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兆泉专利>正文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生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602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生产机,支架中沿纵向至少固定布置二块或以上相互间有一定间距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板之间的传动轴其另一端连接一带叶片的螺旋管,螺旋管后端连接一内成孔管,带叶片螺旋管位于一个与支架或支撑板固定相连的外管内,螺旋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进料挤压腔,外管的径向侧壁上有进料口;内成孔管位于一个底部放置于地面的振动模架内,内成孔管与振动模架及地面之间形成混凝土空心桩的成型模具腔,带有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通过弹簧与支架相连并保持相对位置关系,振动模架和外管之间布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呈喇叭筒形连接在外管的出料端,振动模架可以是整块结构或二至数块构成,其内壁面形状与所生产空心桩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建筑行业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生产机。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管桩需求量很大,现有的预制管桩生产设备,是利用离心原理,使混凝土在高速旋转的模型内离心成空心的预应力管桩。因此,它需要大动力的旋转生产线,还需要电力拖动低压电路控制系统以及蒸汽高温保养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另外,需要大厂房,大行车,大型搅拌站,大型场地和繁重的运输工作等。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电量消耗大,加上设备维修及运输费用高,所以管桩成本造价长期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生产机,它包括支架、支撑板、外管、导向板、振动模架、电机、变速箱、联轴器、轴承、传动轴、螺旋管、内成孔管、行走轮、弹簧等部件,电机的输出动力经变速箱和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运转,特征是支架中沿纵向至少固定布置二块或以上相互间有一定间距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板之间的传动轴其另一端连接一带叶片的螺旋管,螺旋管后端连接一内成孔管,所述带叶片螺旋管位于一个与支架或支撑板固定相连的外管内,螺旋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进料挤压腔,外管的径向侧壁上有进料口;所述内成孔管位于一个底部放置于地面的振动模架内,内成孔管与振动模架及地面之间形成混凝土空心桩的成型模具腔,带有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通过弹簧与支架相连并保持相对位置关系,振动模架和外管之间布置有导向板。 所述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支架或支撑板上,它与带叶片的螺旋管和内成孔管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导向板呈喇叭筒形连接在外管的出料端。 所述振动模架可以是整块结构,也可以为二至数块构成,其内壁面形状与所生产空心桩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 所述振动模架的出口端装有可压在成型桩体表面以形成齿形的滚动齿轮;滚动齿轮后面装有插入成型桩体表面以形成进水孔的取孔杆。 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生产设备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第一、生产设备结构简易、动力小、电耗少、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第二、生产工艺简单。 第三、生产的预应力管桩适合中小型城镇及农村建设使用,弥补了偏远城镇施工的需求。 第四、市场推广快,投资效益高。 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混凝土空心桩与传统的预制管桩相比较,也存在以下优点第一、造价低廉,节约原材料,还可免除打沙袋桩。 第二、生产过程中灵活度高,可在桩体上制作进水孔及表面齿形,使桩体磨阻力变为剪切力,提高了单桩承载力。 第三、可以从预制管桩空心中抽水,使土层迅速固结于桩体表面,能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生产三角形混凝土空心桩用的振动模架(5)与支架(1)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生产的三角形混凝土空心桩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生产机,由支架1、支撑板2、外管3、导向板4、带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5、动力电机6、变速箱7、联轴器8、轴承9、传动轴10、带叶片的螺旋管12、进料口13、内成孔管15、弹簧16、行走轮17、滚动齿轮18、取孔杆19等组成。 支架1及其上有主筋通孔11的支撑板2、带有进料口13的外管3、导向板4、振动模架5为机体固定部分,支架底部的四角上装有行走轮17;电机6及其动力输出轴端连接的变速箱7、联轴器8、传动轴10、螺旋管11、内成孔管12为运动部件。当电机6通电后,通过运动部件将动力和扭矩传给螺旋管和外管间的进料挤压腔,该带叶片螺旋管则把由进料口送进的砼料挤压到导向板4后面的成型模具腔,再经带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5振动密实成型为预应力空心桩。振动模架与机器的支架间通过弹簧16弹性连接,成型的桩体在地面上的磨阻力很大,同时地面给生产机以反作用力,由于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轮17,使其沿主筋通孔11中预先布置好的主筋方向行进。这样,生产机在已成型桩体的反作用力的驱动下,不断行进生产出混凝土空心桩。行进生产过程中,在点焊绕筋区14完成绕筋焊接工艺。 生产出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体表面的齿形是通过滚动齿轮18来完成的即行进时已成型桩体带动滚动齿轮转动,压在成型桩体表面形成齿形。桩体进水孔,是由装在振动模架5末端的独立的取孔杆19完成,孔口自动或由人工完成取孔。 本实施例以三角形成桩为例,如图4提示,20为桩体内主筋,21为主筋上的绕筋,22为桩体进水孔,23为三角形空心桩桩体。 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机,加工不同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只需更换不同形状的振动模架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生产机,它包括支架、支撑板、外管、导向板、振动模架、电机、变速箱、联轴器、轴承、传动轴、螺旋管、内成孔管、行走轮、弹簧,电机的输出动力经变速箱和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运转,其特征在于:支架中沿纵向至少固定布置二块或以上相互间有一定间距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板之间的传动轴其另一端连接一带叶片的螺旋管,螺旋管后端连接一内成孔管,所述带叶片螺旋管位于一个与支架或支撑板固定相连的外管内,螺旋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进料挤压腔,外管的径向侧壁上有进料口;所述内成孔管位于一个底部放置于地面的振动模架内,内成孔管与振动模架及地面之间形成混凝土空心桩的成型模具腔,带有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通过弹簧与支架相连并保持相对位置关系,振动模架和外管之间布置有导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生产机,它包括支架、支撑板、外管、导向板、振动模架、电机、变速箱、联轴器、轴承、传动轴、螺旋管、内成孔管、行走轮、弹簧,电机的输出动力经变速箱和联轴器带动传动轴运转,其特征在于支架中沿纵向至少固定布置二块或以上相互间有一定间距的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板之间的传动轴其另一端连接一带叶片的螺旋管,螺旋管后端连接一内成孔管,所述带叶片螺旋管位于一个与支架或支撑板固定相连的外管内,螺旋管和外管之间形成进料挤压腔,外管的径向侧壁上有进料口;所述内成孔管位于一个底部放置于地面的振动模架内,内成孔管与振动模架及地面之间形成混凝土空心桩的成型模具腔,带有动力装置的振动模架通过弹簧与支架相连并保持相对位置关系,振动模架和外管之间布置有导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生产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兆泉曹沂风郭峰路鹏
申请(专利权)人:郭兆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