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板机,其主要是将一主机体设于底座及输送台上方,并利用一高度调整器抵设于左右机座间以调整主机体高度,一进料压板设于前述主机体及输送台间,且一个以上可调整铣切厚度的铣刀轴座设于主机体内,配合一进料压轴,当拼镶细木(即:集成拼板)由输送台经进料压轴后进入主机体内时,由进料压板压制并夹紧拼镶细木,便于铣刀轴座下端固设的铣刀完成铣平拼镶细木的表面,实现极佳平面的木工专用加工机械。(*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机械,特别是指一种可使拼镶细木表面获得极佳削平效果的一种铣板机。前述滚筒式刨光机于使用时,因木块在刨光时板材的正交切力会导致整片材质向上翘起,故刨光后二侧边会形成“起边”现像,极大地影响了成品的品质。又,如台湾新型专利申请第82206549号的「木工直立式旋转铣床」一案中所揭露的加工机械,其构造请参附图说明图13至图16所示,其中,该铣床具有一机台7,机台7二端各设有顶掣杆8,机台7内的传动用马达A通过皮带A1带动前述顶掣杆8,二顶掣杆8间设有主机座6,主机座6与机台7的间设有输送台9,二侧座61间横设数铣刀装置62,于铣刀装置62前端设有由多个通过固定杆635及固定片634连结成排的前压掣板装置63,铣刀装置62则同样设有成排的后压掣板装置64屑道65于铣刀装置62压掣板装置64间,当拼镶细木工件送入输送台9后,通过压杆631掣板装置63工件,再通过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平面的工作。其中,前述铣刀装置62定位杆621固定于主机座6上方,而前述前压掣板装置63乃由多支曲形的压掣板632于固定杆635,并通过固定片634将压掣板632后端的凸片6322以螺杆636螺设,且穿设有弹簧637及压块638的定位螺栓639,可使前压掣板装置63前端的压掣端6321形成弹性压掣作用状态,并通过该定位螺栓639的调整,使前压掣板装置63可依拼镶细木板材厚度配合调整,后压掣板装置64大致与前压掣板装置63相当,亦设具压掣杆642,又,前、后压掣板装置63、64下方亦配合设有压杆631、641压掣板材以便于加工。然而,当加工拼镶细木时,该装置却仍有下列缺失有待改进1、当更换不同厚度的拼镶细木板材时,前述铣刀装置无法依需求而快速、准确微量调整铣切的工作高度,尤其是多个铣刀成排装置时,要使每一铣刀装置能同时、逐一达成等高度调整相当困难。2、前述前、后压掣板装置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体结构串设于固定杆而组成,当更换加工不同厚度的板材时,亦需调整定位螺栓来配合板厚,而一部加工机的整排前、后压掣板装置多达数十片需调整,费时、费工、要完全调整至相同高度异常繁琐,因此需另设置测试表,然而仍无法避免因人为疏忽而影响平整度的正确性。3、所有构造繁复,设备产制成本高昂,调整困难且精准度差。鉴于前述铣削加工机械仍有上述缺失,本创作人基于多年实务经验,并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的道,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依本技术的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进料压板为片状板材,当调整二侧的压板座时,即可精准、快速校正所需的高度。依本技术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铣刀轴座及进料压板结构简易、便于加工产制、组装、调校、成本低廉,且维修更换容易。依本技术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铣刀的刀刃是以螺丝螺设于刀座板的刀刃座上,当刀刃磨耗至相当程度时,仅需更换刀刃,其抛弃式刀刃的构造。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按下述方式实现 本技术一种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主机体,其进料口端前方设有机体盖,内部适当处设有固定座,二侧设有左、右机座,内周侧设有吸屑道;一进料压板,呈斜弯状的板状结构,上端二侧固于压板座上,且压板座是固设于前述左、右机座上;一输送台;多杆状的进料压轴,并可螺设于支座上;以及,一座以上的铣刀轴座,通过固定座使固设于主机体内部适当处,上端设有皮带盘等部份所组成;当拼镶细木由输送台经进料压板及进料压轴后,由铣刀轴座配合马达的驱动,进行对工件平面铣切工作的构造。本技术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前述进料压板下端面设有多条切开的间隙,使下端形成多数个片状的压制片;前述进料压轴,其轴杆外周被覆呈螺旋槽纹的聚酯发泡材被覆。