模板1、2上。该连接装置包括一“∏”型的连接卡10、一垫板11,和一螺栓12。在装配时,对于前模板1的情况,使前模板1处于连接卡10的两个分支之间,并将连接卡10的一支插入套管9中,然后通过螺栓12将垫板11固定在连接卡10另一支和前模板1之间。这样,当拧紧螺栓12时,垫板11将在螺栓12的作用下向前模板1的外侧靠紧,并且连接卡10进一步拉紧套管10,从而将左模板3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当拧松螺栓12时,即可松开所述连接装置,这样左模板3即可在前、后模板1、2之间并沿着前后模板1、2滑动,而且可以固定在前后模板1、2上的任意位置处,从而能够调节所述模具在前、后模板1、2的长度方向上的规格大小。对于后模板2的装配情况与前模板1相同。在右模板4的两端上设置有两个插头13。类似地,插头13也是通过粘接或焊接固定在右模板4上。如图1所示,在前、后模板1、2的端部均设有插座14;在插头13和插座14上均设有销孔。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插头13接合在插座14中,然后将若干个定位销15插入所述销孔中,从而将与前、后模板1、2连接在一起。由于两个插头13与右模板4形成一整体,并且均保持与右模板4垂直,再加上右模板4与前、后模板1、2接合时是平面相贴,所以这种结构能够防止本技术模具变形,始终保持为一矩形。而且这种结构设计简单,并且使用方便。此外,类似于所述模具的装配过程,所述模具的拆卸过程也非常简便,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拆卸方便,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将左、右模板3、4拆卸下来,并且将左右模板3、4加宽,从而能够调节所述模具在左、右模板3、4的长度方向上的规格大小。综上所述,本技术模具是一种制作中空墙板的可调式模具,依靠所述连接装置可以调节模具长度方向的大小,从而制作1米至4米5米任意规格的中空墙板;并且依靠所述左右模板的结构设计,如果将左右模板加长,从而可以制作任意宽度的中空墙板。这种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易于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制作中空墙板用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形成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内侧面设有凹槽(16),凹槽(16)上设有凸榫(17),所述后模板(2)内侧面设有凸台(15),该凸台(15)上设有凸榫(17),并且前、后模板上的凸榫(17)和凸榫(20)相对应;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4)内侧面设有2个凸榫;所述左模板(3)、右模板(4)中的至少一块可在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之间滑动,并通过两个连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中空墙板用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和左模板(3)、右模板(4)四块模板形成一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1)内侧面设有凹槽(16),凹槽(16)上设有凸榫(17),所述后模板(2)内侧面设有凸台(15),该凸台(15)上设有凸榫(17),并且前、后模板上的凸榫(17)和凸榫(20)相对应;所述左模板(3)和右模板(4)内侧面设有2个凸榫;所述左模板(3)、右模板(4)中的至少一块可在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之间滑动,并通过两个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上,而另一块与所述前模板(1)、后模板(2)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怀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润天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