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花或/和叶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807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连花或/和黄连叶茶,其组成有:黄连花或/和黄连叶干品1000份,甜味剂(三氯蔗糖、AK糖、甜叶菊糖、甜茶等)0.1~100份,香料(玫瑰花、菊花等)0.1~200份,矫味剂为余量。先将黄连花或/和黄连叶采摘后,先杀青;将甜味剂配制成水溶液,将黄连花或/和黄连叶)浸泡在甜味剂水溶液中,或者将甜味剂水溶液均匀喷洒在黄连花或/和黄连叶上,随后烘干;最后将香料添加到黄连花或/和黄连叶中。包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黄连的副产物(黄连花和黄连叶子)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助成分,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黄连副产物的有效成分,获得的产品具有清热、降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保健功能。另一方面废物利用,充分发挥了其社会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黄连花或/和叶茶
技术介绍
黄连味苦,性寒。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用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呕吐、腹痛泻痢、目赤肿毒、口舌生疮、湿疹、烫伤、吐血、衄血等。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各种黄连主要均含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含量5.20~7.69%。其它尚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等,这些碱的含量均各在0.5%以下,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统称黄莲生物碱。黄连生物碱具有杀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黄连生物碱还有利胆、增加胆汁分泌等作用;对心律失常、高血压、消化溃疡、高血脂、脑中风等均有疗效(肖平,“黄连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北京),2004,6(6)142~143)。黄连为名贵中药,市场行情紧俏。但是黄连的副产物(黄连花和黄连叶子等)全被浪费,没有被利用。我们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①、黄连花含总生物碱5%左右;其中,小檗碱1.8%左右,药根碱0.2%左右;此外,还有含有20%的氨基酸及芳香成分等营养成分。②、黄连叶子含总生物碱6%;其中,小檗碱1.4%左右,药根碱0.2%左右,巴马亭0.8%左右;此外,还有含有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黄连花或/和叶茶,其组成如下:黄连花或/和黄连叶干品1000份,甜味剂0.02~100份,香料0.02~200份,矫味剂为余量;将上述原料按以下方法制备:黄连花或/和黄连叶采摘后,先杀青;将甜味剂配制成水溶液,将黄连花或/和黄连叶浸泡在甜味剂水溶液中,或者将甜味剂水溶液均匀喷洒在黄连花或/和黄连叶上,随后50~100℃烘干;最后将香料添加到黄连花或/和黄连叶中,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连花或/和叶茶,其组成如下黄连花或/和黄连叶干品1000份,甜味剂0.02~100份,香料0.02~200份,矫味剂为余量;将上述原料按以下方法制备黄连花或/和黄连叶采摘后,先杀青;将甜味剂配制成水溶液,将黄连花或/和黄连叶浸泡在甜味剂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刚袁吕江叶小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