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锦明专利>正文

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953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有一个外翻折边,该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了木制挤出口内部的铁皮,在制砖时就无需向挤出口注水或注油,节省了人工和成本,且制得的砖坯质量好、无缺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砖挤出口(笼口)的内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制砖挤出口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铁出口,是整体的铁制件用于真空制砖机。其具有砖坯尺寸控制严格、整体光滑、无缺角掉角、干燥快、周转期短等优点,但由于铁出口用于真空制砖机,设备投入费用高,一套真空制砖机投入需100多万元。第二类为木出口,经木头加工制作的木模,用于普通制砖机,为使出口内的泥条润滑、制出来的砖坯光滑不缺角,在木模内需钉铁皮并预留槽口,制砖时向槽口内注水或注油。采用注水工艺能改善砖坯的质量缺陷,减少外表粗糙、缺角掉角、外型尺寸差等缺陷,但采用注水工艺制出来的砖坯干燥较慢,并且整个过程需要经验非常丰富的技术工人来操作,因为制砖泥的干湿为人工控制,注水的量也需人工调整。注油工艺较注水工艺易掌握,制作出来的砖坯外型也光滑,但成本高,经生产表明每万块砖需油4~5升,每升油在4~4.5元,这样每制作一万块砖坯需18~20元。每天生产10万砖坯的话就需近200元。这类木出口对钉制的铁皮尺寸要求很严格,还有在制作百万砖坯后铁皮需要修理,木模也可能需要重新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制砖挤出口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以该内衬装置替代木制出口上的铁皮,采用该装置后,制砖时不需要向挤出口注水或注油就能保证砖坯的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有一个外翻折边,该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光滑平面的挤出口内衬装置,替代了木出口内部的铁皮,在制砖时就无需向挤出口注水或注油,且制得的砖坯外型尺寸准确、光滑、不缺角掉角、干燥快、周转期短。与注油工作方式的出口相比,除了节省人工外,经测算每10万砖可节约金额70%以上。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这种装置用作制砖挤出口的内衬配套件,其有二个大小不一的开口端1和2,整体形状呈略漏斗形,尺寸大小与现有的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1有一个外翻折边3,将该装置套在挤出口内,外翻折边3起到定位作用。该装置的四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无需开设注水或注油的槽口。制砖时,泥连续从该装置的大开口端进入,从小开口端挤出成为砖条,再将砖条切成砖坯。本技术装置可以以塑料为原料经模塑而成。权利要求1.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有一个外翻折边,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以塑料为原料经模塑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有一个外翻折边,该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由于本技术替代了木制挤出口内部的铁皮,在制砖时就无需向挤出口注水或注油,节省了人工和成本,且制得的砖坯质量好、无缺陷。文档编号B28B3/20GK2796993SQ200520101988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9日专利技术者许锦明 申请人:许锦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砖挤出口的内衬装置,其形状大小与木制挤出口相匹配,在其大开口端有一个外翻折边,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的各个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许锦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