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820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流布料装置,包括正向输送装置、向所述正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一粉料的第一布料装置组合、反向输送装置、向所述反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二粉料的第二布料装置组合以及垂直导料装置,所述正向输送装置和反向输送装置运行方向相反,邻近的端部之间形成使所述第一粉料和第二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的交汇口,所述垂直导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交汇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同步运行的正向输送装置、反向输送装置以及垂直导料装置,使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补充,使陶瓷砖形成一种更加自然的装饰效果,扩充了现有陶瓷砖产品的图案品种,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砖生产用布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对流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砖生产主要包括布料、压制成型、干燥和烧结等工序,其中布料是 重要的工序。现有传统布料装置均为水平并列多组料斗结构,首先将粉料填 设在承料载体(如格栅或软胶坯垫)上,然后由推料车或其他循环输送机构 将粉料送入压机,在压机处将粉料填充于模具型腔内,最后压制成砖坯。该结构形式的布料装置只能进行筒单图案的布料操作,当需要实现特殊 装饰效果的砖坯(如微粉线条砖、仿天然石材或沙岩石等图案)时,通常是采 用二次或二次以上布料或者多工位分区域叠加布料结构, 一方面存在组合设备占地大、多传动机构协同控制造成电气系统复杂、操作维护工作量大等缺 陷,另一方面,多工位分区域叠加布料结构均为水平设置,即所有粉料均为 水平布设,粉料之间不能相互渗透,因此形成的图案不够柔和生动,同时布 料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流布料装置,通过使粉料在垂直方向互 相挤渗补充,形成更加自然的装饰效果,同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 维护方^f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流布料装置,包括正向输 送装置、向所述正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一粉料的第一布料装置组合、反向输 送装置、向所述反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二粉料的第二布料装置组合以及垂直导料装置,所述正向输送装置和反向输送装置运行方向相反,邻近的端部之 间形成使所述第一粉料和第二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的交汇口 ,所述垂直 导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交汇口的下方。所述正向输送装置和反向输送装置为皮带传动结构。所述垂直导料装置为垂直导料板。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布料装置组合为至少一个雕花布料装 置,或至少一个面料布料装置,或至少一个团料布料装置,或至少一个所述 雕花布料装置、面料布料装置和团料布料装置的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所述 正向输送装置上方还设置有布设第一线条粉料的第一线条布料装置组合,所 述第一线条布料装置组合为至少一个线条布料装置。所述反向输送装置上方 还设置有布设第二线条粉料的第二线条布料装置组合,所述第二线条布料装 置组合为至少一个线条布料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布料装置组合为至少一个雕花布料装 置,或至少一个面料布料装置,或至少一个团料布料装置,或至少一个所述 雕花布料装置、面料布料装置和团料布料装置的任意组合。进一步地,所述 正向输送装置上方还设置有布设第一线条粉料的第一线条布料装置组合,所 述第一线条布料装置组合为至少一个线条布料装置。所述反向输送装置上方 还设置有布设第二线条粉料的第二线条布料装置组合,所述第二线条布料装 置组合为至少一个线条布料装置。所述线条布料装置下方还设置有振动筛。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对流布料装置,通过设置同步运行的正向输送装 置、反向输送装置以及垂直导料装置,使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补充,再 通过投设线条粉料,使陶覺砖形成一种更加自然的装饰效果,提高了产品品 质,扩充了现有陶瓷砖产品的图案品种,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 产成本低、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对流布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对流布料效果示意图3为本技术对流布料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对流布料效果示意图5为本技术对流布料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6为图5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对流布料效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O—正向输送装置;40—承粉载体;12 —第一面料布料装置;22 —第二团料布料装置;112 —第一雕花滚筒;212 —第二雕花滚筒;120—第一面粉料;220—第二团粉料;20—反向输送装置; 30—垂直导料装置;5 0—振动筛; 11 一第 一雕花布料装置; 13—第一线条布料装置;21 —第二雕花布料装置; 23—第二线条布料装置;lll一第一雕花料斗;113—正花雕花坑; 211—第二雕花料斗;213—反花雕花坑; 110—第 一雕花粉料;13 0—第 一线条粉料; 210—第二雕花粉料;230—第二线条粉料; 300—面粉料。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对流布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 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对流布料效果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对流 布料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的正向输送装置10和反向输送装置 20,正向输送装置10传动方向的端部与反向输送装置20传动方向的端部之 间形成交汇口,交汇口下方设置垂直导料装置30,正向输送装置10上方设 置有第一雕花布料装置11,第一雕花布料装置11用于向正向输送装置10上 布设具有正花图案的第一雕花粉料110,反向输送装置20上方设置有第二雕花布料装置21,第二雕花布料装置21用于向反向输送装置20上布设具有反 花图案的第二雕花粉料210,经过正向输送装置IO传送的具有正花图案的第 一雕花粉料110和经过反向输送装置20传送的具有反花图案的第二雕花粉料 210在交汇口处垂直方向互相挤渗,形成一种具有渗透夹层的面粉料300,具 有渗透夹层的面粉料300经过垂直导料装置30被布设在垂直导料装置30下 方的承粉载体4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雕花布料装置11为雕花滚筒机构,包括第一雕花料斗 111和第一雕花滚筒112,装载第一雕花粉料110的第一雕花料斗111设置在 第一雕花滚筒112上方,第一雕花滚筒112的表面上设置有正花雕花坑113, 使正花雕花坑113内填充第一雕花粉料110,在第一雕花滚筒112转动中, 第一雕花粉料IIQ被布设在正向输送装置IO表面,形成具有正花图案的第一 雕花粉料IIO。第二雕花布料装置21也为雕花滚筒机构,包括第二雕花料斗 211和第二雕花滚筒212,装载第二雕花粉料210的第二雕花料斗211设置在 第二雕花滚筒212上方,第二雕花滚筒212的表面上设置有反花雕花坑213, 使反花雕花坑213内填充第二雕花粉料210,在第二雕花滚筒212转动中, 第二雕花粉料210被布设在反向输送装置20表面,形成具有反花图案的第二 雕花粉料210。本实施例中,正向输送装置10和反向输送装置20均为皮带传动结构, 垂直导料装置30为垂直导料板结构,第一雕花布料装置11可以是一个,也 可以是多个,形成第一布料装置组合;第二雕花布料装置21可以是一个,也 可以是多个,形成第二布料装置组合,以丰富陶瓷砖图案。本实施例通过正 向、反向同步运行的输送装置和垂直导料装置,使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 补充,使陶瓷砖形成一种特殊的装饰效果,提高了产品品质,扩充了现有陶 瓷砖产品的图案品种,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生产成本低、操作维 护方便等优点。图3为本技术对流布料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对流布料效果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对流 布料装置包括正向输送装置10、反向输送装置20和垂直导料装置30,其结 构形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与第一实施例技术方案不同的是,本实施例 正向输送装置10上方设置有第一面料布料装置12,第一面料布料装置12用 于向正向输送装置10上布设均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流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输送装置、向所述正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一粉料的第一布料装置组合、反向输送装置、向所述反向输送装置上布设第二粉料的第二布料装置组合以及垂直导料装置,所述正向输送装置和反向输送装置运行方向相反,邻近的端部之间形成使所述第一粉料和第二粉料在垂直方向互相挤渗的交汇口,所述垂直导料装置设置在所述交汇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