本技术铣刀轴座包括;传动轴、主轴套、夹合座、调整套、固定环、轴承、皮带盘、刀板座、及键组成;前述主轴套中空内径上下端各以轴承套设于传动轴的上下端,且主轴套上端设有牙端,而前述调整套内径设有螺纹,外径设有扳手孔,且一固定环是套设于前述调整套的上,通过螺丝由孔贯设后,将固定环套设于调整套上,并定设于夹合座上端的孔上,致调整套呈可旋转调整状态,而夹合座的一侧设有固定片,固定片贯设有孔,通过螺栓固定于主机体的固定座上,当需调整传动轴的高度时,先将螺栓适当放松后,再以扳手套合于前述调整套的扳手孔上旋转,以驱动主轴套升降而带动传动轴的高低,当调整主轴套至适当高度时,螺栓将主轴套作适当迫紧后,另以螺栓将主轴套死锁定位,即完成铣刀轴座的高度调整的铣刀轴座构造;前述固定环上平面处可刻设光标刻度,以对应调整套上的指针,作为铣刀轴座升降时微调向量参考;前述的铣刀轴座,可依主机体直式固定座而设成侧装方式;前述多座铣刀轴座可将主机体的固定座设成弯曲状,使二铣刀轴座装设后铣切外径得以交叠;前述多座铣刀轴座可于主机体的固定座二侧呈正背相对装设,实现铣切外径交叠状。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作用及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而得到完全了解 图2是本技术进料压板及进料压轴的调整结构局部立体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料口部分结构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铣刀轴座及进料压板相对关是的平面视图。图5为本技术进料压板及进料压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铣刀轴座与固定座装设方式的立体视图。图6A为本技术铣刀轴座与固定座另一装设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铣刀轴座与固定座又一装设方式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铣刀轴座结构的立体分解视图。图8为本技术铣刀轴座结构的平面组合视图。图9为本技术铣刀轴座的主轴套、夹合座、调整套与固定环部分组合结构的平面视图。图10为本技术传动轴与刀座板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图10A为本技术刀座板与刀刃部分构造的立体放大视图。图11为本技术铣刀轴座高度调整方式的立体动作视图(一)。图12为本技术铣刀轴座高度调整方式的立体动作视图(二)。图13为
技术介绍
台湾第82206549号案的立体视图。图14为
技术介绍
的铣刀装置及前后压掣板装置的平面视图。图15为背景术前压掣板装置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16为
技术介绍
的传动方式平面示意图。请参各图所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包括主机体1、进料压板2、输送台3、进料压轴4、铣刀轴座5等部份所组成,其中主机体1的进料口端前方设有机体盖10,内部适当处设有固定座11(或固定座11′、11″),二侧设有左、右机座12a、12b,主机体1内周侧适当设有吸屑道13(参见图1至图4所示);进料压板2是呈斜弯状的板状结构,其下端面设有多条切开的间隙20,使下端形成多片状的压制片22,这些压制片22为因应加工件接合时表面的不够平整,使进入压制片22后,板材能获得适当弹性的压制力,以避免加工件铣削时滑动之用,且其上端二侧贯设有具调整螺栓202的孔201,二框状的压板座21上方设有孔210、下方设有支座213,且该压板座21是固设于前述左、右机座12a、12b上,且呈螺旋槽纹以聚酯发泡材被覆的进料压轴4的轴杆40,二端贯设有孔41,亦藉调整螺栓212及螺帽211、212等螺设于支座213上(参阅图2至图5所示),令进料压板2及进料压轴4横设于输送台3的上方;铣刀轴座5藉固定座11(或不同形式的固定座11′、11″),使固设于主机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铣板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主机体,其进料口端前方设有机体盖,内部设有固定座,二侧设有左、右机座,内周侧设有吸屑道;一进料压板,呈斜弯状的板状结构,上端二侧固于压板座上,且压板座是固设于前述左、右机座上;一输送台;多杆状的进料压轴,并可螺设于支座上;以及一座以上的铣刀轴座,通过固定座使固设于主机体内部,上端设有皮带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孙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