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33717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13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源转换装置;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脉宽调制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PMOS晶体管Q3、第二PMOS晶体管Q4、第二NMOS晶体管Q2依次关断,再将第一NMOS晶体管Q1导通,使自举电容第二端的电压由地电位升高至PVDD,从而自举电容第一端的电压跟随所述第二段的电压升高至PVDD+AVDD,使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栅开启电压达到PVDD+AVDD,用以使第一NMOS晶体管Q1完全导通,从而使电源转换装置的输出电压达到PVDD,并且使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最大栅源电压始终不超过AVD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开关单元、自举单元和控制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NMOS晶体管(Q1)和第二NMOS晶体管(Q2);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漏极接功率级的电源电压PVDD,源极与第二NMOS晶体管(Q2)的漏极相连接,为电源转换装置的输出,第二晶体管(Q2)的源极接地;自举单元,包括:第一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Q3)、第二PMOS晶体管(Q4)和自举电容(Cbst);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Q3)的源极接模拟电路电源电压AVDD,漏极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Q4)的漏极相连接,所述自举电容(Cbst)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Q4)的源极相接,用于向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Q1)提供栅开启电压;自举电容(Cbst)的第二端接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漏极和第二NMOS晶体管(Q2)的源极,从而使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最大栅源电压VGS与自举电容(Cbst)两端电压相等;初始状态下,第一NMOS晶体管(Q1)保持关断,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低电平脉宽调制信号PWM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NMOS晶体管(Q2)、第一PMOS晶体管(Q3)和第二PMOS晶体管(Q4)导通,用以使自举电容(Cbst)的第一端电压充电至AVDD,第二端电压为地电位;当脉宽调制信号PWM变为高电平时,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高电平脉宽调制信号PWM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PMOS晶体管(Q3)、第二PMOS晶体管(Q4)、第二NMOS晶体管(Q2)依次关断,第一NMOS晶体管(Q1)导通,使自举电容(Cbst)第二端的电压由地电位升高至PVDD,从而自举电容(Cbst)第一端的电压跟随所述第二段的电压升高至PVDD+AVDD,使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栅开启电压达到PVDD+AVDD,用以使第一NMOS晶体管(Q1)完全导通,从而使电源转换装置的输出电压达到PVDD,并且使第一NMOS晶体管(Q1)的最大栅源电压始终 不超过AVDD。...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王建平衡草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