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模后轴向布料的管桩生产工艺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背景现有管桩布料工艺是端头板和钢筋骨架与张拉固定件安装在下模体内后(管桩模由上、 下两半体模构成),先将预拌好的混凝土料水平移动垂直布入下模体中,再合上上模体经张拉、 离心成型方法制成管桩。此过程中混凝土的布料常有以下不足a)布料不均匀、不可避免地 有混凝土料洒落在合模口和机架上;b)洒落在合模口和机架上的混凝土料需用人工清理到下 模体内才能合模,影响生产效率;C)由于清理不到位或在合上模时将混凝土料碰在合模口, 致使合模后的密封性能差、管模易变形,影响成品质量;d)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模后轴向布料的管桩生产 工艺,它有利于提高管桩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的工序如下-1) 向由上、下半体模构成、并可沿轴心线旋转的管桩模的下体模内设置钢筋骨架后, 将上、下半体模合紧;2) 经所述管桩模一端部上的混凝土浇注通口向管桩模体内灌注预拌好的混凝土料; 3)经传动机构驱动管桩模旋转,使混凝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成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模后轴向布料的管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序进行:1)向由上、下半体模构成、并可沿轴心线旋转的管桩模的下体模内设置钢筋骨架后,将上、下半体模合紧;2)经所述管桩模一端部上的混凝土浇注通口向管桩模体内灌注预拌好的混凝土料;3)经传动机构驱动管桩模旋转,使混凝土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朗,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