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480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包括中空的芯盘、导风块、吊耳、导风槽和定位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罩式退火对流盘的吊装复杂、厚度大、导风能力差的几大缺陷,在同等工状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对流盘能极大的缩短带卷吊装炉时间,其厚度也只是同等可吊装对流盘的一半以下,而且螺旋式的导风块与炉底对流风机形成螺旋型气流逆向通道,加速了炉内气流旋转流动,形成了良好的导风匀热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备极佳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冷轧带卷吊装的具有优良导风性能的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
技术介绍
对流盘是冷轧罩式炉退火时的必用物品,它处于罩式炉内的带卷间,用于将不同层的带卷隔离,并能在层与层的带卷内外圈的空间形成对流通道。目前常规的对流盘是与带卷分开吊装的,所以其耗费的安装时间长且安装过程十分的不方便,延误了生产时间,花费了额外的劳动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即使有些进行了改造的对流盘实现了与带卷一同吊装,但是确需要极厚的对流盘方可承重与带卷一起吊装,同样的不利于高效率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精简生产流程的的承重对流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包括芯盘、导风块、吊耳和定位口。芯盘为中空的环形圆盘,其中空的部位形成圆孔;芯盘的正、反两个表面分别设有辅向排列且数量相等的导风块,其中,芯盘正面的导风块与芯盘反面的导风块的位置相互一一对应;此外,芯盘同一面上相邻的两块导风块之间均设有导风槽。芯盘侧面设有间隔距离相同且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口,同时每个定位口侧边均设有一个吊耳。定位口为凹形槽,每个定位口均位于其对应位置的导风槽的上端。吊耳分别位于各个定位口右侧的导风块上方。本技术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对流盘吊装复杂、厚度大、导风能力差的几大缺陷,在同等工状条件下,使用本技术的对流盘能极大的缩短带卷吊装炉时间,其厚度也只是同等可吊装对流盘的一半以下,而且螺旋式的导风块与炉底对流风机形成螺旋型气流逆向通道,加速了炉内气流旋转流动,形成了良好的导风勻热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备极佳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广图2所示的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包括芯盘1、导风块2、吊耳3、 导风槽5和定位口 4。芯盘1为中空的环形圆盘,其中空部位形成一圆孔;芯盘1的正、反两个表面分别设有辅向排列且数量相等的导风块2,其中,芯盘1正面的导风块2与芯盘1反面的导风块 2的位置相互一一对应;此外,由于导风块2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芯盘1同一面上相邻的两块导风块2之间会形成导风槽5,以更好的流通空气。芯盘1侧面设有间隔距离相同且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口 4,同时每个定位口 4侧边均设有一个吊耳3。定位口 4为凹形槽,每个定位口 4均位于其对应位置的导风槽5的上端。吊耳3分别位于各个定位口 4右侧的导风块2上方。在操作过程中,芯盘1中部的圆孔与带卷内孔对齐,定位口 4与炉座外圆对齐。实现带卷与炉座、层与层均在一中心线上。芯盘1上螺旋安置的导风块2的作用视同加强筋,实现了承重的能力,又解决了对接盘厚度大的问题,同时,螺旋安置导风块2能实现层与层带卷之间优良的进行导风。权利要求1.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盘(1 )、导风块(2)、吊耳(3)和定位口 (4),其中芯盘(1)为中空的环形圆盘;芯盘(1)的正、反两个表面分别设有辅向排列且数量相等的导风块(2);其中,芯盘(1)正面的导风块(2)与芯盘(1)反面的导风块(2)的位置相互一一对应;此外,芯盘(1)同一面上相邻的两块导风块(2)之间均设有导风槽(5);另外,芯盘(1)侧边设有间隔距离相同且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口(4),同时每个定位口(4)侧边均设有一个吊耳(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口(4)为凹形槽,每个定位口(4)均位于其对应位置的导风槽(5)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耳(3)分别位于各个定位口(4)右侧的导风块(2)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包括中空的芯盘、导风块、吊耳、导风槽和定位口。本技术解决了罩式退火对流盘的吊装复杂、厚度大、导风能力差的几大缺陷,在同等工状条件下,使用本技术的对流盘能极大的缩短带卷吊装炉时间,其厚度也只是同等可吊装对流盘的一半以下,而且螺旋式的导风块与炉底对流风机形成螺旋型气流逆向通道,加速了炉内气流旋转流动,形成了良好的导风匀热效果,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具备极佳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文档编号C21D9/675GK201990712SQ20112006360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专利技术者何冠英, 余悦永, 刘锦善, 喻建平, 涂明, 王利平, 罗荣富, 黄余盛 申请人:广州金莱冷轧带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型可承重对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盘(1)、导风块(2)、吊耳(3)和定位口(4),其中:芯盘(1)为中空的环形圆盘;芯盘(1)的正、反两个表面分别设有辅向排列且数量相等的导风块(2);其中,芯盘(1)正面的导风块(2)与芯盘(1)反面的导风块(2)的位置相互一一对应;此外,芯盘(1)同一面上相邻的两块导风块(2)之间均设有导风槽(5);另外,芯盘(1)侧边设有间隔距离相同且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定位口(4),同时每个定位口(4)侧边均设有一个吊耳(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平余悦永喻建平刘锦善何冠英涂明罗荣富黄余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莱冷轧带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