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1212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06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而言,在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中,通过在第一基板上描画来形成密封材料。使所述描画的起点和终点重叠,从而形成闭合部分。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离开所述闭合部分而离开有源区域。在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围绕所述有源区域之后,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接近所述闭合部分而接近有源区域。将所述液晶材料滴注在用密封材料围绕的内部。在那之后,将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密封材料和所述液晶材料上。然后,通过固化所述密封材料来附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基于2012年5月1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04692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中。
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设备用在各种领域的诸如个人电脑和电视机之类的OA设备中,利用了其诸如重量轻、形状薄和低功耗之类的特征。近年来,液晶显示设备也用作诸如手机和PDA(个人数字助理)、汽车导航设备以及游戏机之类的便携式的远程终端的显示器。滴注式液晶填入(one drop filling,ODF)方法被投入实际使用中,作为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在ODF方法中,将密封材料描画(draw)为框架的形状。当将密封材料从起点描画至终点时,要求密封材料在起点与终点之间不会断开。由于密封材料的起点和终点重叠,所以形成用作密封材料的连接部分的闭合部分。当一对基板粘贴在一起时,因为闭合部分中的密封材料的施加量比其他部分增加得多,所以密封材料的线宽局部地扩张。近来,要求通过使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外部尺寸变大来使框架部分变小。因为根据使有源区域的围绕框架尺寸变小的窄框架要求,有源区域的端部与基板端部之间的宽度具有被减小的趋势。相应地,当密封材料局部扩张时,部分密封材料可能流入有源区域,导致劣质的显示器,或者流到计划切割线上,导致基板的切割缺陷。附图说明合并到说明书中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上文给出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结构的示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图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图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区域P的放大图。图4是示意性示出沿着在与密封材料的延伸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上的线取得的图3中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设置在基板的端部与有源区域之间的密封材料的其他形状(比较示例)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设置在基板的端部与有源区域之间的密封材料的其他形状(比较示例)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并且该平面图具体示出了用于制备第一母基板的过程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并且该平面图具体示出了用于在第一母基板上描画密封材料的过程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并且该平面图具体示出了用于在第一母基板上滴注液晶材料的过程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并且该平面图具体示出了用于附接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的过程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的方法的平面图,并且该平面图具体示出了用于将第一和第二母基板切割为相应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过程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标示几个视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根据一个实施例,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括基本上为矩形形状的有源区域的第一基板,多个像素电极以矩阵形状布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通过以下步骤来形成密封材料:在通过将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拐角部分的外部位置设定为起点而斜向地描画以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及在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之后,通过将与所述起点重叠的位置设定为终点而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接近所述第一拐角部分而接近所述有源区域;将液晶材料滴注在用密封材料围绕的内部;将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密封材料和所述液晶材料上;并且通过固化所述密封材料来附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板,包括基本上为矩形形状的有源区域,以矩阵布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的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布置为面对所述第一基板;成围绕所述有源区域的矩形闭合环的密封元件,用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单元间隙的同时附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所述密封元件包括:第一线部分、第二线部分、第三线部分和第四线部分,分别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平行;闭合部分,设置在所述有源区域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四端部交叉的第一拐角部分的外部;第一斜线部分,连接所述闭合部分和所述第一线部分,并且延伸以便随着所述密封元件从所述闭合部分接近所述第一线部分而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以及第二斜线部分,连接所述闭合部分和所述第四线部分,并且延伸以便随着所述密封元件从所述闭合部分接近所述第四线部分而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以及液晶层,保持在用所述密封元件围绕的内部且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单元间隙内。液晶显示设备1装备有: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面板LPN,连接至柔性印刷电路基板3的驱动IC芯片2等。液晶显示面板LPN装备有:阵列基板AR(第一基板);对向基板CT(第二基板),面对所述阵列基板AR;以及液晶层,保持在所述阵列基板AR与所述对向基板CT之间。阵列基板AR和对向基板CT在其间维持单元间隙的同时由密封材料附接。液晶层保持在由密封材料围绕的单元间隙的内部。液晶显示面板LPN装备有矩形形状的用于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CT。有源区域ACT由多个像素PX构成,并且形成为(m×n)个像素PX(“m”和“n”是正整数)的矩阵形状。有源区域ACT包括:沿着第一方向X的第一端部E1;第二端部E2,与第一端部E1连接且在正交地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第三端部E3,与第二端部E2连接且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以及第四端部E4,与第三端部E3和第一端部E1连接且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此外,有源区域ACT包括:第一端部E1与第四端部E4交叉的第一拐角部分C1;第一端部E1与第二端部E2交叉的第二拐角部分C2;第二端部E2与第三端部E3交叉的第三拐角部分C3;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包括基本上为矩形形状的有源区域的第一基板,多个像素电极以矩阵形状布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密封材料:在通过将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拐角部分的外部位置设定为起点而斜向地描画以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及在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之后,通过将与所述起点重叠的位置设定为终点而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接近所述第一拐角部分而接近所述有源区域,将液晶材料滴注在用所述密封材料围绕的内部;将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密封材料和所述液晶材料上;以及通过固化所述密封材料来附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01 JP 2012-1046921.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包括基本上为矩形形状的有源区域的第一基板,多个像素电极以
矩阵形状布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
通过以下步骤形成密封材料:
在通过将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拐角部分的外部位置设定为起点而斜
向地描画以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端部
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
的第二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
的第三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
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及
在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之后,通过
将与所述起点重叠的位置设定为终点而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
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接近所述第一拐角部分而接近所述有源区
域,
将液晶材料滴注在用所述密封材料围绕的内部;
将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密封材料和所述液晶材料上;以及
通过固化所述密封材料来附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
起点斜向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时的第一施加轨道与在与所述第一端部平行
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时的第二施加轨道之间的第一锐角角度,以及在与所
述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时的第三施加轨道与在将所述密封材
料斜向地描画至所述终点时的第四施加轨道之间的第二锐角角度分别小于
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
锐角角度和所述第二锐角角度分别在5°至15°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在已经附接所述
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薄片,在所述薄片中,分别描画与所述第二施加轨道平行的第一
直线,以及与所述第三施加轨道平行的第二直线;以及
检查闭合部分中的所述密封材料是否比沿着所述第二施加轨道和所述
第三施加轨道的所述密封材料延展得更邻近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端部,在所
述闭合部分中,所述起点和所述终点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有
源区域的所述第二拐角部分、所述第三拐角部分和所述第四拐角部分的外
部中的所述施加轨道的形状形成为弧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起
点与所述终点重叠的位置处的所述密封材料的线宽大于在其它位置处的所
述密封材料的线宽。
7.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由多个阵列基板形成的第一基板,每个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本上
为矩形形状的有源区域,以及以矩阵形状布置在所述有源区域中的多个像
素电极;
通过以下步骤在每个阵列基板中形成密封材料:
在通过将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一拐角部分的外部位置设定为起点
而斜向地描画以离开所述有源区域之后,与所述有源区域的
第一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二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
区域的第二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三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

\t区域的第三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
在经过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拐角部分的外部之后,与所述有源
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以及
在与所述有源区域的第四端部平行地描画所述密封材料之后,
通过将与所述起点重叠的位置设定为终点而斜向地描画所述
密封材料,以便随着所述描画接近所述第一拐角部分而接近
所述有源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仓真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