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钢的冶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7210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2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轮钢的冶炼工艺,将经脱硫处理后其硫含量≤10ppm的高炉铁水入转炉冶炼,控制转炉冶炼过程温度≥1660℃,以300~400m3/h的氩气流量对钢水进行全程底吹氩,采用Si、Mn合金复合脱氧,当钢水中的合金含量达标后出钢,把钢水送吹氩站进行吹氩处理,出吹氩站时钢水温度在1550~1565℃,钢水送LF进行精炼,向钢水中添加Mn、Si、Al、Nb、Ti合金,钢水精炼时间70~80min,渣中二元碱度≥1.0。塞棒与长水口的氩气流量分别大于等于6L/min和2L/min,钢水过热温度为15~30℃。用此冶炼工艺提供的车轮钢的生产成本降低30%~50%,轮辐的弯曲疲劳次数及轮辋的径向疲劳次数达10~100万次以上,可用于制造有内胎或无内胎的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钢的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对高炉炼铁水进行脱硫处理,使铁水中S≤10ppm,把经脱硫处理后的铁水入100~200t的氧气顶底复合吹炼转炉进行冶炼,控制转炉冶炼过程温度≥1660℃,采用硅、锰合金对钢水进行复合脱氧,全程底吹氩,氩气流量为300~400m3/h;当钢水冶炼成分[C]≤0.06%、[Mn]≤0.10%、?[P]≤0.019%、[S]≤0.005%时出钢,出钢温度控制在1660℃~1700℃,控制下渣量≤5kg/t,出钢后保留炉中余氧量≥100ppm;将钢包送吹氩站对钢水进行吹氩处理,控制吹氩站的出钢温度1550℃~1565℃,控制钢水经吹氩处理后的成分:[C]≤0.08%、[Si]≤0.15%、[Mn]≤1.0%、?[P]≤0.018%、[S]≤0.008%;把经吹氩处理后的钢水送精炼站进行精炼,向钢水中添加锰、硅、铝、铌、钛合金,使精炼后的钢水成分[C]≤0.12%、[Si]≤0.30%、[Mn]≤1.60%、?[P]≤0.022%、[Als]=0.02~0.06%、[S]≤0.008%、[Ti]≤0.030%、[Nb]≤0.030%、[N]≤0.0070%,控制渣中二元碱度大于等于1.0,钢水在精炼站的精炼时间为70~80min;连铸工艺采用氩气保护浇铸,塞棒氩气流量大于等于6L/min,长水口氩气流量大于等于2L/min,钢水过热度为15℃~30℃;所述t为每吨钢水,[C]、[Si]、[Mn]、[P]、[S]、[Als]、[Nb]、[Ti]、?[N]的值为碳、硅、锰、磷、硫、铝、铌、钛及氮在钢水中的质量百分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伟廖志李会曹建新吴浩鸿邓必荣徐刚军谢世正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